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超對接

農超對接

農超對接,指的是農戶和商家簽訂意向性協定書,由農戶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為優質農產品進入超市搭建平台。“農超對接”的本質是將現代流通方式引向廣闊農村,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對接起來,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銷一體化鏈條,實現商家、農民、消費者共贏。

簡介

湖北省農超對接活動湖北省農超對接活動

農超對接,指的是農戶和商家簽訂意向性協定書,由農戶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為優質農產品進入超市搭建平台。“農超對接”的本質是將現代流通方式引向廣闊農村,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對接起來,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銷一體化鏈條,實現商家、農民消費者共贏。

發展前景

《中國農超對接模式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優質農產品需要尋求更廣闊的市場。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方式難以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安全信譽,也難以確證生態農業基地生產的優質農產品的價值,從而把很多特色農產品局限在產地,無法進入大市場、大流通,致使生產與銷售脫節,消費引導生產的功能不能實現,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困難重重。
超市競爭不斷創造價格新低,變收購為採購,壓縮成本。超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需要有特色的、差異化的產品。只有採購的差異化,才會形成經銷的差異化。超市的競爭集中體現在價格競爭上面,因此,控制成本對超市尤為重要,超市“直購”將為其贏得核心競爭力。農民賣菜難,亟待與需方直接見面。希望能以合適的價格,迅速銷售出他們的產品。市場指導生產,需超市與農產品短距離對接。
2008年12月11日,為推進鮮活農產品“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引導大型連鎖超市直接與鮮活農產品產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產銷對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對“農超對接”試點工作進行部署。
與傳統的流通方式相比,農超對接迴避了從貨物流轉中賺取差價的各級批發商,同時,減少中間環節,也減輕了貨物在流通過程當中的損耗。因此,能降低流通成本。採用農超對接的方式,是直接去農村合作社、基地進行採購,了解採購源頭,因此,在食品安全上更有保障。另外在農超對接的過程中,產生了規模化種植和經營的農業企業,在生鮮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環節中制定了較為嚴格的控制標準,因此,產品品質更高。前瞻網認為農超對接模式能夠有效的使得市場、連鎖超市和農戶三方受益,是未來農產品行銷新模式,並且受到國家農業部和商務部高度重視,重點扶植,發展前景可觀。截止目前,通過農超對接進行流通的生鮮產品占市場生鮮產品流通總量的比重不足15%。超過85%的行業成長空間中,將裂變出大量的投資機會。

背景原因

產生背景

(圖)農超對接洽談會現場農超對接洽談會現場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優質農產品需要尋求更廣闊的市場。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方式難以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安全信譽,也難以確證生態農業基地生產的優質農產品的價值,從而把很多特色農產品局限在產地,無法進入大市場、大流通,致使生產與銷售脫節,消費引導生產的功能不能實現,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困難重重。

產生原因

超市競爭不斷創造價格新低,變收購為採購,壓縮成本。超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需要有特色的、差異化的產品。只有採購的差異化,才會形成經銷的差異化。超市的競爭集中體現在價格競爭上面,因此,控制成本對超市尤為重要,超市“直購”將為其贏得核心競爭力。

農民賣菜難,亟待與需方直接見面。希望能以合適的價格,迅速銷售出他們的產品,這是眾多農民心中最質樸的心愿。

市場指導生產,需超市與農產品短距離對接。“市場行情是瞬息萬變的,超市將採購鏈延伸到基地後,充分發揮了市場調節作用,將最有效的消費信息傳遞給生產者,指導生產。”

政策法規

(圖)配送人員及車輛配送人員及車輛

2008年12月11日,貫徹落實2008年中央1號檔案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方式,推進鮮活農產品“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引導大型連鎖超市直接與鮮活農產品產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產銷對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對“農超對接”試點工作進行部署。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鮮活農產品“農超對接”經營作為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的突破口,以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為宗旨,按照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產品現代流通體制的總體要求,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運行效率高的農產品行銷網路。

