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園

近園

近園,在常州市區化龍巷中段長生巷內,為清順治年間進士楊兆魯所建。兆魯名青岩,曾官福建按察副使,回鄉後購地六、七畝(其中部分為惲氏東園舊址),經營5年,“近乎似園,故名近園”。

基本信息

簡介

近園近園
常州近園又名靜園、惲家花園,興建於清朝的陵年間,坐落在常州市長生巷的常州賓館之內,是江南地區最具清初明末風格的。

近園南北長80米,東西寬64米,雖只不過區區數畝的面積,然則構思奇巧,窮盡畫理,山巒花徑,楚楚可人,更似惹人喜愛的小盆景,濃縮了明清園林的精華所在。

常州近園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樓榭,精細而雅致,處處體現了“淡語皆有味”的意境。再看其園林的造景,格局不俗,質樸大方。近園的亭台樓闋等建築,大多環山繞水,錯落有致,非常注重比例的適度。其北面的“西野草堂”傍水而建,是主人宴請賓客之地。西南方向有“天香閣”、“安樂窩”以及臨池水的“得月軒”。再向北行便是“秋水亭”,一路下去是“虛舟”、“容膝居”、小逕往還,清幽自然,極負“遠山近水自成趣”的意境。東側廊牆內嵌有名人書條石30副。近園現已闢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園近園
近園,在常州市區化龍巷中段長生巷內,為清順治年間進士楊兆魯所建。兆魯名青岩,曾官福建按察副使,回鄉後購地六、七畝(其中部分為惲氏東園舊址),經營5年,“近乎似園,故名近園”。園於康熙十一年(1672)初步建成,楊曾邀請著名畫家惲南田、王石谷、笪重光等在園雅集,由楊作《近園記》惲書石,王作《近園圖》,笪為之題跋,一時傳為盛事。現題記殘碑仍留園中。同治年尖,因為劉氏所有。光緒十一年歸惲氏,稱“靜園”,俗呼“惲氏花園”。原有建築略有改觀,但總體布局未變。近園南北長80米,東西寬64米,“西墅草堂”,居中,堂前鑿池疊山,環列水池中間。亭榭、書齋、軒館、迴廊均依山而建,各綴以不同景色,曲盡畫理。過曲橋流水,貝一亭佇立山頂,西植一片竹林。山前隔水置一組建築:左為“天香閣”,右為“安樂窩”。臨地有“得月軒”。園西迴廊起伏,與北面的“秋爽亭”相接;東側岸有“虛舟”伸出水面,過虛舟進入“容膝居”,向右拐過小石拱橋,登上假山,有“三梧亭”,亭下為“垂綸洞”,石蹬徑路,洞壑宛轉。園內花木扶疏,倒影水面,相映成趣。
近園為文人薈萃各園,許多著名文人常來園中作客,留下不少唱和詩文。園中原有一些匾額也都出於名家手筆。現東側廊牆內嵌有名人書條石30塊,石高0.32米,寬0.84至0.9米不等,其中有雪浪洪恩、何焯等撰書。園占地不廣但布局精巧,意簡而蘊籍;建築不繁但錯落有致,具晚明風格之江南古典園林特色。1982年3月由省政府公布為第3批省級文保單位。

歷史

近園近園
原系明布政使惲厥初別業,稱"東園",清康熙十一年(1672)典於里人楊兆魯(順治九年進士,歷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副使),經營5年,"近乎似園,故名近園"。楊曾邀請著名畫家惲南田、王石谷、笪重光等雅集園內,

楊作近園記》,王作近園圖》,惲書石,笪為之題跋。現題記與跋殘碑仍留園中。同治初園易主,光緒初歸惲氏,改名"復園"、"靜園",俗稱惲家花園。近園南北長80米,東西寬64米。有"西野草堂"、"見一亭"、"天香閣"、"安樂窩"、"得月軒"、"秋爽亭"、"虛舟"、"容膝居"、"三梧亭"、"垂綸洞"等景點,東側廊壁嵌有明清名人書條石30塊。園內有假山、池水、花草樹木和小亭、石橋,具有江南古典園林特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興衰史

近園近園
時任江西提學的清順治年間進士楊兆魯,在外為官多年,終於,敵不住風雨和年事,於康熙六年(1667年)因病還鄉。龍城書院注經堂後有廢地六七畝,還鄉的楊兆魯看中了這方寶地,於是買下廢地建園築宅,鑿池堆山。歷時五年,已“近乎園”,主人故將此園謂之“近園”。常州人在造園中歷來不肆張揚。在私家園林中,有六七畝地,數十間房,已不是“近乎園”的概念,而是確確實實擁有一園之勝,尋常百姓不可多見。主人在園內開鑿鑒池,池周環以亭、台、樓、軒,池北建有“西野草堂”,坐北朝南,備以奇草異木,這裡成為主人迎來送往的重要場所。從造園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歸隱後的意境:園之中央為全園最高處,周圍環水,堆置假山,築亭一座,名“見一亭”;左有層樓“天香閣”,右有書齋“安樂窩”;臨池有“得月軒”,園西有“秋水亭”。迴廊匝繞,過“虛舟”可入“容膝居”;過小橋可達“三梧亭”,亭下有“垂綸洞”。西南辟有菊圃,圃前築以“四松軒”,軒左建有“欲語閣”,園內栽種樹木數百株……

如此近園,給人以城中山林、會稽蘭亭之感。楊兆魯築園,一方面是為了告老還鄉後圖個悠閒生活,另一方面是為了寄託自己的一番情懷。園成以後,楊兆魯便邀王石谷、惲南田、笪重光等書畫名家在園中雅聚,作畫題詩。楊兆魯自撰《近園記》,王石谷作《近園圖》,笪重光題跋。清初書畫巨子相聚常郡,可謂盛事,一度成為州人佳話。

世事盛極必有衰。清同治初,近園已歸士紳劉雲樵所有。至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邑人惲彥琦又以6萬兩銀從劉家購得,經惲氏修葺後改稱“靜園”,時人又稱“惲家花園”。走出近園,看著這白牆黛瓦,那一份靜謐,安寧和外面嘈雜,喧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多么希望著座園子作為省級文物,能夠長久,完好的保存下來,為我們子孫後代多留下一些塵封的記憶……

文化

近園近園

近園為文人薈萃各園,許多著名文人常來園中作客,留下不少唱和詩文。園中原有一些匾額也都出於名家手筆。現東側廊牆內嵌有名人書條石30塊,石高0.32米,寬0.84至0.9米不等,其中有雪浪洪恩、何焯等撰書。園占地不廣但布局精巧,意簡而蘊籍;建築不繁但錯落有致,具晚明風格之江南古典園林特色。1982年3月由省政府公布為第3批省級文保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