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產道損傷

分娩過程中軟產道(子宮下段、陰道、會陰)發生的裂傷。按部位分別為子宮破裂、宮頸裂傷和會陰陰道裂傷(會陰裂傷),以會陰裂傷最常見。原因為分娩過程中骨盆狹窄、胎位不正造成梗阻性難產或使用催產素不當造成子宮破裂;宮頸口未開全時產婦用力屏氣,宮縮過強或陰道手術助產造成宮頸裂傷;產程過快、胎兒過大或接產時保護會陰手法不當造成會陰裂傷。產後經仔細檢查軟產道,可以確診。一旦確診,應立即手術縫合。

軟產道損傷

內容

分娩過程中軟產道(子宮下段、陰道、會陰)發生的裂傷。按部位分別為子宮破裂、宮頸裂傷和會陰陰道裂傷(會陰裂傷),以會陰裂傷最常見。原因為分娩過程中骨盆狹窄、胎位不正造成梗阻性難產或使用催產素不當造成子宮破裂;宮頸口未開全時產婦用力屏氣,宮縮過強或陰道手術助產造成宮頸裂傷;產程過快、胎兒過大或接產時保護會陰手法不當造成會陰裂傷。產後經仔細檢查軟產道,可以確診。一旦確診,應立即手術縫合。

手術

1、外陰有陰道消毒;
2、用肥皂水、紗布擦洗外陰及陰道。用清水沖洗乾淨,再用新潔爾滅1∶1000沖洗外陰及陰道。直腸內置紗布卷以避免腸道分泌物溢出,切開陰道壁前,可再用75%酒精消毒。
3、暴露手術野:鋪消毒單將小陰唇向兩側分開縫在大陰唇和消毒單上
4、切口:以組織鉗挾持破裂的直腸陰道壁的末端。在陰道黏膜和直腸黏膜交界處做切口旁達肛門兩側的凹陷的側方,即肛門括約肌縮入斷端的皺褶側方。修剪去剩餘的疤痕組織。
5、分離陰道壁和直腸壁:用組織鉗牽拉陰道壁,以彎鈍頭剪刀伸入陰道直腸的分界面。鈍頭朝前方,邊向上頂邊分開鈍頭在中線,分開陰道壁和直腸壁。以紗布遮蓋手指,向上並向兩側剝離儘量游離,直腸游離面廣。則在縫合直腸壁時張力可以減少,避免縫線處裂開而影響癒合。
6、修補直腸前壁:第一層用鉻制00號腸線間斷縫合,不穿過黏膜。第一針最重要,應縫在傷口頂端以上。第二針在頂端處,間斷縫合,二針之間相隔約1/2厘米。第二層用連續倫勃氏縫法,開始在第一層第一針的上方,增強並埋藏第一層。最好能再縫第三層,包括一些肌纖維和結締組織,將第二層翻進去,並將直腸推向後方。
7、尋找肛門括約肌斷端
縮入的肛門括約肌斷端,可在肛門皮膚皺褶的凹陷部找到。首先,以彎血管鉗伸入皮下組織分開空隙;再以組織鉗伸入此空隙,爭取一次大把挾出括約肌的斷端,避免數次拉扯,以致成殘留很少肌纖維的損害。將兩側斷端找到後向中線牽引,一指伸入肛門,體會肛指有無被縮緊的感覺。括約肌用2—3針中號絲線縫合縫合,括約肌可在以後進行,因為縫合括約肌後外口變小,影響內部提肛肌的縫合。
8、對稱縫合提肛肌。

配圖

所屬分類

產科問題
婦科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