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引裾

”毗曰:“誠以為非也。 ”辛毗說:“我以為是不對的。 ②帝:魏文帝曹丕。

辛毗引裾:xīn pí yǐn jū
毗 【拼音】:[pí] 裾 【拼音】:[jū]
【原文】
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萬戶實河南②。時天旱蝗,民飢,群司以為不可,而帝意甚 盛。侍中辛毗與朝臣俱求見,帝知其欲諫,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計安出?”帝曰:“卿謂我徙之非邪?”毗曰:“誠以為非也。”帝曰:“吾不與卿議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廁③之謀議之官,安能不與臣議邪! 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慮也,安得怒臣!” 帝不答,起入內;毗隨而引其裾,帝遂奮衣不還, 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無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爭。”帝乃徙其半。
【翻譯】
曹丕軼事——辛毗引裾
曹丕做了皇帝後,發現京城洛陽周圍由於連年戰爭,人口損傷嚴重,到處是一片廢墟。他為了充實河南的人口,便打算從冀州(今河北一帶)遷移百姓十萬戶。
當時正值大旱之年,蝗蟲遍地,百姓忍飢挨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朝中百官都認為曹丕在這種時候做出這種決定,置百姓於水火之中而不顧,是逆天而行,萬萬做不得的。可是曹丕固執己見,以意孤行,堅決要遷移冀州的百姓。這一天,侍中辛毗與朝中百官上殿求見曹丕,據理力爭,以便使他回心轉意,收回成命。可曹丕一見這陣勢,就知道是來勸諫的。於是便把臉色一沉,一屁股坐在龍椅上。一些膽小的官員見曹丕那氣呼呼的樣子,嚇的話到嘴邊又使勁咽了下去。而耿直的辛毗,卻朝前邁了一步,跪在龍案前,對曹丕說:“陛下,如今久旱不雨,蝗蟲成災。真是赤地千里,餓殍遍地。您怎么會在這種時候忍心遷移百姓呢?”曹丕唬著臉責問辛毗:“怎么,你以為朕遷民不對嗎?”辛毗說:“我以為是不對的。”曹丕見辛毗敢當眾指責自己,直氣的臉色發紫。但由於辛毗是朝中元老,又是父親曹操的功臣,不敢對他發脾氣,便把臉一扭,說:“朕不和你談這些。”辛毗沒有因曹丕不理而罷休,反而進一步對曹丕說:“陛下把我安排在您身邊,為的是為您出謀劃策,商量治國大事,可您為什麼在這樣一件重大事情上不與微臣商量呢?再說微臣對陛下所說的不是個人私事,而是社稷大事呀。為什麼還要怪罪於老臣呢?”一席話直說的曹丕在龍椅上坐立不安,一甩龍袖,氣沖沖地向後宮走去。辛毗一見曹丕想一走了之,怎么會行,便提衣撩帶,緊攆幾步,一把抓住曹丕的衣裳角,死死的不鬆手。曹丕拿他沒辦法,嘆了口氣,對辛毗說:“愛卿幫朕治理國家,也不能這么急迫呀”。辛毗說:“在這災荒之年,強迫移民,既失民心,又失道義,所以老臣不得不力爭。”
曹丕見辛毗如此堅決,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做了妥協讓步。把原計畫遷移十萬戶改為五萬戶。
(據《資治通鑑》卷69編寫)
【字詞翻譯】
①辛毗:字佐治 三國時魏國侍中。
②帝:魏文帝曹丕。
③廁:安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