逝去的繁榮:晉蒙糧油故道研究

一、糧油故道的季節性 二、糧油故道的興起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平裝: 23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203061663
條形碼: 9787203061663
尺寸: 20.6 x 14.4 x 1.6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張世滿,男,1959年生,祖籍山西山陰,歷史學博士。畢業於山西大學歷史系,曾在波蘭華沙大學留學一年,在香港金融學院短期進修。現任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歷史學、旅遊學教學與研究,在《世界歷史》、《東歐與中亞研究》、《史學理論研究》、《思想戰線》、《山西大學學報》、《中國經濟史研究》、《光明日報》、《城市發展研究》、《生產力研究》、《經濟地理》、《經濟問題》、《旅遊學刊》等發表學術論文5O余篇,主持多項省部級研究課題,主撰《中外民俗概要》、《磧口旅遊發展》等專著。

內容簡介

《逝去的繁榮:晉蒙糧油故道研究》主要內容:發現一個合適的研究課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性質不同的課題發現的途徑可能會有不同。獻閱讀去尋找,而社會實踐中的問題,不管是歷史上的還是現實中的,則主要依賴研究者深入社會實際,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來發現。晉蒙糧油故道這一課題的發現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目錄

前言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思路、內容、方法與過程
第一章 晉蒙糧油故道概論
第一節 晉蒙糧油故道概念的提出及命名的史料依據
一、晉蒙糧油故道概念的提出
二、晉蒙糧油故道命名的主要史料依據
第二節 晉蒙糧油故道的內涵
一、糧油故道的空間範圍
二、糧油故道上的主要商品
三、糧油故道持續的時間
第三節 晉蒙糧油故道的特點
一、糧油故道的季節性
二、糧油故道的單向性
三、糧油故道的區域性
四、糧油故道運輸的不均衡性
第四節 與糧油故道相關的幾個問題
一、黃河水運線的上溯與下延
二、關於東貨西運
三、商路的主道與支線
第二章 晉蒙糧油故道興起與繁榮的背景
第一節 清朝對蒙古地區的有效治理
一、蒙古地區的社會組織與治理機構
二、清政府對蒙古地區的統治方針
第二節 清朝平定西北邊疆及屯墾政策的實施
第三節 土默特平原的開墾與商路的興起
一、土默特平原的墾殖
二、糧油故道的興起
第四節 河套平原的開墾與商路的繁榮
一、河套地區的墾殖
二、後套的進一步開發與糧油故道的繁榮
第五節 山西中北部的生存壓力與走西口浪潮
一、山西中北部民眾的生存困境
二、山西人的走西口浪潮
三、“河保偏”三地與走西口
四、走西口對內蒙古開發的貢獻
第六節 水路運輸的優勢
第三章 晉蒙糧油故道上的商品及貨源
第一節 晉蒙糧油故道上的糧油
一、前期的貨源地土默特平原
二、後期的主要貨源地後套平原
第二節 晉蒙糧油故道上的鹽鹼
一、鹽的主要貨源地吉蘭泰
二、鹼的產地鄂托克、杭錦、托克托
第三節 晉蒙糧油故道上的中草藥材
一、甘草的主要貨源地
二、甘草的掏挖、加工與面市
第四節 晉蒙糧油故道上的皮毛貨
一、皮毛貨的種類與產地
二、糧油故道上游皮毛行業的繁榮
第四章 晉蒙糧油故道上的運輸方式
第一節 水路運輸的主要方式——船運
一、黃河木船的種類
二、貨船的航行與經營管理
第二節 水路運輸的特殊方式一一筏運
一、黃河皮筏子的種類與製作
二、皮筏子的運行
第三節 陸路運輸的主要方式一一馱
一、騾驢馱運
二、駱駝馱運
第四節 陸路運輸的補充方式一一車運
一、畜力車的種類與運輸
二、貨物運輸輔助工具
第五章 晉蒙糧油故道上的碼頭與口岸城鎮
第一節 吉鹽水運的口岸城鎮磴口
一、吉蘭泰鹽裝船的唯一口岸
二、相關服務行業與鹽業經營管理
三、磴口的階段性繁榮
第二節 中轉集散型碼頭城鎮河口
一、商道前期上游最重要的貨物轉運口岸
二、河口的興衰
第三節 中轉集散型口岸城市包頭
一、包頭的成長曆程
二、西北貿易的中心城市
第四節 商道下游最重要的碼頭城鎮磧口
一、磧口興起的條件與背景
二、磧口鎮的產生與發展
三、磧口鎮的鼎盛與衰落
四、磧口的幾個特點
第五節 商道下游另外兩個重要口岸城鎮河曲與保德
一、雞鳴三省的口岸河曲
二、州治所在的口岸保德
第六章 晉蒙糧油故道上的商品買賣
第一節 吉鹽的經營方式
一、乾嘉時期的吉鹽運銷
二、光緒朝以來吉鹽的經營
第七章 晉蒙糧油故道的衰落
第八章 晉蒙糧油故道的影響與歷史地位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