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里希·埃卡特

迪特里希·埃卡特

迪特里希·埃卡特 (1868.3.23 –1923.12.26) 是德國的政治家, 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 即納粹黨)早期的一位重要成員,也是1923年的啤酒館起義的參與者之一。

基本信息

英文名:Dietrich Eckart
1920年的埃卡特

迪特里希·埃卡特 (1868.3.23 –1923.12.26) 是德國的政治家, 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 即納粹黨)早期的一位重要成員,也是1923年的啤酒館起義的參與者之一。

人物生平

迪特里希·埃卡特1868年出生於德國的紐馬克特(位於紐倫堡東南約20英里),他是一個皇家公證人和律師的兒子。他的母親在其10歲時去世,到1895年,他的父親也去世了,留給他一筆可觀的錢,但埃卡特很快將其花完。
埃卡特一開始在慕尼黑攻讀醫學,但到了1891年,他決定做一個詩人,劇作家和記者。他在1899年移居柏林,在那裡他寫了不少作品——通常是傳記,並成為了格拉夫·格奧爾格·馮·爾桑·黑澤勒的得意門生,後者時任皇家劇院的藝術總監。埃卡特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劇作家,特別是他對易卜生的“培爾金特”,那個時代最好的作品之一的改編,使得僅僅在柏林便參加了600多次演出。這次成功,不僅使埃卡特成了一個富人,並為他通過每天幾十個社交場合,向德國重要人士介紹希特勒提供了保證。這些引見被證明是希特勒最終上台的關鍵。
後來,他產生了一個“天才超人”的思想,以蘭茨·馮·里爾本菲爾著作為基礎,他將自己視為叔本華和安格盧斯的傳統的追隨者。他也因此成為由瑪雅教的信徒,甚至沉迷於此。
1918年至1920年,埃卡特成了反猶太人期刊《優秀的德國人》的編輯,與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和戈特弗里德·菲德一起參與出版事務。該期刊激烈批評魏瑪共和國,強烈反對凡爾賽條約,把它的簽訂視為叛國行為,並指責社會民主黨人和猶太人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根源。
1919年,埃卡特連同戈特·弗里德菲德和安東·德雷克斯勒,參與成立了德國工人黨,後更名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即納粹黨),他也是納粹黨報紙《觀察家報》的創始人,並撰寫了“德國清醒”,後來成為納粹黨黨歌之一。
1919年8月14日,埃卡特在黨會期間認識了阿道夫希特勒。在接下來的幾年,他對希特勒有著相當大的影響,並被認為對納粹黨的理論和信念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很少有其他人在希特勒一生中對其有這么大的影響力。
埃卡特向阿爾弗雷德·羅森堡介紹了希特勒。 1920年至1923年間,埃卡特和羅森堡不知疲倦地為希特勒和納粹黨的服務。通過《觀察家報》,羅森堡發表了《錫安長老議定書》。 為了黨報獲取更多的經費,埃卡特將希特勒引見給有影響力的人士,最終為納粹黨找到了資助來源。
1923年11月9日,在納粹黨的啤酒館政變失敗後,埃卡特被逮捕,並與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黨魁一起,關在蘭茨貝格監獄,但不久因患病被釋放。1923年12月26日,他在貝希特斯加登死於心臟病發作。他被安葬在貝希特斯加登的舊墓地,不遠處有納粹黨魁漢斯拉默斯,和後來他的妻子和女兒的墳墓。

個人語錄

“在基督所有男子氣概的體現中,我們發現所有我們需要的。如果我們偶爾說起博德(Baldr,挪威主神),我們的話總是含有一些喜悅,一些滿意,我們的祖先已經是如此異教的基督徒,預示著基督只是個理想的人物。”—— 迪特里希·埃卡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