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不能說太細

這事兒不能說太細

主持人: 主持人: 主持人:

(圖)這事兒不能說太細這事兒不能說太細
從“打醬油”、“做伏地挺身”到“叉腰肌”、“山寨”,2008年是網路熱詞層出不窮並迅速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一年。記者昨日獲悉,2009年的第一句流行語“這事兒不能說太細”已經在網上迅速流行開來,它的源起與2009年1月12日央視《焦點訪談》的一期節目有關。

來源及發展

(圖)這事兒不能說太細這事兒不能說太細

2009年1月12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節目《廣受質疑的“通行費”》。面對“天津市每年要償還的公路建設的貸款量有多大”的提問時,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規費處副處長劉博的回答是:“這事兒不能說得太細。”

1月13日,新華社發出“新華視點”《這是不是“霸王收費”?——天津收取“通行費”惹爭議》。當晚,央視《新聞1+1》播出《多城市收取通行費受質疑 數額巨大去向諱莫如深》,主持人白岩松對於天津、上海等城市以不同名稱收取路橋費,以規避國家宣布取消的養路費等6項收費的做法進行了點評。這一系列監督報導迅速在全國車友界引起強烈反響,“這事兒不能說太細”也迅速在各個網路論壇從汽車板塊向各個板塊“推廣使用”,成為最新的網路流行語。

天涯貓撲等論壇,一些帖子下面,常常跟有“這事樓主說得太細了,下回注意”、“這事兒我不能說太細”之類的回帖,與去年“我是來打醬油的”、“做幾個伏地挺身就走”等回帖風格十分近似。在“百度知道”,已經出現了“這事兒不能說太細”的解答,並且已有網友建立“這事兒不能說太細”吧,搜狐還有網友列出了“這事兒不能說太細”的俄語、荷蘭語、法語、德語等版本譯法。

事件過程實錄

(圖)CCTV1 播出截圖CCTV1 播出截圖

天津市貸款修建道路,費用卻要全體車主買單,如此做法是否合規合理?收費五年,數額巨大,收費去向為何諱莫如深?

這個我就說不清了。

上海、武漢哈爾濱蘭州,全國很多城市收取通行費,為何通行費能夠通行?是制度缺憾還是利益衝動?《新聞1+1》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本來是明文的規定,但是如果說這條路到底是不是貸款修的,那么修這條路的貸款到底多長時間能夠還清,而且我用不用這條路,是不是統一收錢,這些問題都沒有人跟你做解釋的時候,你又會如何作想。岩松,我不知道你會想些什麼?

白岩松(新聞觀察員):

我得問你想什麼,比如說我去吃了一頓飯,吃完了之後你沒去,但是收錢的時候AA制,你也得交上一份,而且還是強制的,不交要罰你,你心情如何?

主持人:

那誰讓我長了一張嘴呢,我沒辦法呀!

好,《新聞1+1》,不一樣的解析,首先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天津的收費情況。

(播放短片)

解說:

從今年1月1日起,天津已經取消了養路費的徵收,但奇怪的是,在公路養路費徵集所里,卻仍然有許多人排著長隊在交費。

天津車主1:

我中午吃了飯別人給我打電話,他說你快去交,你不交明兒就滯納。

記者:

今天交的到底是一筆什麼錢呢?

天津車主1:

叫做天津市貸款道路建設通行費是什麼的,弄不懂。

解說:

原來,天津市的車主正在交納的是一種名叫貸款道路建設車輛通行費的費用。聽車主介紹,小車每車每月55元,大車每車每月110元。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本是正常的事,但這樣讓所有的車主都來交貸款修路的錢,車主們可有不小的抱怨。

天津車主2:

平常這是不合理的,我們並不是說不喜歡交,如果確實我走這條路,我應該交,我不走,我為什麼還要交呢?

天津車主3:

它交滯納金很厲害,你想退很困難。

解說:

那么天津市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收費還貸呢?

周先進(天津市公路養路費征稽處黨委副書記):

我們只能說是應該交,我們是應該交,因為《天津市貸款道路建設車輛通行費管理辦法》,也就是2003年的《聽證法53號檔案》當中明確規定,它是作為一種規定,就是應該交這個費用。

記者:

就是把這些通行費平攤到每個車輛上。

周先進:

對了,對了,是這樣的。

記者:

這筆貸款道路建設車輛通行費以這種方式收取,算起來已經有五年半的時間了,天津市政府認為,這樣的做法合理並且有效,但天津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王繼民律師卻不這么認為,他已經連續五年提交提案,對這項費用的徵收提出質疑。

王繼民(天津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

它這個收取的性質就是平攤到每一個車輛的所有人,而且是強行收費,你又強制性收費,又收取了滯納金,這就屬於強制性徵收,所以說我覺得這樣收費它不但是不合理,而且是更不合法。

解說:

根據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治理向機動車輛亂收費和整頓道路站點有關問題的通知里明確要求,嚴禁將車輛通行費平攤到所有車輛並強制收取。2004年公布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也明確規定,不得強行收取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按車輛收取某一期間的車輛通行費。

這樣看來,天津市的這種做法顯然不符合政府的有關規定,更令人擔心的是這些錢收上來之後,是否真的都用來還貸,整個收費需要收取多少年,天津市政府並沒有給市民一個明確的交代。

記者:

像這筆費用每年能收多少?

