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碟驅動器

軟碟驅動器

軟碟機分內置和外置兩種。內置軟碟機使用專用的FDD接口,而外置軟碟機一般用於筆記本電腦,使用USB接口。軟碟機有很多缺點,隨著計算機的發展,這些缺點逐漸明顯:容量太小,讀寫速度慢,軟碟的壽命和可靠性差等,數據易丟失等,因此目前軟碟機有被其他設備取代的趨勢.目前新造的電腦都已經不再安裝軟碟機,個人裝機用戶也不再安裝軟碟機。但由於軟碟機價格低廉,所以稅控機仍在使用軟碟機。

基本信息

簡介

1111
floppy drive 軟碟
軟碟驅動器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軟碟機,英文名稱叫做“floppy disk drive”,它是讀取3.5英寸或5.25英寸軟碟的設備。現今最常用的是3.5英寸的軟碟機,可以讀寫1.44MB的3.5英寸軟碟,5.25英寸的軟碟已經淘汰,很少會見到。
軟碟機分內置和外置兩種。內置軟碟機使用專用的FDD接口,而外置軟碟機一般用於筆記本電腦,使用USB接口。
軟碟機有很多缺點,隨著計算機的發展,這些缺點逐漸明顯:容量太小,讀寫速度慢,軟碟的壽命和可靠性差等,數據易丟失等,因此目前軟碟機有被其他設備取代的趨勢.目前新造的電腦都已經不再安裝軟碟機,個人裝機用戶也不再安裝軟碟機。但由於軟碟機價格低廉,因此稅控機仍在使用軟碟機。

歷史

11
世界上第一個5.25英寸的軟碟機,是1976年的時候由Shugart Associates公司為IBM的大型機研發的。後來才用在IBM早期的PC中。1980年,索尼公司推出了3.5英寸的磁碟。到90年代初時到現在,3.5英寸、1.44MB的軟碟一直用於PC的標準的數據傳輸方式。早期的計算機一般使用5.25英寸軟碟機,5.25英寸軟碟機主要有兩種。一種為5.25英寸雙面高密軟碟機(也叫5.25寸1.2M軟碟機),可讀寫5.25英寸雙面高密軟碟(1.2M)、5.25英寸雙面低密軟碟(360K)、5.25英寸單面低密軟碟(180K)。另一種為雙面低密軟碟機,與前者的主要區別是不能讀寫5.25英寸雙面高密軟碟(1.2M)。後來生產出3.5英寸雙面高密軟碟機(也叫3.5寸1.44M軟碟機),可讀寫3.5英寸雙面高密軟碟(1.44M)和3.5英寸單面高密軟碟(720K)。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計算機一般帶有兩個軟碟機,分別為5.25寸1.2M軟碟機和3.5寸1.44M軟碟機,而現在一般只配3.5寸1.44M軟碟機。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曾出現一種LS120軟碟機,除可讀寫3.5寸軟碟,還可讀寫一種容量120M的高容量軟碟,但只是曇花一現,現已難以尋到其影蹤。

