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夏

迎夏

迎夏與迎春同是木犀科半常綠小灌木,為木犀科素馨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迎夏又名探春。

基本信息

植物簡介

迎夏為木犀科,又稱為探春花(學名: Jasminum floridum)為木犀科素馨的植物,春末夏初,花滿梢頭,為中國的特有植物。與同屬植物迎春比較相像,區別在於迎春花期早於迎夏,且迎夏為互生葉,而迎春為對生葉。

形態特徵

半常綠灌木,高1-3m。小枝綠色,有棱,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枝直立或平展,幼枝綠色,光滑有棱。葉互生,小葉常為3,偶有5或單葉,卵狀長圓形,長1-3.5cm,端漸尖,邊緣反卷,無毛。聚傘花序頂生,多花;花萼裂片5,線形,與萼筒等長;花冠黃色,裂片5,卵形,長約為花冠筒長度的1/2。漿果近圓形。花期5-6月。

與迎春花區別

迎夏 迎夏

主要從三方面給予鑑別:①乾皮不同。迎春乾皮有綠紅色紅暈,而迎夏乾皮灰褐色無暈。②花期不同。迎春花花期3月,先花後葉,而迎夏花花期5月,先葉後花。開花習性不同。迎春花單生於前一年枝上,而迎夏花排列為頂生聚傘花序。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大陸的河北、陝西、山東、貴州、湖北、四川、河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0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山谷、坡地以及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喜光,耐蔭,耐寒性較強,北方冬季風雨季節安然無恙!

主要價值

迎夏枝條長而柔弱,下垂或攀援,碧葉黃花,可於堤岸、台地和階前邊緣栽植,特別適用於賓館、大廈頂棚布置,也可盆栽觀賞。

繁殖栽培

迎夏 迎夏

迎夏適應性強,栽培也較為容易;它喜溫暖濕潤的向陽之地,半陰處生長也很好,枝茂花繁,盆栽地栽均宜。繁殖用扦插、壓條均可,方法同迎春。每年花後和入冬時各施一次糞乾或複合肥作基肥,生長季根據長勢情況再迫幾次液肥;花後要修剪去殘花梗,對旺盛生長的枝梢應適當短截,以促進枝條發育充實。地栽的應在地勢較高、排水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盆栽的雨季要防止盆中積水,澆水要間乾間濕,勿使大幹。盛夏要放到樹蔭或半陰處,避免強光直射,否則經受高溫乾娛,葉尖會出現乾枯。冬季要放在背風向陽處,保證不讓盆土大幹就行。

迎夏 迎夏

以扦插為主,也可用壓條、分株繁殖。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剪取半木質化的枝條12-15厘米長,插入沙土中,保持濕潤,約15天生根。壓條,將較長的枝條淺埋於沙土中,不必刻傷,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與母株分離移栽。分株,可在 春季芽萌動時進行。春季移植時地上枝幹截除一部分,需帶宿土。在生長過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積水和過分乾旱,開花前後適當施肥2-3次。秋、冬季應修剪整形,保持株新花多。病蟲害常發生葉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