周先進:

這個具體的,現在就是說我們每年應該是在14億左右。

記者:

像這個通行費收取了之後,每年用在哪些地方?

劉博(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規費處副處長):

這個通行費用途不變,仍然是償還債務和養護維修,以及管理經費。

記者:

現在管理經費每年多少錢?

劉博:

這個我就說不清。

記者:

作為天津市來說,每年要償還的公路建設的貸款量有多大?

劉博:

這個償還,因為它這個事我就不好再說的太細。

王繼民:

你一共收了多少錢,是十幾億還是幾十個億,用在什麼地方去了,還貸還了多少,哪條路是貸款道路,這個貸款道路的成本是多少,像這些主要信息從來沒有跟我們披露過,作為委員我都找他們得不到這個信息,你普通老百姓更得不到。

有些事得說得細

主持人:

我覺得今天咱們的節目在說它是不是合理收費之前,先得解決一個這個問題,就是國家從1月1號開始規定成品油的稅費改革了,但是您這個城市有一項費用還在收,那您是不是得給我們打聲招呼,收的是什麼錢,結果黑不提,白不提,就一直這么收下去,這不合適。

白岩松:

其實如果今年要沒實行費改稅,可能這筆50多塊錢的費用就藏在養路費裡頭,就是前頭養路費掩護,然後它來繼續收,但是現在掩護它的費用一閃,它就暴露出來了。因此全國很多的城市之所以在這段時間比較集中地在反映這樣的問題,就跟保護傘,掩護它的兄弟撤了,而且是政府從國務院國家明令撤掉,它就暴露出來了,成了新的問題,我覺得接下來我們就要面對它。

主持人:

掩護傘撤了的時候,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你更應該出來說,我這是什麼性質的收費,否則我作為普通老百姓說了,國家的收費沒了,怎么我現在還要交錢。

白岩松:

但是這事兒不能說太細,我分析了一下,可能三種原因不能說太細,第一個,不知道,就是他作為主管的幹部,再往下細說,他自己就不清楚,這就有點問題了,你是主管的負責人。第二個,上級領導不讓說,所以這事就不能往細了說了。第三個,要真說細了,剛才我說著還有點對的事,錯的那一面就露出來了,所以這事不能說太細。所以這么一想,也許說細了,或者我們就是要了解細節,了解了細節之後恐怕就更錯了。

主持人:

接下來咱們就該說這筆錢該不該收了,因為我們看昨天播的《焦點訪談》裡面,天津市的相關領導,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說,他們收費的依據是2003年的時候,天津市建委說,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市通過合資合作,以及利用商業銀行貸款等方式籌措建設資金,計畫以此收費進行償還。

但是你看,我們查了一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19條,說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對利用貸款或者集資建設的大型橋樑,還有隧道等等,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向過往的車輛,除了軍車,收取通行費,然後不得挪作他用,一對比的話就出來了。

白岩松: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應該是這樣的一個答案,也許可以收,但是不能這么收。因為在這次改革的時候,相關六個費用比如說取消掉,另外也有這樣的措詞,有一些公路的收費是逐步取消,這一逐步取消其實就留了一個被很多地方政府要去解讀的漏洞,你發現其實現在不管是從天津,或者到很多方面,都在利用這句話去進行解讀。的確,他說他有他合理性的一面,因為他從1990年天津市就開始貸款,然後修很多的路,然後也設定了42處收費站,結果發現容易造成擁堵,然後相關收費的人員有3000,這樣一改革之後變成了1000。但是乍一看有道理,仔細一想沒道理,為什麼呢?不公平啊,費改稅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多用路多交錢,這樣的話是一種公開的準則,你跑的路多了,你耗的油就多,所以都含在你的費改稅裡頭了,在油錢裡頭了,你這是公平的。

可是在天津,所有的天津有車一族全要交這筆錢,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吃飯,你沒去,但是你也要交一份飯錢,這事能公平嗎?所以當然是不公平的,第一個是不公平。2002年、2004年的法規都規定,第一,不能平攤,第二,不能強制,所以首先它違反了不能平攤這個準則,不公平,接著是不是強制。

剛才一個被採訪者挺含蓄的,他用了一個詞,我不知道注意到了沒有,應該收,應該是很微妙的,應該帶有某種道德勸戒,或者說是建議,但實質上絕不是應該,而是演變成了必須,為什麼?你不交要罰滯納金的,路上有稽查隊的,你如果要不交,你這車都很難開下去,請問這是應該還是必須,顯然是必須。因為它既違反了不能平攤的原則,又違反了不能強制的原則。

主持人:

你剛才說你覺得它是也許可以收,但是我剛才念的《城市道路管理條例》,我們注意到,它是大型橋樑和隧道。

白岩松:

沒有,它有另外的一個條例,其實在解讀費改稅的時候也明確地談到了,有一些公路是要逐步取消的一個過程。

主持人:

你說到逐步,天津市具體的情況,25年這算不算?

