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油6空中加油機

轟油6空中加油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機。

轟油六空中加油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機,該機由轟六轟炸機發展而來。該機成功解決了國產加油機的有無問題,並且為空軍提供了寶貴的空中加油經驗。目前空軍已經發展出一支小規模和具備初步加油能力的機隊,為新時期攻防兼備的空軍戰略提供了裝備基礎。
轟油六已具備給殲十在遠海進行空中加油的能力,有效地擴大了殲十的巡航半徑。在現代戰爭中,空中加油機是專門用來在飛行過程中對其他作戰飛機補充燃油的飛機,可使作戰飛機增長航程,延長留空時間,增加有效載重,被譽為空中力量的倍增器。縱觀世界各主要空軍大國,空中加油機都是必不可少的裝備。我國的空中加油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到目前已經發展出一支小規模和具備初步加油能力的機隊,為我軍新時期攻防兼備的空軍戰略提供了裝備基礎。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文革的結束,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走上了正軌。同時,南海方向的領海島嶼和資源糾紛愈演愈烈,尤其以越南對南沙和西沙的入侵為甚。1988年3月14日,中國海軍在赤瓜礁附近海域與越南海軍爆發了海戰,中國海軍1人輕傷,擊毀越艦1艘,擊沉2艘,獲得了幾乎是“零傷亡”的勝利。
1988年3月14日,中國海軍赤瓜礁附近海域與越軍在展開激烈交戰。
南沙海戰勝利後,返航的531艦
越南被重創後擱淺沉沒的505號登入艦但是海戰爆發的南沙赤瓜礁,距離中國最近的海南島陵水機場,尚有900公里的距離,當時的中國海軍航空兵的J7戰鬥機作戰半徑只能到達西沙海域,新型的J-8A型戰鬥機只有700公里,都不能覆蓋南沙海域。當時中國海軍參戰艦隻上最有力的防空武器是HQ-61型艦空飛彈,僅有1艘053K型護衛艦裝備並還沒達到作戰狀態,當時越南空軍裝備有SU-22型攻擊機,面對裝備有短程空艦飛彈的越南攻擊機,中國艦隊基本上無法進行有效的對空作戰。在南沙海域,中國海軍艦隻缺乏有效的防空能力,陸基航空兵無法提供空中支援,導致戰鬥勝利後,因為畏懼越南空軍可能的空襲,不得不快速撤回,被占島嶼仍未收回。
隨著中國經濟和技術的發展,航空工業向空軍和海航提供了J8B型戰鬥機,該機型相比以往的戰鬥機具備航程遠,載彈量大,戰鬥能力強的特點,但是作戰半徑只有800公里,還是不能飛抵南沙巡航作戰。在不能馬上發展航空母艦的情況下,軍隊和各相關部門經過仔細研究,決定啟動了加油機工程。自1989年1月開始,至1994年11月,加油機工程全部通過設計定型審查,加油機由國產轟6型中型轟炸機改裝(轟油6/HU6/6D),受油機則為J8B 型的改進型機,J8II 型戰鬥機在轟油6配合下,作戰半徑達到1200公里以上(增加50%航程),可以有效的覆蓋南海大部分海域,達到了研製的初衷。
安裝在053K防空護衛艦531號上的紅旗61艦載防空飛彈
殲-8B作機載武器展示,該機主要用來攔截高速侵入的目標。
轟(油)-6(HU-6/6D)是由國產轟-6中型轟炸機發展而來的,轟-6轟炸機是我國在60年代獲得原蘇聯TU-16型中程轟炸機資料的基礎上仿製的,機長34.8米,翼展34.189米,機高9.85米,最大起飛重量75800公斤,最大速度1014公里,最大載彈量9000公斤,最大航程為6000千米,自衛武器為7門航炮。早期型號主要攜帶常規炸彈和核炸彈進行轟炸作戰,中後期發展了多個改型,具備了遠程精確制導作戰能力。(詳細介紹請參見網易閱兵第33期《老兵新傳—中國空軍轟六系列轟炸機》)
