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班主任才高效

這樣做班主任才高效

身為班主任的你有過這樣的體驗么?掌握了教育理論,說起來頭頭是道,遇到實際問題就傻眼了;工作時兢兢業業、嘔心瀝血,但是越勤奮,就越壞事;想要照顧到班裡的每名學生,卻沒有學生領你的情……該怎么辦呢? 《這樣做班主任才高效》 是全國知名班主任鍾傑老師所著。通過最常遇到的案例與情境,教你16種高效工作的妙招、16種需要避免的做法、如何高效管理班級的三大核心問題等技巧。

作者簡介

鍾傑,廣東省深圳市光明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深圳市首批中國小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全國知名班主任。專注於德育課程的開發以及班級管理技巧的研究。出版有《我的母親不是神——優秀教師成長筆記》《一個學期打造優秀班集體》《教育西遊記——我和“後進生”的故事》 《治班有道——班主任智慧手冊》 等。

目 錄

自序·成長是班主任別無選擇的修行

第一章 高效工作有妙招

提前為學生準備個“百寶袋”

牢記這些“三字經”

讓學生把錯誤條帶回家

執行任務要懂得變通

把缺點說成特點

讓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懲罰

背後誇讚你的學生

教給孩子愛的秘訣

把自己變成學生的同學

遇事多問“為什麼”勝過多問“怎么辦”

把每個孩子都變成榜樣

中途接班,如何成功當“後娘”

如何應對“假期網路綜合徵”

寬容,但絕不能縱容

把女生捧在手心,把男生拴在腰上

把自己變成一個有趣的人

第二章 這些事,一定不能做

與家長交流時,講孩子的壞話

制定規則後,朝令夕改

批評學生時,牽扯到他的父母

總翻學生的舊賬

學生犯錯時,將其叫到辦公室

剝奪孩子的受教育權

當著孩子的面說另一個孩子的壞話

在班裡泄露孩子的隱私

當眾羞辱孩子

對學生實行一票否決制

對學生輕易做出許諾

經常在課堂上斥責學生

讓學生知道你心裡有團火

隨意向家長告狀

隨便對學生的未來下判斷

這22個細節,你千萬不要擁有

第三章 高效管理班級三大核心問題

如何打造精銳的班級管理隊伍

如何鍛造班級核心領導層

如何塑造班級文化的三張“名片”

第四章 一步步走向覺醒和幸福

我為什麼要自我成長

我的讀書、寫作經歷

網上充電莫讓網路迷了眼

六個帶班階段帶給我的轉變

從“管”到“變”的觀念轉化

要做好老師,先要會做人

做好班主任,你要記得這11件事

書 摘

提前為學生準備個“百寶袋”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人學。所以教育的一切要從人出發,以人為本,分析人,關注人,發展人。尤其是班主任,在進行專業成長的同時,一定不可以忽視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成長;在滿足孩子課堂需要的同時,千萬不可忽視孩子課堂以外的需要。因為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老師傳授的知識,還需要老師對他們身心的真誠關懷。

那么作為班主任,該從哪些方面來做課堂以外的準備呢?愚以為,可以根據孩子們的切身需要準備一個“百寶袋”,裡面可以裝以下物品。

風油精或萬金油。孩子們因傷風感冒引起頭痛、頭暈、鼻塞等症狀時,你可以在他們的太陽穴上或者是鼻孔外面塗抹一點兒,以緩減症狀。風油精還有提神醒腦的作用,甚至在孩子被蚊蟲叮咬後也可以一用。

活絡油。孩子們做體育運動扭傷身體,或者是關節腫痛時你幫他們塗一些在傷處或者痛處,可以緩解他們的不適。尤其是在體育考試之前,孩子們往往會到處找活絡油,這個時候,可以順手遞給他們以解燃眉之急。想想看,如果是你,在最需要一樣物品的時候,它竟然神奇地出現了,心中是不是很驚喜與感動?

