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炮兵第3師

近衛炮兵第3師,1943年1—3月,在沃羅涅日方面軍坦克第3集團軍編成內,積極作戰,先後參加收復羅索什(1月16日)和哈爾科夫(2月16日)兩城的戰鬥,因表現英勇頑強,改稱為最高統帥部預備隊近衛炮兵第3師(1943.3.7)。

近衛炮兵第3師
1942年12月16日,開始了自己的戰鬥歷程,作戰隸屬沃羅涅日方面軍的第6集團軍。在突破頓河中游德軍防禦陣地時參加了炮火準備,並對集團軍各兵團和部隊進行了火力支援。1943年1—3月,在沃羅涅日方面軍坦克第3集團軍編成內,積極作戰,先後參加收復羅索什(1月16日)和哈爾科夫(2月16日)兩城的戰鬥。由於全體官兵在與德軍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改稱為最高統帥部預備隊近衛炮兵第3師(1943.3.7)。
3月8日,所屬近衛炮兵第208團(原反坦克殲擊炮兵第288團)在索科洛沃地域,對首次參加戰鬥的斯沃博達指揮的捷克斯洛伐克獨立步兵第1營實施了火力支援。1943年6月初編為最高統帥部預備隊近衛突破炮兵第3師。同年7月調往西方面軍作戰,其作戰指揮先後由第5、第21、第31和第33集團軍司令負責。曾參加斯摩棱斯克進攻戰役和收復白俄羅斯東部各地域的戰鬥。在上述戰鬥中,全師官兵發揚了英雄主義和自我犧牲精神。1944年2月24日在維捷布斯克州利奧茲諾城下,所屬迫擊炮兵第12團38名戰士,在炮兵連長几季赫米亞夫上尉指揮下,抗擊了德軍突向該連發射陣地的一個加強營的反衝擊。英雄的迫擊炮炮手們殲滅250餘名德軍。為表彰這一戰功,授予季赫米亞夫蘇聯英雄稱號,其餘參戰人員分別獲得勳章和獎章。因在突破德軍維捷布斯克築壘地域和參加收復維捷布斯克戰鬥中功勳卓著,榮獲維捷布斯克師榮譽稱號(7月2日),又因在收復維爾紐斯時出色地完成指揮部所賦予的各項戰鬥任務,榮獲紅旗勳章(7月25日)。
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第5集團軍部隊強渡涅曼河過程中,在堅守和擴大已占領的登入場的戰鬥中,以及蘇軍向東普魯士進軍時,所屬各部隊的火力支援起了重大作用。由於全體官兵在這些戰鬥中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榮獲二級蘇沃洛夫勳章(8月12日)和二級庫圖佐夫勳章(11月14日)。在1945年東普魯士進攻戰役中,參加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第5集團軍在因斯特堡方向突破德軍縱深梯次防禦,而在強攻柯尼斯堡(加里寧格勒)要塞和肅清德軍澤姆蘭集團時,在第43集團軍編成內作戰。
1945年5月調往遠東作戰。在外貝加爾方面軍的第39集團軍編成內,參加了粉碎日本關東軍遠東戰役。由於全體官兵發揮了高超的軍人技能,榮獲興安嶺師榮譽稱號(9月20日)。
戰爭年代,該師經歷了4000餘公里的戰鬥歷程,殲滅和壓制敵軍1900個炮兵連、迫擊炮連和高射炮兵連,摧毀770門火炮和火箭炮,以及敵大量其他技術裝備和有生力量。全師約有2萬名官兵獲得勳章和獎章,8名軍人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歷任師長:1942年11月—1944年9月為羅扎諾維奇上校,1944年9月—1945年9月為波波夫炮兵少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