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油六空中加油機

轟油六空中加油機

 轟油-6空中加油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機,該機由轟-6轟炸機發展而來。

簡介

目前空軍已經發展出一支小規模和具備初步加油能力的機隊,為新時期攻防兼備的空軍戰略提供了裝備基礎。
轟油-6已具備給殲十在遠海進行空中加油的能力,有效地擴大了殲十的巡航半徑。在現代戰爭中,空中加油機是專門用來在飛行過程中對其他作戰飛機補充燃油的飛機,可使作戰飛機增長航程,延長留空時間,增加有效載重,被譽為空中力量的倍增器。縱觀世界各主要空軍大國,空中加油機都是必不可少的裝備。我國的空中加油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到目前已經發展出一支小規模和具備初步加油能力的機隊,為我軍新時期攻防兼備的空軍戰略提供了裝備基礎。

研製背景

中國首次接觸空中加油技術是在越南戰爭中,當時在美軍戰機的殘骸發現了不知名的金屬管,經研究後知道其特定用途。七十年代,曾進行過空中加油技術的

空軍轟-6油和殲-8F參加閱兵演練
基礎研究,但未幾即因政治原因而中斷。八十年代國中期連續發生多場著名的空戰中,空中加油機都發生過巨大的作用,一直對此跟蹤研究得十分仔細的中國空軍,在鄧小平指示下正式進行立項研究,一九八八年開始研製。由於從英國空中加油公司購入組件改裝的運-8U與殲-8D較難配合,所以最後選擇了轟-6(H-6)。
雖然有英國和以色列專家幫助,但最初幾百次空中對接全部失敗,後來甚至發生四次折斷加油頭、空中起火、無線電失靈等幾十次重大險情。及後在空軍試飛團團長湯連剛等努力下,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十一時二十四分,中國空軍首次空中加油成功。一九九七年第一個空中加油機團正式在廣州軍區成立,兩年後的國慶大閱兵,他們以間隔二十米,高度七百米,時速五百五十公里飛越天安門上空,除了東風三十一遠程飛彈外,空中加受油機編隊是唯一受到掌聲歡迎的。據悉,目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分別各自擁有一個空中加油機團在服役中。

研製過程

由轟-6(H-6)所改裝的空中加油機,相對於由運八運輸機改裝的方案,更適合低速性能較差、失速速度較高的受油機,目前中國暫時只有殲八D最適合改裝為受

中國空軍HY-6空中加油機
油機,所以轟-6(H-6)加油機和殲八D成為目前理想的加油機和受油機組合。作為轟-6(H-6)母型的俄羅斯空軍圖十六轟炸機,亦曾被改裝成加油機並且長期使用過,所以中國選擇轟-6(H-6)作為改裝平台可以參考俄軍成熟的經驗,少走彎路。
轟-6(H-6)改裝的加油機有兩種型號,一種是空軍的轟油-6(H-6U),另一種是海軍的轟油-6(H-6U)D
保留了玻璃機鼻的轟油-6為海軍型號
。這兩種飛機外觀上最明顯的區別是:轟油-6(H-6U)機頭改用金屬整流罩,但轟油-6(H-6U)D的整流罩仍然沿用轟-6(H-6)和運八的圓錐形玻璃整流罩。從性能來說,轟油-6(H-6U)的改良幅度大於轟油-6(H-6U)D,性能也較佳。轟油-6(H-6U)拆掉了機頭下方的二四四轟炸雷達,機身外形更流暢,提高了飛行穩定性。機內裝有較先進的慣性/GPS複合導航系統並更換了氣象雷達。原來的PV-23火控系統被拆除,大幅減輕了飛機空重,也增加了載油量。不過為安全計,該機仍保留了原裝的干擾彈撤布器:但美國空軍的加油機因為在擁有絕對制空權下的環境中進行加油,所以沒有這種防禦手段。
轟油-6(H-6U)裝有一種新穎的戰術導航系統,它是一種雙向采測儀,可以在二百公里範圍內自動準確計算出加油機和受油機之間的方位角和距離,大幅提高了兩種飛機在空中進行加油作業的成功率。其最大起飛重量達七十五點八噸,最大載油量三十七噸。雖然高於KC-130F的三十噸,但卻遜於圖十六N的四十二點一噸,在世界各國加油機中包括同等重量級中客觀而言幾乎競陪末席。在正常情況下,無可否認轟油-6(H-6U)/6D的加油軟管實在太短,大大增加了氣流干擾所引致的對接難度且降低了安全性,十分令人費解。
中國空軍HY-6空中加油機
該機在翼下加裝兩個軟式加油吊艙,能為殲-8ⅡD空中加油型戰鬥機進行加油。該型號取消了機頭玻璃鑲嵌結構的觀察轟炸艙、尾炮等,尾部觀察窗略有增大。該改型全機可載油37噸,輸油18.5噸,約夠6架殲-8D型機使用。對接操作通過儀表指引和目視控制。機頭裝有氣象雷達。通信系統增加了兩套超短波單邊帶電台、兩部保密電台和救生電台。電子對抗設備中增裝了雷達告警設備和箔條/紅外誘餌投放器。為了實施夜間加油,在左右掛架兩側、左右起落架短艙內側的尾錐內、後機務艙兩側各裝了一個白光燈。加油吊艙也裝有指示燈。

