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8

轟8

轟8是轟-8戰略轟炸機的縮寫,中國在成功研製FBC-1(即轟七)之後,國家重點發展研製的最新一代隱形轟炸機。該機開始研製的時間大約是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葉,該方案類似轟-6轟炸機的放大版本,但採用四台渦輪風扇發動機,因此具有更優越的遠航性能和更大的載彈量。1973年,中國空軍正式下達設計遠程轟炸機的任務,計畫由西安飛機設計所(603所)設計,西安飛機製造廠(現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製造,以同為西飛製造的轟-6中型轟炸機為設計基礎。

基本信息

研製背景

轟8轟8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在完成了核武器試驗計畫之後,開始謀求大力發展自己的“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力量。所謂“三位一體”,是指通過空中遠程核轟炸進行戰略打擊、從海洋潛射飛彈實施遠程戰略核打擊、從陸地發射遠程戰略飛彈進行戰略打擊。截止2014年中國實際尚未真正擁有“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原因就在於中國空軍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遠程戰略轟炸機。

所謂“戰略核打擊”,一般通常定義為核打擊範圍超過“遠程”,其中陸基核飛彈的射程定義為:中遠程3500-7500公里,遠程(也稱洲際)7500-9900公里,遠程洲際9000-10000公里以上。即可以跨越1-2個大洲的範圍進行打擊。中國擁有從陸地發射的東風-5A遠程洲際彈道飛彈,其射程達10000-12000公里,可以搭載200-300萬噸級當量以上的熱核彈頭。因此陸基洲際核打擊計畫,中國已經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完成了。

海基核飛彈的射程範圍與陸基劃定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一種情況是“戰略飛彈核潛艇在本國海域實施‘被動核反擊’打擊。”這個發射模式指戰略核潛艇基本在“不出家門”的情況下對洲際以外的目標進行核打擊。這個打擊手段主要是依靠飛彈射程來決定打擊範圍,潛艇只作為“水下機動平台”。中國目前裝備的巨浪-2潛射戰略飛彈最大射程大約8800公里。如果採用此類打擊方式,屬於“洲際核打擊”。另一種情況是,核潛艇潛航到一定距離後再實施核打擊,這樣就是以潛艇的潛航距離+飛彈射程來定義打擊範圍。例如,若094型核潛艇出擊到距離美國西海岸大約2000公里的海域並發射核飛彈實施打擊,就等同於發射了一枚最大射程在14000公里以上的戰略核飛彈,可以完全覆蓋甚至超越美國本土範圍(美國本土東西向距離小於8000公里)。截止2009年,中國已經開始批量裝備094型戰略核潛艇,因此中國基本具備海基戰略核打擊能力。