花露水。孩子們不小心被蚊蟲叮咬痛癢難耐時,可以用花露水塗抹被叮咬處,他們的痛苦很快就會減輕。

空氣清新劑。夏天教室里很容易出現異味,鼻子敏感的孩子會覺得難受,這個時候噴少量空氣清新劑可以減輕孩子對異味不適的感覺。至於選什麼樣的香型,我以為尊重孩子們的嗅覺就好。

剪刀、膠水、訂書機、回形針、捲尺、小夾子、大頭針、電池、透明膠(雙面膠)。條件好一些的學校,這些東西是作為辦公用品發放的;如果學校條件不夠好,班主任就要記得準備這些東西了。不用的時候,不覺得它們有多重要;要用的時候沒有,真的會急得抓耳撓腮。

酒精、棉簽、創可貼。這些東西都不貴,但確實是必備用品。有些時候,孩子們不小心弄得身上出現一些小傷口,用棉簽、酒精消個毒,貼塊創可貼,他們心裡會不會覺得很舒服?我們可以將心比心,如果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人這樣呵護你,你心裡是不是暖暖的?

紙巾。雖然我一直要求我的男孩、女孩們都要養成帶紙巾的習慣,但他們有時真的忘記了。鼻涕要流出來了,或者內急了,沒有紙巾,慌裡慌張,這個時候,如果能在班主任的“百寶袋”里翻出急需的紙巾,心裡是不是很感激你呢?

衛生棉。這可是比較私密的東西啊!但是,即便是要遮遮掩掩的物品,我們也要替女孩子想到,並且幫她們做好應急準備。青春期早期的女孩子來“大姨媽”沒啥規律,她們自己都搞不懂什麼時候“大姨媽”會來問候她們。如果“大姨媽”來了,又沒準備,女孩子心裡那個慌啊,那個羞啊,也只有女老師才能感同身受。我還記得我讀國小五年級的時候,一個女同學忽然來“大姨媽”了,染紅了褲子,我們的男班主任不僅不幫她掩飾和處理,還一臉鄙視,大聲指責她邋裡邋遢、不愛乾淨。至今,我那位女同學說起那個男班主任還耿耿於懷。其實,男老師也應該試著去體諒,試著去幫助女孩子。想想,當女孩子被“大姨媽”突然襲擊弄得手足無措的時候,如果班主任的“百寶袋”里有一包衛生棉,她們心頭那塊石頭是不是就落地了呢?

一次性水杯。水是生命之源,孩子運動量很大,補充水分那是必需的。通常情況下,我都是要求孩子們帶水(當初在條件差的學校,我就讓他們帶水杯,我給他們燒水),經濟條件好的孩子也可以在小賣部買水。即便如此,我也會準備一些一次性水杯。有時候孩子們會忘記帶水杯,或者身體不適時要喝點兒熱水。

便利貼 它的顏色和形狀,都要儘量符合孩子們的審美標準。如果你選的不討孩子們喜歡,那么可以讓他們幫你代買。買這個幹嗎呢?平時跟孩子們溝通時,挑一張他們喜歡的便利貼,寫幾句貼心的話,悄悄地遞給他們。他們拿著那張寫有溫馨話語的便利貼,就像接到情書一樣,內心非常激動,對老師的好感值會一下子飆升。

通用充電寶。這個東西通常情況下是旅行時才用的。再說,學校一般都不允許孩子們帶手機到學校來,那幹嗎還要準備這樣的東西呢?誠然,學生在校期間確實是不允許帶手機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特殊性。比如,組織孩子去遊學,就會用到這個東西。當孩子們有急用的時候,班主任變戲法似的從“百寶袋”里拿出這個東西,孩子們會不會對你充滿感激和愛意呢?

牙籤。這個東西肯定會讓很多人睜大眼睛說,班主任是開餐廳的啊,竟然還要準備牙籤!班主任確實不是開餐廳的,但我想問問班主任,你有沒有遇到過牙縫裡嵌菜葉時的尷尬?孩子一時大意,牙縫裡嵌菜葉的事出現過吧?這個時候,牙籤對你和學生而言,都是很需要的東西。還有,孩子們做個活動,尤其要分享好吃的東西(我們班孩子經常分享月餅、芒果等食品)時,拿手抓嗎?醫生說了,這可不衛生啊!這個時候,牙籤是不是就派上用場了呢?