和轟-6型飛機相比,轟油-6取消了原轟6轟炸機機頭玻璃鑲嵌結構的觀察轟炸艙、尾炮等,尾部觀察窗略有增大。該改型全機可載油37噸,輸油18.5噸,約夠6架殲8D型機使用。對接操作通過儀表指引和目視控制。該機的導航系統為雙重慣性導航和雙重RSBN"塔康"戰術導航系統,用於加、受油機空中測距和對地近程導航、定向儀。加裝了航向姿態系統,機頭裝有氣象雷達,通信系統增加了兩套超短波單邊帶電台、兩部保密電台和救生電台。電子對抗設備中增裝了雷達告警設備和箔條/紅外誘餌投放器。為了實施夜間加油,在左右掛架兩側、左右起落架短艙內側的尾錐內、後機務艙兩側各裝了一個白光燈。加油吊艙也裝有指示燈,據國外媒體報導,轟油6的空中加油吊艙是中國同英國空中加油公司FRL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的成果。轟(油)-6可以掛載兩具由中國航空附屬檔案研究所研製的國產RDC-1型軟管加油吊艙,其外形與FRL公司的老式MK.32型加油吊艙類似。
轟油六加油機由國產轟-6中型轟炸機發展而來,該機在蘇聯圖-16的基礎上仿製。
轟油六在機翼下方的軟式加油吊艙。H-6加油機有兩種型號:空軍版的HU-6和海軍版的HU-6D(或H-6DU)。兩者之間的外觀上的區別在於:HU-6的機鼻是不透明的雷達天線整流罩,而HU-6D則保留了玻璃機鼻,其雷達整流罩位於機頭的下方。在90年代中期前入役的轟油6和轟油6D主要是在原在役的轟6老機型改裝而來,數量很少,主要是為了獲得空中加油的經驗和培訓專業人員。在進入21世紀後,尤其是2008年的珠海航展上,人們發現部分轟油6和轟油6D是新生產的飛機,而且數量上也達到了2位數,基本滿足了空海軍的需要。主要的受油機為J8B型戰鬥機的改進型J8D型戰鬥機,該型機是在1996年正式進入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服役的,和J8B型相比,D型換裝了西安618所的563B慣導系統,洛陽光電所的JHK13E平視顯示/武器瞄準火控系統,YX-5供氧系統,RKL800A 綜合電子戰系統等新裝備,並且在飛機可靠性上有了大的提高。在武備上可以攜帶仿製於怪蛇III的PL8系列空空飛彈,後期改進型還可以裝載PL10中距空空飛彈。可見,用J8D戰機對付南海諸國原裝備的老式戰機綽綽有餘。
空軍型號的轟油六機鼻是不透明的雷達天線整流罩。
海軍航空兵殲-8D戰機在南海上空進行空中加油,注意圖中轟油六保留了玻璃機鼻為海軍型號。
在最早的中國加油機選型中,曾出現H6轟炸機和Y8運輸機2個候選平台,但考慮到當時唯一可行的受油機J8B的低速性能較差,無法與Y8這類的大型螺旋槳飛機配合,從而選擇了H6轟炸機。在另一角度來看,當時中國空中加受油機編隊的主要作戰方向在南海,由於南海島嶼距離敵國更近,要求編隊具有較高的速度,Y8運輸機的巡航速度要遠遠慢於H6轟炸機,如果南海方向一旦有事,H6搭配J8B/D具有更強的快速反應能力。
轟-6是中國在前蘇聯圖-16的基礎上仿製的高亞音速轟炸機。
採用螺旋槳的運8自身速度較慢,再加之殲8低速性能較差,並不適合做加油機。 從目前公開的HU6/6D加油機部署地域來看,基本位於中國的東南沿海或者中南部地區,而具備加油能力的J8D大部分前出配置在距離海岸很近的基地中,2架HU6/6D加油機可以保障12架J8D組成3個戰鬥巡航中隊在1200公里的半徑上作戰,考慮到HU6/6D本身的續航力,這樣的部署也是基於讓戰鬥機可以儘早趕赴戰區的考慮。按一般概念來說,在800公里距離上,加油機會與戰機相會並加油,這樣一旦加油失敗,戰機也可以依靠自身的燃油返回基地,在1200公里的戰鬥距離上,第一批加油機會在完成加油任務後先返回基地,第二批加油機則會完成後續補給工作。同樣,HU6/6D也可以保證J8D型機1500公里戰鬥半徑的作戰任務,這時的加受油機比例可能會調整至1:4。
