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物流一體化

建立一體化的軍事物流體系,通過對軍事物流資源整合,才能科學合理地組織我軍物流資源,使物流保障實現橫向軍民一體和縱向各級相通的系統運作,實現物資按需、精確、快捷配給,並使其各流動環節的總成本達到最低,增強服務及保障效能。 組織體系建設(二)一體化軍事物流組織體系建設後勤保障體制主要是通過將人、物和信息等要素有機結合,使之發生聯繫,產生作用,它是軍事物流活動活動最重要的內部環境,構建一體化的軍事物流系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後勤組織體系。 在進行軍事物流系統標準化建設時,要與地方物流標準接軌,考慮軍地通用性,實現軍地物流技術標準的相對統一,從根本上解決軍地物流無縫連線的技術障礙,達到各種物流要素在平時的協調運轉和戰時的快速轉換。


從現代戰爭的要求、我軍後勤保障建設改革和現代物流的發展等角度分析了構建一體化軍事物流系統的主要動因,接著闡明了包括資源、功能、網路和權責一體的軍事物流一體化的基本內涵,並在此基礎上針對我軍物流系統的現狀明確提出建立一體化軍事物流運作模式、建設一體化軍事物流組織體系和構建無縫支撐平台等構建一體化軍事物流系統的主要策略。關
鍵詞:軍事物流一體化主要策略

構成因素

一、構建一體化軍事物流系統的主要動因
(一)作戰需求的牽引
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不再是槍對槍、炮對炮的離散式對抗,而是系統與系統之間的一體化對抗。戰爭力量的聯合不是表面的、簡單的陸、海、空、二炮聯合行動,而是建立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體現系統綜合優勢基礎上的體制、編組、思想和技術上的多維一體、“形神兼備”的高度聯合。傅全有總參謀長指出:“整個軍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抗毀性與其先進性一樣,直接關係到戰爭的成敗。可以說,一體化是高技術條件下軍隊戰鬥力的倍增器。”軍事物流作為現代戰爭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構成,理所當然的應該適應這種聯合,並構建一體化軍事物流體系來支持和促進這種聯合。
(二)編制體制改革的促進
隨著新軍事革命向廣度和深度的不斷發展,為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軍隊編制體制向精幹、高效方向發展,作戰力量的一體化演變使保障一體化成為後勤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軍事物流是一個涵蓋倉儲、軍交、運輸、物資等後勤各部門的大系統,目前我軍保障體制雖然經過聯勤、社會化體制改革、有所改善,但長期形成的“專業分割、多頭管理”的物資保障格局,人為地割裂了物流的整體性,不能實現物流資源共享,物流活動分散、功能單一,物資保障環節較多,專業分工過細,重複建設和經濟效益低下等。這些都需要更為深入地進行一體化建設。
(三)提高保障效能的驅動
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的保障效益,是後勤建設和後勤保障的重要原則。軍事物流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涉及多個部門行業。建立一體化的軍事物流體系,通過對軍事物流資源整合,才能科學合理地組織我軍物流資源,使物流保障實現橫向軍民一體和縱向各級相通的系統運作,實現物資按需、精確、快捷配給,並使其各流動環節的總成本達到最低,增強服務及保障效能。
(四)現代物流管理的要求
按照我國物流術語標準定義,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而軍事物流是指用於滿足軍隊平時與戰時需要的物流活動。由此可見,軍事物流系統本身就是社會物流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而現代物流的本質特徵在於功能集成、資源整合,即通過集成和整合使各部門、各行業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物資供應保障效益和效率。