基本原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以城市大型連鎖商業企業為主體,支持連鎖商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網路、信息、配送等優勢,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新型鮮活農產品供應鏈。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堅持因地制宜,試點先行。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連鎖商業企業實力、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等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發展模式穩步推進。在大中型城市選擇部分大型連鎖商業企業和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鮮活農產品“農超對接”試點。堅持貿農結合,以商促農。以大型連鎖超市為基礎,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相結合,建立新型農產品流通渠道,貿農結合,以商促農,促進連鎖企業產業鏈的延伸和農產品供應鏈的整合。

主要目標:到2012年,試點企業鮮活農產品產地直接採購比例達到50%以上,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並建立從產地到零售終端的鮮活農產品冷鏈系統。

保障措施: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實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用地按工業用地對待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安排相應資金;二是拓寬投融資渠道,協調金融機構對鮮活農產品“農超對接”予以信貸支持,通過政策槓桿引導社會資金加大對鮮活農產品基礎設施的投入;三是培育農產品現代流通人才,擴大國際交流合作;四是要加強組織落實。

意義作用

(圖)水果成熟後直銷超市水果成熟後直銷超市

隨著大型連鎖超市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中國一些地方已經具備了鮮活農產品從產地直接進超市的基本條件。開展鮮活農產品“農超對接”試點,積極探索推動鮮活農產品“農超對接”的有效途徑和措施,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是減少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是解決鮮活農產品賣難的根本途徑,有利於促進鮮活農產品“農超對接”經營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實現農產品質量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控制,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對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制、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商家按照市場需求,提出品種和數量要求,農民按其品質、安全進行生產。期間,商家通過中介服務和適當方式,從技術、知識角度向農民提供服務,比如農藥噴灑與採摘期的銜接時間,少用、不用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藥,或降低其殘留量於安全值內。”而農民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後,將更注重於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安全。

降低流通環節費。用大型商業企業利用自身網路渠道銷售,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採購環節費用,將更多利益留給了農民和消費者。

建設方向

(一)加大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設施投入

(圖)超市選購產品的市民超市選購產品的市民

當前重點是加強鮮活農產品冷藏冷凍設施投入,對部分鮮活農產品實行強制性冷鏈流通,降低鮮活農產品損耗,保障鮮活農產品質量,同時實現降低連鎖超市冷藏冷凍設施投入成本。

(二)增強鮮活農產品加工配送能力

重點支持大型連鎖商業企業新建鮮活農產品配送中心、在現有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中增加鮮活農產品配送功能、發展第三方農產品物流配送等多種方式,建立與農產品生產規模及零售規模相適應的物流配送體系。

(三)提高鮮活農產品經營信息化水平

連鎖經營企業和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要強化鮮活農產品信息系統建設,廣泛推廣數字終端設備條碼技術、電子標籤技術、時點銷售系統和電子訂貨系統等,進一步推廣品類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管理技術,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建立鮮活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

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自有品牌

試點連鎖超市要廣泛宣傳和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自有鮮活農產品品牌,向消費者提供質量安全可靠的農產品及加工製品,增強消費者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鮮活農產品質量安全信心,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鮮活農產品銷售規模的擴大。

(五)調整連鎖超市商品經營結構

圍繞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鮮活農產品經營規模,適當調整連鎖超市商品布局,增加鮮活農產品銷售種類,擴大鮮活農產品經營面積,提高鮮活農產品銷售比重。通過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鮮活農產品經營規模,提高連鎖商業企業市場競爭力。

(六)建立“農超對接”渠道

流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試點連鎖超市,農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轄區內產業基礎牢、產品規模大、質量安全優、品牌效應好、農戶成員多的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定期舉辦專賣場對接洽談會、產品展示推介會等形式,為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搭建對接平台。連鎖超市要給予農民專業合作社市場信息、加工包裝技術、運儲以及價格等方面的支持服務和優惠。