設計造型

轟8轟8造型
殲轟-8是中國將要研製的新一代殲擊轟炸機。它研製參考了俄羅斯的蘇-34,是在中國殲-11基礎上獨自創新發展的。但該機與蘇-34不同的是,採用了隱身設計。該機最大航程7000公里,發動機採用的是兩台由624所研製的YWH-25-17核心機派生髮展的推比9一級較大推力發動機WS-16,單台最大推力14000公斤,載彈量達10噸以上。
殲-8系列的殲-8I和殲-8II是高空高速戰機,是中國1970-1980年代的最好的戰機,但是某些性能還不如美國1960年代F-4戰機,遠不如中國1990年代引進的蘇-27和2006年裝備的殲-10。
雖然現殲-8II還在生產,但在國內其已處在十分尷尬的地位:在執行對空任務時,其所最求的高空高速性能不如蘇-27和殲-10,最高速度也只有M2.2,和殲-10相同,低於蘇-27,且殲-8II缺少現代戰機具備的高機動性,航電也落後於蘇-27和殲-10。在執行對地任務時,其低空低速性能不如蘇-30和殲轟-7,也不如1960年代技術的強-5。
殲-8II因體積大,笨重,載彈少,航程短,性能低在國外市場上也不受歡迎,參加過幾十次出口展銷會至今沒賣出一架,而機動性好的殲-6,殲-7,強-5至今已賣出1000多架。所以軍工科技人員審時度勢,認為摒棄高空高速,提高機動性和載彈才是更好出路,殲-8II以前也有對地型改進,但其高速的三角型機翼不管怎樣改低空低速性能都不佳,且為了高速飛行要求低阻力,機身很長,達21.39米,這又是影響了機動性的原因。所以以殲-8II為藍本,改成了中低空高機動性能,有較強對地力,成為“殲轟-8”戰機。
技術參數
(1)機翼改為平直,翼展不含翼尖飛彈發射架時10.35米,機翼面積約為40平方米,有邊條翼,雖機翼面積減少2.2平方米,但翼展加大1米,升阻比加大,升力提高。
整個氣動布局有點象“梟龍”戰機。“殲轟-8”極速降為M2.0,但仍與F-16相當。當採用兩肋傾斜的“蚌”式進氣道時極速降為M1.8,仍與F-18E/F相當。
(2)全機長大幅縮短,機身縮短2.3米,空速管和尾翼縮短2.2米,這樣全長共縮短4.5米,為17.1米,但仍比F-16E/F長2米多,“殲轟-8”較大的機體內可帶更多燃油,可掛大型武器。
(3)由機身大幅縮短,保持相同飛行穩定性可用較小的垂尾和兩片較小腹鰭,不鏽鋼防熱套大幅縮短,減輕很多重量。
(4)各種縮短,減小措施令飛機減重約1000千克,飛機空重為9371千克,等於不換髮動機增大了推重比,即使仍裝WP―13B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共14000公斤,推重比仍與最新的F-16E/F空重為9160千克,發動機推力14750公斤時的推重比相近,而F-16E/F機翼面積僅27.87平方米,“殲轟-8”的低翼載和高推重比是提高機動性的主要原因。
(5)由於機翼升力增加和飛機減重,最大起飛重量增加1120千克,達到20000千克,此時推重比高於最大起飛重量23600千克的F-16E/F。
外掛為6500千克,和殲轟-7相同,是殲-8IIM的2倍多。機內燃油仍為4200千克,由於裝了更大的副油箱,最大航程由2240千米增加到3000千米。能空中加油。
(6)共有11個掛架,其中5個是主掛架,機翼8個機腹3個,機腹主掛架可掛一個斷面橢圓的2800升副油箱,相當於原三個副油箱總和,這樣機翼上4個主掛架可掛重型武器。
(7)可掛雷射制導,電視制導,紅外製導等武器,外掛制導、干擾、偵察等多任務吊倉,裝備仿製的重625千克射程200公里的Kh-31大型反雷達飛彈,“鷹擊83”末段超音速反艦飛彈等。
(8)前風檔改無框式,整個風檔加大,改善前方及後方視野。
(9)標掛2枚有超視距空戰能力的霹靂-12中程空空飛彈,以前殲-8II執行對地任務時只掛2枚近程空空飛彈。
(10)採用四餘度電傳飛行控制,比殲-8II的機械控制跨代提高,航電接近第三代戰機水平。
“殲轟-8”採用了中國一些成熟的,已經套用的新技術提高性能,平穩可靠,保持了低價格,價格和採用較先進氣動設計,進口發動機,四餘度電傳飛行控制,航電接近第三代戰機水平,有超視距空戰能力的“梟龍”戰機的800萬美元相近,只有進口的價格5000萬美元的蘇-30的六分之一。“殲轟-8”的優點是雙發動機,比“梟龍”可靠性高,且發動機國產,供應不成問題。

新轟-8轟炸機

新轟八飛機主要採用了多種先進的技術和設計:其中包括翼身融合的常規氣動布局、綜合考量的隱形設計、大量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首次在大型作戰飛機上使用前後緣機動襟翼技術、埋入式翼根發動機隱身技術、首次在大型作戰飛機上使用了電傳操控系統、武器內置掛架技術、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和先進的隱形吸波塗料。隱形吸波塗料是中國剛剛開發出來的新一代隱形吸波塗料,除了駕駛艙的玻璃之外,全機身都由該塗料塗敷。該塗料不但可以吸收厘米波段的各種雷達波,還可以大大減小主動雷達波的照射強度,使得即使反射回去的少量雷達波,其強度也是極微弱的。

技術設計翼身融合的常規氣動布局。轟八為什麼會採用常規的氣動布局?這是因為中國軍隊第一次自主研製大型轟炸機,之前只是仿製前蘇聯的轟炸機,沒有自主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想,因此,綜合考慮還是採用熟悉的穩當的設計為佳。但是也要在設計中大量套用最新技術,比如翼身融合、電傳操縱、二次曲面機身設計、前後緣機動襟翼、機翼大型一體油箱等新技術。