基本內涵

二、軍事物流一體化的基本內涵
一體化軍事物流系統應該具有外部聯繫廣泛、內部結構緊密、自身功能齊全、平時戰時結合、反應靈敏高效的特點,其一體化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
(一)資源一體
軍事物流可利用的資源要素有很多,從表現形態上看,有物流從業人員、物流建設和運作資金、物流設施、設備、物流信息等;從物流的功能環節來看,有運輸資源、儲存資源、包裝資源、裝卸搬運資源、流通加工資源、物流信息處理資源等。構建一體化軍事物流體系就是要將分散在國家社會、軍隊各軍兵種、各專業勤務、各級機構部門的這些物流資源要素相融合,統一規劃建設、統一調度利用,使各種資源要素形成整體合力。
(二)功能一體
首先,作戰與後勤是現代戰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側面,西方已開發國家近年來在軍事理論上提出“作戰與後勤平等”的新概念,二者不分高低、彼此相輔相成。作為後勤的基礎系統,軍事物流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舉足輕重的。現代戰爭全縱深綜合打擊,前後方界限模糊,一方面,軍事物流能力就是戰鬥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軍事物流系統必須具有物流保障和防衛作戰的雙重功能。
其次,聯合作戰打破軍種界限,按作戰任務編組成諸軍種完全一體化的部隊,這就要求軍事物流系統也突破保障內容“通專分體”的局面,將通用保障和各軍兵種專用保障功能融為一體。
最後,軍事物流是一個涵蓋軍交、軍需、油料、醫療、物資等諸多專業勤務的綜合性系統,這些專業勤務都具有相同的保障服務對象,且保障模式和流程要么大同小異,要么是前後銜接的,一體化軍事物流系統不但要求各專業保障的高效的局部功能,還應統一組織實施和協調採購、倉儲、運輸、維修、救治等各專業物流,能夠使整個體系和各個分系統,都聚焦於統一的保障目標,持續高效地發揮作用,確保實現整體最佳效能。
(三)網路一體
現代戰爭戰場空間廣闊、流動性大、作戰節奏快,一體化軍事物流系統將不同建制、不同層次的保障力量與保障平台聯在一起,把陸、海、空、天各戰場的物流系統融為一體,依保障任務,通過按方向、有層次、有重點地布設軍事物流結點和保障線,形成前後貫通、左右相連、伸縮自如的軍事物流網路系統,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暢通無阻、高效運轉創造條件。
(四)權責一體
一體化軍事物流系統應具有組織上的相對獨立性和任務上的相對完整性,所有物流資源均由一個系統統籌規劃、建設,所有物流保障力量均由一個系統指揮和調配,所有軍兵種和專業物資和勤務均由一個系統負責保障,這樣才能夠有效克服現行體制下縱向“專業分割”、橫向“不沾邊”的弊端。權責一體有利於增強責任感,調動積極性,提高保障效能。

主要策略

三、構建一體化軍事物流系統的主要策略
我軍傳統的軍事物流管理是基於提供物資和勤務的功能管理,雖然實行了部分聯勤體制,現行後勤部門的組織機構大都是條塊分割的基於專業和職能部門的專業化模式,如軍需、物資、油料、衛生、軍交、營房等都有自己獨立的保障供應鏈和物流系統,而且為了保持對這些專業化分工後的職能部門進行有效管理、協調和控制,組織是按等級構成的,其特點是多職能部門、多層次和嚴格的等級制度。雖然按專業劃分的管理和運作,有利於各功能(環節)、各專業的建設和發展,使處理某一業務的單位效率提高,但它過分強調各行業之間物資管理方式和業務流程的差異性,使各業務系統的物流資源和職能組織逐步發展為彼此割裂的各種體系,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反而造成各功能環節的盲目發展、各專業的重複建設,不利於環節之間、專業之間的銜接與協調,從而造成物流資源浪費、物流過程不規範、物流保障鏈不通暢,而且各環節由於視野局限在縱向的小團體內,容易造成追求局部效益而忽視整體效益的局面。傳統的軍事物流系統要向一體化軍事物流系統轉變,可採取以下策略:

運作模式

(一)建立一體化軍事物流運作模式
一體化軍事物流的基本運作方式如圖1所示的“立體矩陣式”,改變了傳統的以“職能”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而是在各種軍事任務的驅動下,將能創造滿足部隊用戶需求整體價值的物資供應保障流程作為核心內容,各專業職能實現的功能作為構成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後勤指揮決策的協調下動態地構成流程。與傳統的軍事物流運作方式相比,主要是實現了兩個轉變:
1、以權力為中心向以需求為中心轉變
現代物流理論告訴我們,無論後勤組織模式和業務流程如何變化,它的起點和落腳點始終是軍隊用戶的需求,整個後勤保障供應鏈運作的基本目的就是滿足軍隊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物資和服務,這就要求以軍隊用戶的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權力為導向組織整個軍事物流活動過程。以需求為中心使參與後勤供應鏈的各環節都有一致的價值取向,從而能有效地避免以權力為導向易形成的目標衝突和資源浪費。
2、靜態的功能管理向動態的流程管理轉變
軍事物流目標的實現需要採購、倉儲、運輸、供應、服務等環節共同協作來完成,其過程是完整的。但我軍長期形成的專業、條塊分割的後勤保障格局,使軍事物流環節較多,專業分工過細,功能分散,人為地割裂了其整體性,從管理上只見靜態的物和分割開來的單一功能,而忽視動態的、全過程的流程。一體化的軍事物流系統通過對需求、資源、以及環境的信息掌握來從整體上對動態的物流進行籌劃和控制,從而形成一個柔性的供應鏈系統,利用系統的柔性代替大規模庫存,加強快速反應能力。

組織體系建設

(二)一體化軍事物流組織體系建設
後勤保障體制主要是通過將人、物和信息等要素有機結合,使之發生聯繫,產生作用,它是軍事物流活動活動最重要的內部環境,構建一體化的軍事物流系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後勤組織體系。但我軍後勤組織體系是一個複雜的多系統,其內部管理層次維、專業職能維、軍兵種維機構重疊、職能交叉、關係複雜,雖然開始了聯勤的步伐,但一體化程度還很低,總的來說還是以基於專業的組織體系,不同部門人員之間在知識結構和價值取向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使跨部門的交流和協作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我軍應進一步調整後勤組織機構和職能,深層次、大範圍地進行整合。
1、建立統一的軍事物流管理機構
要從根本上解決多頭對上、分體運行的弊端,切實加強對軍事物流體系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可在總部、戰區和保障分區三級建立統一的軍事物流管理機構,負責全軍(區)物流設施、設備、信息系統等資源的統籌規劃、建設和使用分配,統一各類物流保障平台的技術與建設標準,負責組織和協調全軍(區)範圍內各專業或環節的軍事物流活動,負責管理全軍(區)物流科研訓練和人才隊伍建設,負責統一與國家有關機構和地方企業合作,協調軍隊和地方物流系統的運營、充分利用社會和軍事物流資源。
2、建立現代軍事物流中心
軍事物流中心是軍事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擔負軍事物流任務的機構與場所,是區域性的大型軍事物流業務交匯中心,是現代化物流設施、設備及功能的一個集成中心,它不但擁有現代化的物流硬體條件,而且是一個綜合型的軍事物流信息網路結點,在區域內供應鏈的上、下游結點間開展以信息管理為先導,提供供、救、運、修、防等多功能集成的統一的軍事物流服務。根據軍事物流中心的作用可對我軍現有的物流設施分兩大類進行改造:一類是依託後方基地,整合三軍戰略物流資源,在全國範圍內選擇幾個大型物流中心加以重點建設,形成以戰略物資儲備為主、兼具其他功能的戰略物資儲備中心;另一類是在每個戰區,根據戰略地位和地域條件(包括豐富的資源、便利的交通、良好的防護等),選擇兩到三個大型倉庫群,集中精力將其改造成綜合性、現代化的軍事物流配送中心,位置不好、作用不大的後方倉庫酌情合併或撤銷。
3、保障力量模組化編成
信息化戰爭要求後勤保障部隊必須具有綜合保障能力和強的機動能力,因此後勤部隊編組的模組化勢在必行。後勤保障力量的構成模組化主要應從以下方面考慮:一是將各專業、各層次的後勤保障力量集中起來,通過最佳化組合,形成綜合保障部隊;二是綜合保障部隊由採購、倉儲、運輸、維修、救治等專業模組構成,各模組完成相對獨立的後勤保障功能,又可以與其他模組相互協調,能方便進行機動靈活的組合;三是後勤保障部隊的功能綜合性還體現在不僅能保障傳統的陸、海、空、二炮部隊,還應該增加對一些新型作戰部隊,如航天部隊、信息戰部隊等新兵種部隊的保障功能。