社會影響

為農產品提供了良好的銷售平台

優質農產品藉助超市遍布各地的網點布局、四通八達的配送體系、靈敏的市場觸角,以最快速度進入千家萬戶。農產品生產銷售商、本土超市、外地超市、境外超市,在一系列“農超對接”中,被“牽”到同一平台會面、洽談。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與國外超市的“超超”對接,又將本地農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實踐證明,“農超對接”在農產品走向世界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和媒介作用。

實現了生產者和超市雙贏

超市多為連鎖企業,實行統一採購、統一配貨、統一定價。超市經營人員直接進大棚,看產品、談價格、簽契約,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傳統批發諸多的中間環節,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產品的新鮮度。同時,經過嚴格篩選、包裝和加工後的農產品,能夠更好地滿足市民需求。超市採用現代化經營方式,設施齊全且管理到位,有利於降低農產品儲運及銷售過程中的損耗。“農超對接”既可解決城鎮居民吃菜難、不新鮮、時間受限制的難題,又解決了菜農難以預測銷售市場的後顧之憂,也節約了商家成本,多方受益。

各國現狀

(圖)產品配送超市產品配送超市

日本:商業企業採購農產品一般需要經過農協。日本農協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基層農協;縣級聯合會;全國聯合會。基層農協分綜合農協和專業農協,綜合農協是以一定區域農戶為對象組建,專業農協是以特定農產品的生產者為對象來組建。

日本基層的綜合農協主要有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共同利用大型基礎設施、統一採購農業生產資料、集中銷售農副產品等六大職能。日本的農協作為農村覆蓋面最廣泛的組織,對促進日本農業經濟發展、恢復政治穩定、減少政府的社會管理成本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國:該國農產品基本上是有組織的規模化大生產,超市等企業大多是直接到基地採購。

各方評論

(圖)媒體報導媒體報導

超市“直購”的存在與採購、生產規模密切相關,當採購量達到一定數量,且生產方也形成組織化生產時,“直購”會降低經營成本,使多方受益。而如果採購量較小,且生產方比較分散時,社會專業化分工決定中間環節是有必要的,農業“經紀人”在面對散戶進行收購時,有其經驗、成本優勢。超市“直購”和農業“經紀人”,就如汽車和腳踏車一樣,在不同條件下,各有優勢,不可能完全替代。--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學院教授、博導彭星閭

我國農業大部分是分散生產,分散銷售,組織化程度低。在此背景下,大量農業“經紀人”出現了。在他們的組織下,小攤小販式的收購變成了規模化的採購,這是一種進步。而超市越過農業“經紀人”環節,直接到基地採購,同樣也是一種進步,它通過壓縮中間環節,提高收購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同時,政府調控市場,更多的是依靠超市這隻手來運作。超市與農戶面對面,信息直達,可以更加準確、迅捷地指導農民生產。--武漢市農業局副局長程耀明

目前,超市“直購”在武漢周邊地區比較容易操作,而遠程“直購”則面臨一些困難。諸如,超市對外地產品的價格信息了解不暢;超市如自帶人員、車輛進行遠程採購,則成本加大,而在當地尋找運輸車和幫手,又不太容易。這些都無形中增加了超市“直購”的難度。--一家大型超市的買手

作為“經紀人”,過去為超市和農民架起一條通道。超市採取“直購”政策後,我們將面臨更大壓力,可以加強餐館配送等方面拓展新的發展空間。不過,從專業分工的角度來看,超市偏重零售,而農業經紀人主要就是負責採購。因此,短期內超市不可能完全替代農業經紀人,我們可以在豐富採購品種,為農民提供更多服務上多做文章,以提高綜合競爭力。--“蔬菜大王”張列華

以前,有些葉菜擺上櫃檯不久就開始打蔫,現在,新鮮多了,價格也低些。--中百倉儲顧客楊仿女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