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草技術指南

《退耕還草技術指南》是一本陳寶書編制,由金盾出版社在2002-06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退耕還草技術指南退耕還草技術指南
作者:陳寶書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06

ISBN: 7-5082-1931-7

頁數: 255頁

內容簡介

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是我國長期的一項基本國策。本書是介紹退耕還草技術、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的書籍,由甘肅農業大學、青海大學、廣西大學和西安園林研究所的教授與專家編著。內容包括退耕還草的戰略意義、退耕地牧草品種的選擇、各類退耕地的種草技術、主要牧草的種植技術、退耕還草地的管理與利用,以及牧草的加工技術等方面。全書內容系統,通俗易懂,技術實用,方法具體,便於掌握和運用。它對於搞好退耕還草工作和天然草地的改良復壯,促進草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目錄

第一章 退耕還草是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任務

第一節 退耕還草的重大意義

一 退耕還草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措施

二 退耕還草是農業結構調整的根本途徑之一

三 退耕還草是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四 退耕還草是牧草產業化的基礎

第二節 退耕還草,改善生態環境建設

一 我國目前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

二 退耕還草,持續發展草業的途徑

第二章 退耕地草種和品種選擇

第一節 選擇適宜草種和品種的原則

一 適應當地氣候條件和栽培條件

二 符合建植人工草地的目的和要求

三 選擇適應性強、套用效能高的優良牧草品種

第二節 黃土高原苜蓿、沙打旺、小冠花和無芒雀麥栽培區

一 自然條件

二 草業生產

三 黃土高原各亞區概況

第三節 內蒙古高原苜蓿、沙打旺、老芒麥和蒙古岩黃芪栽培區

一 自然條件

二 草業生產

三 內蒙古各亞區概況

第四節 青藏高原老芒麥、垂穗披鹼草、中華羊茅和苜蓿栽培區

一 自然條件

二 草業生產

三 青藏高原各亞區概況

第五節 西南白三葉、黑麥草、紅三葉和葦狀羊茅栽培區

一 自然條件

二 草業生產

三 西南各亞區概況

第六節 東北羊草、苜蓿、沙打旺和胡枝子栽培區

一 自然條件

二 草業生產

三 東北各亞區概況

第七節 黃淮海苜蓿、沙打旺、無芒雀麥和葦狀羊茅栽培區

一 自然條件

二 草業生產

三 黃淮海各亞區概況

第八節 長江中下游白三葉、黑麥草、葦狀羊茅和雀稗栽培區

一 自然條件

二 草業生產

三 長江中下游各亞區概況

第九節 華南寬葉雀稗卡松古魯狗尾草、大翼豆和銀合歡栽培區

一 自然條件

二 草業生產

三 華南各亞區概況

第十節 新疆苜蓿、無芒雀麥、老芒麥和木地膚栽培區

一 自然條件

二 草業生產

三 新疆各亞區概況

第三章 各類退耕地的種草技術

第一節 封山育草

一 封山育草的意義

二 封育地段和封育時間的選擇

三 採取的封育措施

第二節 天然草地的補播改良

一 天然草地補播改良的意義

二 天然草地補播前的準備

三 天然草地的補播方法

四 補播天然草地的管理

第三節 牧草飛播技術

一 播區的選擇和地面處理

二 飛播區的規劃

三 播期的選擇

四 飛播作業和地面補播

五 草種的選擇

六 苜蓿種子丸衣化接種技術

第四節 旱地種草技術

一 牧草抗旱播種技術

二 播前抗旱處理技術

三 施肥抗旱技術

四 化學物理抗旱技術

五 田間管理抗旱技術

第五節 鹽鹼地種草技術

一 降低土壤鹽鹼含量

二 鹽鹼地種草的播種技術

第六節 沙荒地種草技術

一 我國沙荒地面積大,分布廣

二 沙荒地種草的技術措施

第七節 陡坡地種草技術

一 種草前的整地

二 草種選擇

三 播種方式

第八節 間作、套種、複種和休閒

一 間作與套種

二 複種

三 休閒

第九節 牧草混播技術

一 混播草地的類型

二 混播技術

三 混播草地的管理

第十節 草田輪作技術

一 各類作物的茬口特性

二 草田輪作計畫的編制

第十一節 林草、果草間作技術

一 林草間作的相互影響

二 林草間作模式

三 果草合理間作技術

第十二節 高寒地區的種草技術

一 選擇耐寒性強的牧草品種

二 犁溝播種

三 地膜覆蓋栽培

四 秋末冬初的田間管理

第四章 主要牧草的種植技術

第一節 多年生豆科牧草

苜蓿

紅豆草

沙打旺

小冠花

紅三葉

白三葉

百脈根

鷹嘴黃芪

柱花草

第二節 一年生豆科牧草

紫雲英

栽培山黧豆

箭筈豌豆

光葉紫花苕子

毛苕子

草木樨

第三節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老芒麥

垂穗披鹼草

無芒雀麥

葦狀羊茅

多年生黑麥草

貓尾草

羊草

冰草

雞腳草

毛花雀稗

草地早熟禾

狼尾草

第四節 一年生禾本科牧草

蘇丹草

義大利黑麥草

飼用玉米

燕麥

湖南稷子

冬黑麥

御谷

第五節 其他科牧草

聚合草

串葉松香草

莧菜

苦蕒菜

雜交酸模

飼用甜菜

飼用甘藍

飼用南瓜

飼用蕪菁

第六節 灌木和半灌木飼用植物

檸條

花棒

沙拐棗

羊柴

白沙蒿

木地膚

駝絨藜

紫穗槐

二色胡枝子

白刺

第五章 退耕草地的管理

第一節 合理施肥

一 合理施肥的原則

二 施肥的方法

第二節 節水灌溉的工程技術

一 渠系防滲技術

二 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

三 滲灌技術

四 滴灌技術

五 噴灌技術

六 小畦灌溉技術

膜上灌水技術

八 地面覆蓋節水技術

九 化學節水技術

十 雨水集流節水灌溉技術

第三節 免耕法

一 免耕法的優點

二 免耕法在草業中的套用

第四節 草地的雜草防除

一 農業防除

二 化學除草

第六章 退耕草地利用與牧草加工

第一節 退耕草地的合理利用

一 草地的放牧利用

二 草地的刈割利用

第二節 牧草的加工

一 青乾草的調製方法

二 青貯飼料的調製方法

三 草粉、草顆粒與草餅的加工方法

四 葉粉加工技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