支撐平台

(三)構建無縫支撐平台
要建立一體化的軍事物流系統,必須搭建一個能相互聯通、相互緊密協作的支持平台作為其運作的基礎。
1、建立一體化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因素主要是通過激活後勤人員的能動性,加強組織中的溝通和最佳化配置各種資源,控制和調節物流的流量、流向、流程等,使之按一定的目的和規則流動等來發揮作用。建立軍民兼容、三軍一體、覆蓋各專業的供應聯歡節的一體化軍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能提供與社會資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國家經濟實力向軍事物流保障能力的轉化速度和廣度;通過與作戰部隊共享、交流,提高對需求的預見性,提高快速反應和精確保障能力;增進人員之間的交流,擴大了視野,激發其主動性,增強其對後勤總體目標的認同和歸屬感,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了解和信任,增進合作願望;實現後勤保障鏈的全程可視,加強活動的銜接,由管理靜態的物向管理動態的物流轉變,增強其同步性、持續性和精確性,縮短回響周期,節約成本。目前,我軍後勤與物流管理相關的信息系統已有一些取得階段性成果,如庫存物資可視系統、油庫管理系統、軍需倉庫管理系統、軍隊物資採購信息系統,等等。這些系統為我們建立一體化的物流信息平台打下了基礎,但這些系統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換與共享還很不完全,應根據軍事物流管理需求,按照全軍統一技術體制,集成已有成果,開發和完成各配套系統。
2、制定統一的軍事物流技術標準
根據標準化的一般定義,即“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複性事物或概念,通過制訂、發布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物流標準化即是使物流這個大系統所包含的子系統及子系統的各個方面,達到協調統一,以獲得物流的最佳秩序與社會經濟效益。物流是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到較高水平的產物,物流標準化無疑也是物流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由於物流橫跨多個行業,涉及諸多專業技術領域,物流標準化的系統性、複雜性更為突出。在軍事物流範疇,以往各業務部門分散建立的物流體系,各自為政,技術標準多種多樣,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僅靠重新組合或簡單改造,並不能真正消除各自系統之間的“縫隙”,只有制定統一的物流技術標準,並據此對軍事物流系統加以改造和建設,才能使各種物流資源成為一體,形成合力。
首先是物流信息標準化,包括制定統一的物資編碼、保障對象單位代碼、物流信息交換格式、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規範和技術體制、物流信息安全和系統管理指標體系等,其核心是將信息分類編碼標準化技術套用到軍事物流系統中,實現軍事物流信息系統的自動數據採集和系統間的數據交換與資源共享。
其次是實現物流裝備的標準化、組合化和通用化,解決好各類物流設施設備,包括倉庫設施設備,以及運輸、包裝、分揀等設備配套問題,提高物流裝備的一體化運作能力。
最後是要提高物資的通用性,研製和生產後勤裝備、物資,應嚴格實行同一類型同一標準,不同類型的某些組件儘可能執行統一的標準,特殊需求的裝備、物資實行系列化標準,所有物資都應使用自動識別技術。
在進行軍事物流系統標準化建設時,要與地方物流標準接軌,考慮軍地通用性,實現軍地物流技術標準的相對統一,從根本上解決軍地物流無縫連線的技術障礙,達到各種物流要素在平時的協調運轉和戰時的快速轉換。

參考文獻

1.《軍事供應鏈管理》,王進發、李勵著,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2.21世紀的軍事物流配送系統,羅少鋒、王豐、鄭翠娟,商品儲運與養護,2004年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