白岩松:

從2003年開始往後算25年,這裡還有幾個漏洞蠻好玩的,第一個漏洞,其實他說了,相關的負責人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從1990年的時候開始貸款修路,因此設了42個收費站,你就知道至少從1990年開始就有很多的路開始收錢了,已經收了10幾年了。好,現在又規定從2003年開始集中收這筆錢就變成統一平攤,這問題就來了,一下子要收25年,2003年要一下子知道2029年,20年中國得發生多大變化,咱往前倒20年,1988年的時候,連市場經濟還沒人敢說呢,1988年你給我說市場經濟試試,你說中國變化多大。這第一個漏洞,20年、25年,中國會發生多少變化。

第二個,你2003年收的時候,計算這25年的標準是當時天津有80萬輛機動車,到2008年就變成120萬輛機動車了,過兩年還會變成150萬輛,可能180萬輛,請問,你拿什麼去支撐你當初算出這25年的數字,你是在多少萬輛機動車保有量的情況下計算的25年?所以這裡面漏洞太多了,所以有些事不能說細。

主持人:

再有一個,剛才你說到剛才那位接受採訪的人說應該收,但實際上現實生活中他是必須收。反過頭來,也就是說政府用一種強制性的手段,再去確保一個經營性的收費,那是什麼性質呢?

白岩松:

我覺得首先這兩年從改革的角度、費改稅的角度,從國務院等等,都非常明確地在強調公平的準則,而且逐步取消可能之後應該有相關的細則,逐步取消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有的時候你會去想,從天津出來的溫家寶總理會不會有的時候也聽到天津的老朋友跟他念叨念叨這種事情。因為的確不僅天津,首先不能說板子只打在天津上,因為在全國很多的地方,城市裡都有類似的事情,巧立名目,各有各的聰明腦袋,但是背後反映的是一種太過於簡單化的政府行政的方法,一刀切,一刀切所有人都收錢,簡單,我不用再去考慮怎么又設定收費站,讓用這個路的人交錢,同時又不擁堵,這是要動腦子的事兒,乾脆咱不動腦子了,一刀切,就這么辦了,所以這也是這件事情暴露出來的另外一個問題。

主持人:

你說這種平攤收費是簡單思路的話,我們不妨借鑑一下西方已開發國家,人家按一個儀器,就是你用了我記下來了,不是收費的時候同樣也是很簡單的嗎?

白岩松:

所以這是要動腦子,然後要想出很多更細的方法。雖然開玩笑說有些事不能說細,但是有些事必須做細,只有細節才能夠使很多的公平和各方面真正的得以保障,所以我覺得現在對於我們很多的政府,新的挑戰就是在細節上你是否可以做的更精緻,更無懈可擊。

主持人:

那位官員說不能說的太細,但是我們有相關的條例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就必須得做細,必須得說細,你這又怎么解釋。

白岩松:

其實在採訪當中,有的時候看到那樣的字眼,你是覺得很難過,不知道,如果連主管部門都不知道當初貸了多少錢,要還多少錢才能夠還完,然後這筆費用用作什麼,都不清楚的話,普通的老百姓又怎么知道呢?

同時在2008年出台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經明確地規定,如果有相關的公民提出這樣的要求,你是必須要提供的,否則你變成違法了。所以天津也許會有律師,也許會有相關的百姓,也許會有相關的專家,也會針對這一點有他下一步的動作。但是不管怎么說,首先你政府面對這樣一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你就應該考慮到,有很多的事情真的不能不說細。

主持人:

這一點上,天津市政府就得向成都市政府學學,因為前一段時間,1月5號的時候,也是我們《新聞1+1》節目做,有幾位律師就說,成都市政府相關部門你應該給我們公布這筆明細帳,帳雖然公布出來了,雖然說不能在很多地方服眾,但是它畢竟公布出來了。

白岩松:

這是第一步,它這裡也許漏洞百出,但是漏洞百出的透明是透明的開始,沒有無懈可擊的不透明依然是不透明,所以這個性質是不一樣的,更何況是有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它應該已經成為一種推動的力量。

主持人:

今天我們節目關注的是燃油費稅費改革之後,各個城市正在漸漸暴露出來的一個道路通行費的問題,我們的節目稍候繼續。

2009年上半年網路流行語盤點

如果說,2008年暴紅的網路流行語如山寨、囧、雷等大多來自文化娛樂事件,更多的是一種網友挑戰現有語言規範的語言遊戲的話,那么,2009年上半年,伴隨著網民討論社會公共事件之主動,推動事件發展進程的力量之壯大,網路問責力度之加大,網路流行語絕大部分來自於社會公共事件,網路熱詞約等於社會熱詞。 更有甚者,與擾攘了近一年才落幕的“周老虎”事件相比,相關部門在面對網民質疑時,反應速度與應對水準均在提高,網民的關注度因而很快轉移到下一個突發事件上,使得一些網路熱詞在公眾印象里“還沒怎么流行就過去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