鏡子。很多學校在教學樓樓梯拐彎處的牆壁上以及衛生間裡,都裝了儀容鏡,但也有一些條件差的學校沒有安裝。這可怎么辦?班主任就自個兒準備一面鏡子吧!當孩子們的儀容、儀表確實邋遢、難看,你口說無效的時候,把鏡子拿到他們面前讓他們欣賞鏡子裡的自己,這可比你說教的效果好多了。

消毒粉。教室里人多,即便使用了空氣清新劑,空氣也比室外渾濁,因此教室也是一個很容易滋生病菌的地方。如果班主任的“百寶袋”里藏有幾包消毒粉,定期安排孩子們給教室消消毒,對預防感冒,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是大有好處的。教室不僅是盛放孩子們心靈的地方,也是要讓孩子們的身體得到安全保障的地方。

針線盒。這個東西現在不時髦了,甚至有很多家庭都不準備它了。班主任的“百寶袋”里還放它似乎都out(落伍)了。但事實上這東西還真派得上用場。有些時候孩子們不小心把衣服的扣子蹭掉了,或者是褲子開線了,用針線縫補一下可以救急。我在四川任教的時候,還準備了縫紉機,孩子們的拉鏈壞了,衣褲開線了,都是我幫他們縫補。多年過去了,現在他們提到當初這些小事,都對我心懷感激。

筆記本。準備一些小筆記本(視自己的經濟條件來定,可以是薄的,也可以是厚的,總之,漂亮、實用就好)。這個筆記本當然也可以拿來發獎。通常情況下,我是讓孩子們拿筆記本來做課堂筆記或者是讀書筆記,但總有那么一兩個孩子是馬大哈,要么是忘記了,要么是丟失了(這可是個壞習慣,必須糾正,但糾正一個壞習慣,是需要時間的)。與其責罵他們,還不如對他們實施臨時救助,順手拿一個筆記本給他們先用著。注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既然失誤是由他們自己造成的,那么事後可要他們承擔一個邏輯後果,那就是回謝我一個同樣的筆記本。當然,經濟條件好的、性格豁達的學生,也可以回謝我一個或者兩個更高級的筆記本。

糖果或者其他小零食。我們學校的教學主任是個男的,跟我教同一個年級,他很細心,也很用心,每次出差都會買一些當地特產回來與辦公室的同事分享。別看我們都是幾十歲的人了,拿著一兩顆糖或者一包其他的小零食,心裡也滿滿的都是喜悅。連幾十歲的人都這樣,更何況是孩子呢?大家還記得陶行知的“四顆糖的故事”吧?如果陶先生事先沒有準備糖,這個故事怎么能發生呢?還有“徐悲鴻的三塊糖”的故事,哪個看了不為徐悲鴻對孩子、對妻子的愛而感動?我的“百寶袋”里永遠都有孩子們喜歡的糖塊。哪個孩子不開心了,吃塊糖,心裡就快樂了;哪個孩子幫我做了事,為感謝他我會送他一塊糖;有時候孩子們什麼事都沒做我也給他們糖,就是為了分享甜蜜。不是說只有小孩子才喜歡這個,我帶高中生的時候,那些十八九歲的大孩子也是非常喜歡的。孩子們貪圖的並非糖,而是通過糖這個載體傳遞出去的愛與關懷。

校醫室電話號碼。現在辦學條件好很多了,絕大多數學校都有校醫室了。很多老師在孩子感到不適向自己報告時,經常說一句話:“去校醫室。”可孩子去沒去校醫室你知道嗎?還有,孩子的病況如何?班主任要是一點兒都不知情,遇到難纏的家長問責該怎么解釋?所以,當孩子感到身體不適時,你一定要叮囑他去校醫室找校醫診治。事後,要及時跟校醫聯繫,詢問孩子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