以海南為基地,J8D可以在HU6/6D的支持下為早期的H6反艦飛彈轟炸機提供掩護,或為艦隊建立長時間的制空區域。在整個90年代,與我南海有爭議的國家大多數尚未裝備或剛入役第三代先進戰鬥機,海軍艦艇也沒有良好的防空能力,可以說,HU6/6D和J8D的配合已經成功奪取了南海潛在敵對國家的制空權。
前美國空軍加油機飛行員Mike Little 所分析的殲-8D戰機通過與轟油-6不同的空中加油方式所能達到的1200KM,1500KM與1800KM任務半徑。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的空中加油機都是由運輸機或者轟炸機改裝而成,有自主生產能力的也只有美國,俄羅斯和歐盟等,主要機型有KC135,KC10,IL78等。KC-135空中加油機是美國波音公司在為美國空軍研製出C-135軍用運輸機基礎上改進而成發展而來的一種大型空中加油機,機體可分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一般作為貨艙,下半部幾乎全部是燃油艙,貨艙左舷配置一個大型貨艙門。機身後段是加油作業區。以KC-135E為例,可裝載約二十二萬七千五百磅的燃油,貨艙內最多能裝載八萬三千磅的貨物。機組人員共有四至五名機組人員:正、副駕駛,領航員及空中加油操縱員,機上通常有第五名組員觀察員。KC-135空中加油機採用的是伸縮套管式(硬管式)加油方式,輸油率很高。KC10則是美國為了取代和補充KC135在MD11基礎上發展的又一種大型加油機,載油量和航程比KC135更甚一籌。
美軍KC-135加油機和雷鳥飛行表演隊的F-16機群
美國KC-10大型加油機正在為F-16進行空中加油。IL78是俄羅斯空軍(前蘇聯空軍)在IL76大型運輸機基礎上發展的大型空中加油機,綽號邁達斯,裝載3個軟式加油吊艙,是目前俄羅斯空軍最主要的加油機。美國的KC-135,最大載油量84噸,可供加油量52噸。俄羅斯的伊爾-78最大載油量92噸,可供油量達65噸。轟(油)-6攜帶的37噸油,除去要給飛機加的18.5噸,本身還有18.5噸。相比之下,轟(油)-6缺點很明顯,那就是帶油量不足。而且美軍目前裝備的空中加油機多達近500架,真正做到了全球到達,俄羅斯空軍裝備有20餘架IL78加油機,能滿足目前俄羅斯的需求。而中國的HU6基數仍然很少,當前空軍殲11,殲10,殲轟7A等新型三代戰機大批進入服役,HU6僅能對J8II改型,J10兩型戰機進行有效的作戰加油,其18.5噸的有限載油量無法支持內油量將近10噸的SU-30MKK,J11,JH7A 等戰機,今後已經無法滿足空軍日益發展的要求,儘快尋找一種HU6的替代者是當務之急。
俄制伊爾-78大型空中加油機,該機在印度也有裝備。轟油六隻能給殲8II改型,殲10兩型戰機進行有效的作戰加油。
HU6作為第一種加油機服役並不能使解放軍空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打擊能力,它僅僅是能夠讓每次4架次的殲8D在到達南沙前得到初步遠程作戰支援。當然,轟(油)-6的出現至少為解放軍空軍提供了寶貴的空中加油經驗,轟-6中型轟炸機是目前唯一最適合改裝為空中加油機的平台,在沒有更好的大飛機平台的情況下來說,首先解決的是有無的問題。
我國正在發展大飛機項目,一旦成功將是加油機平台的首選,另據外電報導,中國正在與俄羅斯洽談購買一批IL78加油機,如能購進,能使我空中遠程作戰能力更上一層樓。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一定會擁有更多更好的空中加油機,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作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