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坦克第21旅

近衛坦克第21旅即日托米爾—維也納坦克旅(榮獲兩枚紅旗勳章、蘇沃洛夫勳章和庫圖佐夫勳章的近衛紅旗日托米爾—維也納擔克旅),1942年1月在莫斯科組建,番號為坦克第69旅。編有坦克第149和第152營,摩托化步兵機槍營和其他部隊。

近衛坦克第21旅

即日托米爾—維也納坦克旅(榮獲兩枚紅旗勳章蘇沃洛夫勳章和庫圖佐夫勳章的近衛紅旗日托米爾—維也納擔克旅),1942年1月在莫斯科組建,番號為坦克第69旅。編有坦克第149和第152營,摩托化步兵機槍營和其他部隊。
1942年1月在西北方面軍開始戰鬥歷程,在該方面軍編成內於傑米揚斯克地域參戰。1942年8月經過整編,編入史達林格勒方面軍的第66集團軍。該旅從行進間展開成戰鬥隊形,在史達林格勒北郊奧爾洛夫卡地域阻擊突入德軍(參見史達林格勒戰役),進行了激烈的防禦戰鬥。1942年11月編入坦克第4軍(1943年2月改稱為近衛坦克第5軍)。在其編成內一直戰鬥到戰爭結束。史達林格勒城下反攻開始後,於1942年11月19日在西南方面軍的第21集團軍坦克第4軍編成內,在克列特斯卡亞地域進入突破口。11月22日擔任軍第一梯隊進攻任務,強渡頓河。翌日,在蘇維埃區地域與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摩托化第4軍各部隊會師。在上述戰鬥中,與其他兵團協同作戰,重創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俘敵官兵近4000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旅長普羅瓦諾夫中校和坦克第152營參謀長列別傑夫上尉表現特別突出。普羅瓦諾夫靈活地指揮全旅作戰,本人身先土卒,僅在194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期間,他就擊毀德軍坦克8輛,火炮和迫擊炮19門,摧毀德軍機槍發射點25處。1942年12月4日壯烈犧牲。列別傑夫上尉在11月進攻戰鬥進程中,4天內就擊毀德軍坦克28輛、火炮和迫擊炮19門及大量其他軍事技術裝備。11月23日,他駕駛的坦克被擊毀,陷入重圍,本人又身負重傷。這位勇敢的坦克兵軍官不願蒙受被俘的恥辱,舉槍自殺,以身殉國。普羅瓦諾夫和列別傑夫被追認為蘇聯英雄。因勝利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各項戰鬥任務,全體官兵表現英勇頑強,並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榮獲近衛稱號(1943.2.7),改稱為近衛坦克第21旅。
1943年1月,隨近衛坦克第5軍調往沃羅涅日方面軍,1943年3月前參加沃羅涅日—卡斯托爾諾耶進攻戰役,收復哈爾科夫、格賴沃龍(2月16日)和阿赫特爾卡城(2月23日)(參見哈爾科夫蘇軍進攻戰役),並在哈爾科夫地域參加防禦戰役(參見哈爾科夫德軍進攻戰役)。全旅官兵在庫爾斯科會戰、基輔進攻戰役和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進攻戰役中,一向英勇善戰。十月革命二十六周年前夕,所屬部隊在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第38集團軍編成內進行收復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戰鬥;1943年11—12月,對由日托米爾,法斯托夫、卡扎京地域向基輔方向轉入進攻的德軍重兵集團進行頑強阻擊。全旅官兵大膽機動,大大加速了日托米爾的解放(12月31日),為此被授予日托米爾旅榮譽,稱號(1944.1.1)。1944—1945年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烏曼—博托沙尼等進攻戰役中,在坦克第6集團軍(1944年9月12日改稱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編成內作戰。1944年3月30日,該旅在全集團軍內最先到達斯庫利亞內地域,進抵蘇羅國境。因在強渡德涅斯特河和進軍蘇聯國境作戰中,出色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各項戰鬥任務,榮獲紅旗勳章(1944.4.8)。
全旅官兵在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中行動迅猛。進攻當日(1944.8.20)進入突破口,挫敗德軍頑強抵抗,攻占了伯爾拉德(8月24日)、福克沙尼和勒姆尼庫瑟拉特(8月27日)等城,為此被授予二級蘇沃洛夫勳章(1944.9.15)。該旅繼續發展進攻,與近衛坦克第5軍其他兵團協同作戰,攻占普洛耶什蒂(8月30日),並切斷布加勒斯特以北作戰的敵軍集團向特蘭西瓦尼亞的退路。所屬部隊繼續肅清羅馬尼亞殘敵,又於1944年10月20日在拜賴焦新村以東地域(德布勒森以南35公里)入匈作戰。全旅官兵在布達佩斯進攻戰役中表現異常勇敢,並發揮了高超的軍人技能。他們在山林地複雜條件下晝夜奮戰,於1944年12月8日,與近衛坦克第5軍其他兵團協同作戰,採取大膽迂迴機動,攻占瓦茨城。該旅繼續追擊退卻德軍,進至布達佩斯接近地,為此榮獲二級庫圖佐夫勳章(1945.4.5)。
維也納進攻戰役中,1945年3月29日與其他兵團一起攻克松博特海伊,繼續追擊德軍退卻部隊,在克塞格地域入奧作戰。4月參加解放維也納的戰鬥,因戰功卓著,被授予維也納旅榮譽稱號(1945.5.17)。在從德軍占領下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進程中,該旅於1945年5月8日首批進占亞羅梅日采城,在捷克斯洛伐克結束了戰鬥歷程。
對德戰爭結束後,隨坦克第6集團軍調往外貝加爾,參加粉碎日本關東軍的戰役。遠東戰役中,出色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各項戰鬥任務,再次榮獲紅旗勳章(1945.9.20)。戰爭進程中,全旅有1083名官兵因在對德、日軍隊作戰中表現英勇頑強,並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獲得勳章和獎章,其中13名軍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歷任旅長

1942年1—11月為阿加福諾夫中校(1942年8月31日晉升為上校),1942年11—12月為普羅瓦諾夫中校,1942年12月—1943年11月為奧夫恰連科上校,1943年11—12月為沃爾科夫中校,1943年12月—1944年5月為米哈伊利琴科少校,1944年5—11月為科瓦廖夫中校,1944年11月—1945年1月和1945年8—9月為特列季亞克中校,1945年1—4月為別洛格拉佐夫上校,1945年4—8月為加爾拉奇中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