附近醫院的急救電話號碼。小毛病可以找校醫,問題大了呢?就得將孩子送往醫院。送醫之前,聯繫一下附近醫院的急診科,簡單講述一下孩子的病情,讓醫生事前有個準備。如果需要做手術,醫生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孩子一送過去,就可以立即就診了。這樣既可以節省就醫時間,又可以抓住就診的最佳時機。對孩子、醫生、家長來說,都是好事一樁。

附近派出所的電話號碼。班主任不是萬能的。孩子們之間發生的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沒必要移交到公安機關。但如果事態嚴重,甚至孩子的行為違反了法律,這個時候就不是用紙包火的時候了。班主任必須及時報案,獲得法律支持。這種做法既是在保護孩子,也是在保護自己。

每個孩子的家庭住址。有的老師跟我說,教了孩子幾年,竟然不知道孩子的家朝東還是朝西,甚至連孩子的家庭地址都不知道。只知道孩子是地球人,卻不知道是地球上哪裡的人。這話出自一個班主任之口,是很沒人情味的。沒去孩子家裡家訪過,這不足為奇,也不必大驚小怪。有些孩子或者家長,並不歡迎老師去家訪。但是,孩子的家庭住址,住得離學校是遠還是近,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家離學校遠的孩子,你放學後還把人家死死留在學校里,難道就不考慮下,萬一他在路上出了意外,受了傷害,怎么辦?有些傷害是可以補救的,也是可以忘記的,但有些傷害卻是無法補救的,並且是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我讀國中的那所學校,有一位據說極其負責的老師特別喜歡在放晚學後留堂,結果有天他班裡有個女孩因為下午放學後被留堂太晚,在回家途中遭到歹徒強姦。這個老師雖然沒有承擔法律責任(那個時候家長還沒有維權意識,所以這個老師僥倖逃脫了法律責任),但很多孩子直到現在都不肯原諒他,認為這個女生的悲慘遭遇就是這個老師間接造成的。

每個孩子家長的電話號碼。家長把他們眼裡、心裡最重要的人交給我們了,那我們就必須主動成為家長心中最信任的人,必須對得住家長,必須幫家長守護住他們的孩子。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要及時向家長通報,畢竟家長是有知情權的。只是,在通報情況的時候,班主任要懂得變通,好的行為要大說特說,不好的行為要變著法子說。

學校門衛室的電話號碼。學校門衛可謂是連線校外、校內的紐帶,所以務必要留存門衛室的電話號碼。孩子因有事情離校,或者是有家長要來接孩子,都要與門衛取得聯繫,確保孩子安全離開或者安全地交到家長手上。

家長的工作信息表。保存這個乾什麼呢?家長資源其實是最豐富、最給力的教育資源。班主任要成為一個善於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的高手。再說,多與一些做企業的家長接觸,你會增長見識,開闊眼界,能看到與學校迥然不同的天地,能跳出教育看教育。最重要的是,很多資源可以用到孩子們身上。比如,我就曾經請做律師的家長給孩子們做法律知識講座,請做企業員工培訓的家長給我們班孩子的家長開講座,請開餐廳的家長幫孩子們聯繫燒烤場地,等等。家長們很樂意幫忙,孩子們很有面子,我也很省事,一箭三雕啊,多好的事!

孩子們的身份證號碼。帶班伊始,請孩子們把各自的身份證號碼寫給你。請各位注意:身份證號碼是孩子們的私人信息,我們只能用來替孩子們在網上入保,或者提交報考信息。其他時候,則要好好保護孩子們的信息,千萬不要隨意泄露,孩子們一畢業,這些信息要立即刪除。

孩子們的手機、QQ號碼。為何要留存這些信息呢?有些時候,因為忙碌,沒有時間跟孩子們面談,也有可能覺得在學校里跟孩子面談不妥,就可以利用晚間或者假期給孩子們發個信息,表示對他們某個行為的欣賞與理解,讓他們產生“天上人間,唯有你是我的知己”這樣的欣喜感。當然,可以順便再鼓勵鼓勵他們,這樣一來,你想讓他們不進步都很難。或者是師生之間有什麼誤會,發個信息,一看“泯恩仇”。也可以在QQ里留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留言可長可短,但要寫得情真意切,把自己心裡的真實想法真誠地、委婉地,以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要相信文字的魅力!在我看來,文字是最能抵達人心的東西。很多時候,文字所產生的效果,要遠遠超過與孩子面對面說話的效果。有些孩子不喜歡被老師看到他們的QQ在網上掛著,我就告訴他們:“如果你不喜歡被我看到你在網上遨遊,那么你可以設定我上線你隱身,我縱使火眼金睛,也看不到你像個蜘蛛一樣成天掛在網上。”這樣一說,孩子們的顧慮打消了,每個孩子都把QQ號給了我。