綜合考量的隱形設計

隱形設計的第一項就是翼身融合,這是在我國最近的戰鬥機設計中已經大量使用的技術,沒有什麼困難。翼身融合的好處是整個機身與機體形成較好的曲面過渡,沒有造成雷達波反射的拐角和直面,大大減少被敵人發現的機率。全部機身幾乎沒有大的明顯的直面接縫,光滑豐滿的機身顯得該機外形優美,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巨大的鯤鵬

大量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

現在評價一架飛機的先進與否的重要一條是使用了多少複合材料,新轟八就是大量的使用了中國自己研製的碳-碳纖維複合材料製作機身結構件。使用複合材料的好處是既減輕了機體的結構重量,又可大大提升飛機的載油量和載彈量,也大大延伸了飛機的作戰航程。另外,使用複合材料也可容易實現飛機的隱形目的。

首次在大型作戰飛機上使用前後緣機動襟翼技術

作戰飛機使用前後緣機動襟翼技術,可以大大提升作戰飛機的機動性和低空飛行性能。在這之前,轟六型轟炸機只是使用了後緣機動襟翼,只是正常的飛機操控技術,但使用了前緣機動襟翼就不一樣了,可以使得飛機在大迎角飛行和低空突防時獲得空前的機動性能。
埋入式翼根發動機隱身技術。轟八型轟炸機採用了四台、“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使用左右各兩台的布局,布置在翼根兩側。由於轟八採用了大翼面翼身融合設計,發動機緊貼翼根用埋入式方式固定在機翼上部。這樣做的好處是發動機進氣口在機翼前上部,很難被敵方探測到,出氣口在機翼後上部,發動機所散發的熱氣流經過紅外抑制裝置作用,可大大減少被敵人紅外探測裝置發現的機率,實現一定程度的隱形目的。

武器內置掛架技術

由於這款飛機要求隱形性能和遠程飛彈攻擊,因此,就必須採用內置武器掛架。該飛機可以攜帶兩個轉輪式武器掛架,在機身中段分前後布置。每個轉輪式掛架可以掛載六枚‘紅鳥3型’巡航飛彈,兩個掛架可以掛載共12枚該型飛彈,攜帶一個3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射程3000公里。該掛架既可以掛載上述飛彈,還可以選掛對艦飛彈和常規炸彈。

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

該機由於要求遠程精確轟炸,所以所攜帶的航空電子設備式目前國內最好的。既有先進的轟炸雷達,也有先進的地形匹配跟蹤雷達,還有先進的導航定位雷達和電子對抗裝置。該機還可以使用衛星數據鏈系統,實現與其它探測裝置的數據共享。據說進一步的改型還要安裝等離子型隱身裝置,以實現更高要求的隱身目的。

先進的隱形吸波塗料

這是中國剛剛開發出來的新一代隱形吸波塗料,除了駕駛艙的玻璃之外,全機身都由該塗料塗敷。該塗料不但可以吸收厘米波段的各種雷達波,還可以大大減小主動雷達波的照射強度,使得即使反射回去的少量雷達波,其強度也是極微弱的。

超音速的飛行能力

由於採用了四台新型發動機,使得該機的推重比大大提升,其最大飛行速度達到約1.4馬赫,不加油最遠航程可以達到11000公里。該機戰時如果由黑龍江的基地起飛,可以在關島以北的海域上空發射巡航飛彈,攻擊北美的任何目標。

性能數據

轟-8參考數據(設計值):

機組乘員 6名
機長 48.50米
機高 13.85米
翼展 46.47米
翼面積 293平方米
空機重量 65噸
正常起飛重量 155噸
最大起飛重量 163噸
最大著陸重量 104噸
動力裝置(基本方案) 4台910甲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11000千克力
動力裝置(備用方案) 6台JT-3D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8150千克力
彈艙容積 8.6×1.8×2.72立方米
正常載彈量 7噸
最大載彈量 18噸
最大平飛速度 1000千米/小時(高度7800米)
巡航速度 800~850千米/小時
最大爬升率 35.8米/秒(海平面)
升限 13000~14000米
起飛滑跑距離 1700米
著陸滑跑距離 1410米
最大航程 11000公里(載彈7噸)
武器裝備 固定武器為多門安裝在活動炮台上的航炮;正常載彈量7噸,最大載彈量15噸,彈艙可攜帶空地-2飛彈,100~9000千克炸彈,500~1000萬噸當量核彈;翼下2個掛點可掛火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