構成

軟碟驅動器是電腦一個不可缺少的部件,在必要的時候,它可以為我們啟動計算機,還能用它來傳遞和備份一些比較小的檔案。在介紹軟碟機之前,我們先認識一下軟碟。軟磁碟: 現在看到的軟碟都是3.5英寸的,通常簡稱3寸。3寸軟碟都有一個塑膠外殼,比較硬,它的作用是保護裡邊的碟片。碟片上塗有一層磁性材料(如氧化鐵),它是記錄數據的介質。在外殼和碟片之間有一層保護層,防止外殼對碟片的磨損。軟碟提供了一種簡單的防寫方法,3寸盤是靠一個方塊來實現的, 拔下去,打開方孔就是防寫了。反之就是打開防寫,這時可以往檔案裡面寫入數據。防寫是個非常有用的功能,可防止誤寫操作,也避免病毒對它的侵害。在使用時,最好將一些重要的軟碟如程式安裝盤和數據備份盤置成防寫狀態。軟碟插入驅動器時是有反正的,3寸盤一般不會插錯(放錯了是插不進的)。我們通常使用的軟碟容量是1.44M。軟磁碟的組織結構: 下面我們看一下軟碟的磁碟結構:軟碟在使用之前必須要先格式化,完成這一過程後,磁碟被分成若干個磁軌,每個磁軌又分為若干個扇區,每個扇區存儲512個位元組。磁軌是一組同心圓,一個磁軌大約有零點幾個毫米的寬度,數據就存儲在這些磁軌上。一個1.44M的軟碟,它有80個磁軌,每個磁軌有18個扇區,兩面都可以存儲數據。我們能這樣計算它的容量:80×18×2×512≈1440K≈1.44M。檔案的大小用位元組表示,但在存儲的時候卻是以簇為分配單元,即一個簇中不能包含兩個檔案的內容,也就是說無論一個檔案有多小,哪怕它只有一個位元組,一旦它占用了一個簇,那么別的檔案就不能再寫入這個簇了,也就是說這個簇中其它還未用上的空間就被浪費了。每個簇由一個或多個扇區構成,對軟碟來說,一個簇只有一個扇區,即512位元組;對於硬碟,簇的大小和硬碟分區大小有關,分區容量越大,每個簇的扇區數就越多。對一個含有5個位元組的檔案,它在軟碟上至少要占用512個位元組,在硬碟上會更多。用軟碟備份數據是個好方法,只要方法得當,它們可以保存5-8年的時間。在使用軟碟時,需要注意:不要劃傷碟片,碟片不能變形、不能受高溫、不能受潮、不要靠近磁性物質等等。
軟碟驅動器:軟碟驅動器對軟碟進行讀寫操作,現在我們使用的都是3寸軟碟機,可以讀寫1.44M的3寸軟碟。軟碟機的主要組成有:控制電路板、馬達、磁頭定位器和磁頭。磁頭其實是很小的,上下各有一個,我們看到的是它的滑軌。它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馬達帶動軟碟的碟片轉動,轉速大概為每分鐘300轉,磁頭定位器是一個很小的步進馬達,它負責把磁頭移動到正確的磁軌,由磁頭完成讀寫操作。這是3寸盤插到軟碟機中的情況,它的讀寫孔被打開,磁頭通過這個位置和碟片接觸。軟碟機磁頭在讀寫操作時是接觸磁片的,所以它會沾染灰塵,時間一長,它的操作就有可能出現故障。如果有一天,軟碟機讀寫出現故障,先不要著急去維修,這可能是磁頭太髒的緣故,一個清洗盤就可能解決問題。清洗盤的外觀和普通軟碟一樣,但它的裡面是一層清洗膜,把少許特製的清洗液滴在上面,然後把清洗盤插入軟碟機,再讓軟碟機讀盤,嘗試幾次後清洗工作就完成了,之後,需等待一段時間以使磁頭上的清洗液揮發。對於軟碟機工作頻繁的人來說,定期清洗磁頭是有好處的。安裝軟碟機比較簡單,它有一個電源插座和數據接口。數據接口有 34根針,這是一根連線軟碟機的數據排線
開機F1 沒發現floppy drive 軟碟機 如何取消電腦啟動時要按F1才能進入程式,怎樣才能省略這一步驟?
每次開機啟動時都到這一步就不走了,Press F1 to continue,DEL to enter SETUP。
一定要按F1才續繼啟動,有什麼方法可以省了這一步?
1。你沒有安裝軟碟驅動器,但是在CMOS中設定了,開啟軟碟機的選項.
方法是: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定,選擇第一個"基本設定",把floopy一項設定沒"Disabel"無效就可以了.
2。啟動時顯示F1是因為檢測軟碟機出現問題,或者是沒有檢測到軟碟機,這個在BIOS裡面設定就行了,開機時按DEL鍵進入CMOS,第一列有一個Advanced BIOS Features,按回車鍵進入後,將裡面的一項Boot Up Floopy Seek設定為Disabled就可以了.
3。開機之後按數字鍵盤上的DEL鍵,然後進入COMS把軟碟關掉就可以了.
4..進入BIOS後第一個選單。把有floppy drive的選項全部禁掉就可以了。
5。開機按F1鍵,這是因為你的BIOS設定不當但也能正常引導系統,屬非致命性故障,按F1是在問你是否繼續。
你沒有安裝軟碟驅動器,但是在CMOS中設定了,開啟軟碟機的選項.
方法是:
1。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定,選擇第一個"基本設定",把floopy一項設定沒"Disabel"無效就可以了.
2。剛開始開機時按DEL進入BIOS,按回車鍵進入第一項,看看裡面的“Drive A”項是不是“None”,不是的話按“Pgup”或“PgDn”進行修改,修改後按“ESC”退出,選“Save & Exit Setup”項按回車退出BIOS,重啟,再不行的話就換了電池再按上面的步驟重新設定既可。
3。開機需要按下F1鍵才能進入,主要是因為BIOS中設定與真實硬體數據不符引起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實際上沒有軟碟機或者軟碟機壞了,而BIOS里卻設定有軟碟機,這樣就導致了要按F1才能繼續。
(2)原來掛了兩個硬碟,在BIOS中設定成了雙硬碟,後來拿掉其中一個的時候卻忘記將BIOS設定改回來,也會出現這個問題。
(3)主機板電池沒有電了也會造成數據丟失從而出現這個故障。
(4)重新啟動系統,進入BIOS設定中,發現軟碟機設定為1.44M了,但實際上機箱內並無軟碟機,將此項設定為NONE後,故障排除。
曾經有很多人問過這樣的問題,下面將我遇過的此類問題做一下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Hareware Monitor found an error,enter POWER MANAGEMENT SETUP for details,Press F1 to continue,DEL to enter SETUP
中文:監視功能發現錯誤,進入POWER MANAGEMENT SETUP察看詳細資訊,按F1鍵繼續開機程式,按DEL鍵進入COMS設定。
解釋:有的主機板具備硬體的監視功能,可以設定主機板與CPU的溫度監視、電壓調整器的電壓輸出準位監視和對各個風扇轉速的監視,當
上述監視功能在開機時發覺有異常情況,那么便會出現上述這段話,這時可以進入COMS設定選擇POWER MANAGEMENT SETUP,在右面的**Fan Monitor**、**Thermal Monitor**和**Voltage Monitor**察看是哪部分發出了異常,然後再加以解決。
2、pri slave drive-ATAPI LNCOMPatible press F1 to Resume
可能是你的光碟機沒接好或有故障,最好在CMOS中將各IDE口設為自動。
3、Press F1 to continue,DEL to enter SETUP
開機後 按DEL 進入 BIOS ,在選擇軟碟機中選擇 NONE 後按F10保存就可以了
4、CMOS checksum error-Defaults loaded
Press F1 to contnue?DEL to enter SETUP
08/09/2000-i810-ITE8712-6A69ME1CC-00
cmos電池沒電。
5、Warning!CPU has been changed!Please Enter CPU speed CMOS setup and Remember to save Before Exit!
這說明BIOS設定被衝掉了,要重新設定BIOS(又叫做CMOS設定)。開機按住“Del”鍵進入設定,看你的主機板說明書。你的CPU頻率是多少?在BIOS中要選好外頻倍頻反正是鎖定的。外頻總是66、100或133,要看CPU型號,從低往高設定。如果是AWARD的BIOS設定,在首頁就選Frequency/Voltage Control (頻率/電壓的控制),使用此選單可以對頻率、電壓進行特別的設定。其中“Clock By Slight Adjust(時鐘頻率微調)”允許你選擇CPU時鐘頻率。各種主機板的BIOS設定有差別,可以參考自己的主機板說明書進行調整。
6、cpu has been changed please re-enter cpu settings in the cmos setup and remember to save before quit!
有些主機板上有個外頻跳線,默認為100MHZ,還有些主機板不支持自動調頻.你只要進BIOS里把外頻設定成你的CPU標準外頻就可以了,倍頻方面一般是自動設定,最好不要超頻
8、 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定,選擇第一個"基本設定",把floopy一項設定沒"Disabel"或者"NONE。"記得按F10保存好。如果還不行的話就有很大可能是你的主機板電池沒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