戰術作用

根據美國空軍的觀察和空中加油機部隊的研究,中國的典型編組方式是兩架轟油-6(H-6U)支援十二架殲八D戰鬥機。這十二架殲-8D分為三個四機編隊,可以在一千二百公里內分別建立三個空中警戒圈保護加受油機。戰鬥機進行空中加油的最佳空域是在其作戰半徑的盡頭附近,而殲-8D的作戰半徑大約是八百公里。這樣即使空中加油作業萬一失敗,也完全可以依靠機內剩餘油料安全返回基地。如果空中加油作業能夠順利進行,殲-8D在接近其預定警戒空域時即可完成受油,隨即直接進入陣位,這時空中加油機就可以返回基地了。
在這種編組方案之中,如果適當增加空中加油機的數量,那么殲-8D執行空中警戒任務的滯空時間也就可以相應地延長。提高加油機和戰鬥機的數量比,同時也可以擴大空中警戒的範圍。例如當這一個比例達到一比四甚至一比二時,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就可以分別達到一千五百公里和一千八百公里,即與蘇-27和飛豹戰鬥機相約,比原來的殲-8B增加一倍。若果採取的是返航途中進行空中加油的方式,那么殲-8D的作戰半徑甚至可以高達二千公里以上的驚人程度,這點對於一向腿短的殲-8系列戰鬥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因為拜空中加油技術所賜,一舉克服了殲-8B渦噴發動機耗油量大。事實上美國空軍和英國空軍不論平時或戰時,都經常和普遍地採用空中加油這種方法,即使弱小的阿根廷空軍在福克蘭群島之戰中,也多次成功地運用了空中加油技術。
由此可見,空中加油機和空中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樣,起著缺一不可的現代空戰力量倍增器作用。

中國空軍HY-6空中加油機
自從擁有轟油-6(H-6U)空中加油機之後,中國的遠程奔襲和綜合空中作戰能力己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依託海南島機場升降的殲八D戰鬥機,在完成空中加油之後,其作戰範圍可以擴大到南中國海甚至遠至印度尼西亞,而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毫無疑問的也包括在其有效範圍之內。
中國不久之後便會得到採購的俄羅斯制伊爾七十八M重型空中加油機,不過可以樂觀地認為轟油-6(H-6U)將不會被輕易取代,伊爾-78M載油量高達一百零六噸,世界上只有美國的KC-10能夠超過它。不過它主要是為中國使用的蘇30MKK/MKK2/MKK3/殲-11A服務的,將來還會包括經改裝以後的蘇27SK/殲-11在內,另外還會有殲-10。至於在二OO五年服役的殲-7F、殲-8F新機仍會依靠轟油-6(H-6U)支援其行動,因為它們的載油係數相對較低,比較適契約樣載油量不大的轟油-6(H-6U)來支援。而載油係數較大的殲-10和殲-11,應由載油量巨大的伊爾-78M負責。另外伊爾-78M的採購費和操作成本都較高,與轟油-6(H-6U)形成強烈對比,轟油-6(H-6U)作為中國第一種實用性強的中型空中加油機,與美國KC-130性能相當,暫時可以應付未來十多年中國中低檔戰機的需求。

性能

俄羅斯的伊爾-78,活動半徑1000公里時,供油能力60噸。轟油-6,供油能力只有18噸,只能為2-3架殲-8供油。

中國空軍HY-6空中加油機
轟油-6其實是中國第一種國產軍用加油機。這種加油機是在1986年中英兩國政府簽訂的軍售協定中購買的,由英國公司向中國提供六套空中加油系統。轟油-6實際套用的是兩具由中國航空附屬檔案研究所研製的國產RDC-1型軟管加油吊艙(在英國技術上改進而來的)。最近傳出俄方有可能要交貨的訊息。伊爾-78M空中加油機作為中國空軍“俄羅斯血統”的主戰飛機的“力量倍增器”,對於中國空軍努力建設遠程戰略空軍來說,具有無可比擬的重大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