孩子的生日表。孩子到學校來,通常情況下首先是來尋夥伴、找友誼的,其次才是來學習課本知識的。縱使孩子們明白“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仍然會感性地把很多時間投入建立和維護人際關係中去。因為在孩子們看來,知識再好,再能改變命運,也不能排遣他們內心的孤獨。所以,孩子們一旦在沒有情感歸屬感與安全感的班級,就不得安寧,就不會好好地成長。重視每個孩子的生日,每個月集中在某一天過一次生日,讓每個孩子都得到關注,得到祝福。這樣做,一來,孩子們的內心需求可以得到滿足;二來,可以讓班級人際關係和諧;三來,孩子們可以在每月一次的生日慶祝活動中慢慢形成自己的“朋友圈”。當孩子們在班裡有了朋友圈,有了存在感和價值感時,他就不會渴望去找社會青年混了。

小禮物。有時網購,店主順帶送了我一些小禮物,比如小絲巾、小手帕、絲襪、打火機等,我都會好好收起來,具體怎么用,我當時也不知道,反正我都好好收著。有時,去一些會展中心看展覽,工作人員也會送一些小禮品,比如手機殼、游泳圈、筆袋等,我也毫不嫌棄,精心收藏起來。還有一些到學校辦公室來推銷教輔資料的,資料我未必買,但他們送的一些籠絡(呵呵,權當他們在籠絡我)我心的小禮物,比如多功能餐具、筆記本、自動筆等,我也會喜不自勝地收藏起來。慢慢地,我的“百寶袋”里就有很多“寶貝”了。有時,某個孩子表現得特別突出,我就送一個小禮物給他,得到禮物的孩子開心得不得了;有時,某個小男孩的生日到了,恰好我又知道他跟他的母親關係有些僵,我就會送一個小禮物給他,讓他拿回去哄他媽媽開心。我心裡則說:“會哄媽媽開心的男孩,長大才會哄女孩開心,結婚之後才會哄老婆開心,我這個禮物送出去很划得來。”

…………

當我把我的“百寶袋”拿出去與網友們分享的時候,很多網友為我的愛心和細心而感動。其實大可不必感動,因為我自己也有這些需求,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滿足身邊的人,這是多好的事!

不過,也有幾個網友表示質疑說:“班主任就是個教書的,把課上好、把班管好就對得起自己和學生了,還要做這么多的準備,難道班主任是保姆嗎?”我說:“班主任不是保姆!班主任首先是人,他所面對的學生,首先也是一個人。不論是老師,還是孩子,都必須滿足一個正常人的基本需要,然後才可能有更高層次的需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老師們難道忘了?

還有老師說,我這些做法無非就是想籠絡人心。就算我是籠絡人心吧,那我能把人心籠絡到,讓這些孩子開心快樂,有什麼不好呢?再說,我把人心籠絡到了,也沒幹壞事,接下來做的,就是把我的專業知識通過我的專業能力,以一種愉悅的方式傳遞給孩子們,從而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這又有什麼不好呢?難道非要孩子們一天到晚苦大仇深,或者悶悶不樂地成長,我們才開心嗎?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班主任的“百寶袋”是無限大的,只要你願意往裡面裝,就能裝很多的物品。每個老師的個性都不同,所裝的物品肯定是有差異的。可是,不管你怎么裝,都要把學生的需求裝在自己的心裡。同時,不能只裝物品,還必須把愛裝進去!只有讓孩子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真正的愛,並且那份愛又是他們所需要的,你後面的工作開展起來才會輕鬆很多,並且效果也會明顯很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