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併發症

溶血性反應 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 遲發性溶血性反應

基本信息

若發生與輸血有關的任何反應(局部蕁麻疹除外),輸血必須立即停止.靜脈通道必須保持通暢,用生理鹽水滴注並通知血庫檢查原因.可疑的血液不再啟用.任何以前配發的血應停止輸用.
除非急診需要,輸血必須推遲直到查明反應的原因.若在調查完成之前必須立即輸血者,應給O型紅細胞.
溶血性反應
在輸血期間或輸血後發生供血者或受血者的紅細胞(通常為前者)溶解現象,這是由於ABO/Rh血型不相容性,血漿不相容性,輸入已溶或易碎的紅細胞(例如由於貯存的血液被過度加溫或接觸了不適當的靜脈注射溶液),或注射了非等滲溶液而引起的.當供血者的紅細胞被受血者血漿中的抗體作用時,溶血反應最為嚴重.
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
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AHTR)最常見的原因是ABO血型不相容.抗ABO以外的血型抗體也可引起AHTR.通常是由於將受血者輸血前標本的標籤貼錯,並在輸血前未能識別所造成的,並非實驗室的差錯.因而,疑及AHTR時,首先的檢查是重新核實標本以及病人.若患者ABO血型有混淆時,應輸O型紅細胞,直到疑問解決.
症狀和體徵
溶血反應的嚴重性因血液不相容的程度,輸血量,輸血速度,以及腎臟,肝臟和心臟功能的完好程度而異.發作通常急驟,可在輸血開始1小時內.也可能較遲,在輸血期間或輸血後立即發生.病人主述不適和焦慮也可無症狀.可有呼吸困難,發抖,面部潮紅,疼痛,特別是在腰部劇痛.可能出現休克伴脈搏速快而微弱,皮膚冰冷粘濕,呼吸窘迫,血壓下降,噁心,嘔吐等症狀.在血漿和尿中出現游離血紅蛋白;結合珠蛋白的濃度相應降低或消失.血清膽紅素增多並出現臨床黃疸.
溶血反應也可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發生,但大部分症狀都可被掩蓋.此時由於溶血引起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所致的手術切開部位以及黏膜的難以控制的出血可能是唯一的徵象.
急性期後可能出現下述某一過程:無進一步的症狀出現;暫時性少尿伴輕度氮瀦留,以後即完全恢復;較長時間少尿,以後可能出現無尿和尿毒症.若早期不進行治療,則在5~14天中死亡.恢復的標誌通常是尿量明顯增多並排出了滯留的含氮廢物.嚴重持久的腎損害並不多見,長期少尿和休克是預後不良的表現.預後主要取決於反應的嚴重程度.
預防和治療
只要仔細檢查相容性試驗結果,確認血液成分和受血者無誤,AHTR是可以避免的.若懷疑AHTR,輸血必須立刻停止,立即開始支持治療.
初期治療的目的要維持適當的血壓和腎血流量.靜脈輸入0.9%生理鹽水,儘早請腎臟病科醫生會診,特別在開始治療後約2~3小時期間不出現多尿時尤應如此,這可能提示急性腎小管壞死.進一步補液和利尿療法可能是禁忌證.
早期利尿療法使用速尿40~80mg(兒童1~2mg/kg)以後視效應調節.第一天內維持尿量>100ml/h.輸注滲透性利尿劑甘露醇20g(即20%的溶液100ml/min),以後每分鐘繼續輸給10~15ml,直到輸完1000ml(200g).
小心使用抗高血壓藥.降低腎血流量藥物不能使用.一般可使用多巴胺2~5μg/(kg.min).
遲發性溶血性反應
偶爾有患者在輸血前檢查其對紅細胞抗原敏感,但抗體水平甚低或陰性.在輸入攜帶這種抗原的紅細胞後,發生回憶應答(常在1~2周內),同時發生遲發性溶血性輸血反應(DHTR),出現紅細胞比容降低,發熱和膽紅素輕度上升.DHTR很少見到如AHTR的嚴重臨床表現.其病程常不明顯並有自限性.由於通常只有輸入的帶有抗原的紅細胞的損害,因而這可能是造成臨床不能解釋的在輸血後1~2周后,血紅蛋白濃度又降至輸血前水平的原因.
發熱反應
發熱反應有寒戰,體溫至少升高1℃,有時可有頭痛和背痛.由於發熱發抖亦可見於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因而對所有發熱必須仔細檢查.
有些病人在多次輸血或妊娠後,產生了抗白細胞HLA的抗體.在以後再輸血時,這些抗體就會與輸入的白細胞起反應.在輸血期間或輸血後短暫期間出現發熱反應的症狀與體徵.若使用別的方法確認相配的血液輸血再次出現症狀,則以後輸血時就必須專門濾去白細胞.
發熱反應有時可由細胞因子引起.這些細胞因子是由血液貯存期間白細胞所釋放,特別是血小板濃縮物更易發生.在貯存前去除白細胞可防止發熱反應的發生.曾有輕度發熱反應者在下次輸血前不須處理,最多給予解熱劑(如對乙醯氨基酚).大約在8個受血者中有1個將發生第二次發熱反應.發生過1次以上發熱反應的受血者應給予去除白細胞的血製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