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地形圖

軍事地形圖

軍事地形圖是為保障軍隊戰鬥活動順利開展而進行的地形戰術分類、方位判斷、野外標圖、地形測量和利用地形指揮戰役戰鬥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是軍事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形是戰爭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特性對軍事戰略部署、部隊的運動、偽裝和進攻、觀察所和射擊陣地的選點以及戰鬥技術器材的使用等具有極大影響。

軍事地形圖

為軍事需要製作的綜合反映地形各要素的大於1:100萬比例尺的正攝影圖。有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系列比例尺地形圖。這種地圖詳細表示地貌、地物,能為分析利用地形,準備和實施作戰行動和各種武器運用等提供地形資料和數據。

國家國防地理是區域國防地理學中有關國家國防建設、軍事行動與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主要任務是:揭示國家整體的地理環境特徵及其對軍事行動的影響,揭示軍事上運用國家地理條件的規律。國家國防地理的研究成果為國家國防地理資料。按其研究的出發點和作用,可以分為有關國家的國防地理資料和本國的國防地理資料兩種。有關國家的國防地理資料是一國對別國國防地理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對有關國家國防地理及其軍事實力、戰爭潛力等的分析和評估,為研究地區軍事形勢、國際軍事關係等提供資料和依據;本國國防地理資料是一國對自己國家國防地理的總體研究成果,主要是為本國國防建設、軍事戰略擬定、邊防突發事件處置、抵禦外敵侵擾以及對軍隊和人民民眾進行國防教育等提供國防地理依據,該研究成果及其資料有時也稱“國防地理”。

軍事地形是為保障軍隊戰鬥活動順利開展而進行的地形戰術分類、方位判斷、野外標圖、地形測量和利用地形指揮戰役戰鬥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是軍事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形是戰爭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特性對軍事戰略部署、部隊的運動、偽裝和進攻、觀察所和射擊陣地的選點以及戰鬥技術器材的使用等具有極大影響。中國古代兵法將地形及其戰術分類作為戰爭勝負的基本因素加以論述。春秋末期兵家孫武認為“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清初將領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這部軍事地理著作中,闡述了地形險要和正確利用地形圖的軍事意義,並引用古代戰例論證它們對戰爭的影響。當代戰爭與地形研究更是密不可分。1942年蘇軍在高加索戰役中正確利用山地地形之便挫敗德軍,便是一典型戰例,軍事地形的研究方法基本包括以下幾點:

1、實地勘查

2、根據各種地圖和航測像片進行地形研究

3、衛星遙感分析和蒐集、整理、加工地形情報資料的圖象信息自動化技術及計算機處理手段。

海峽軍事地形圖 海峽軍事地形圖

軍事地形測繪圖

英文

:military surveying and mapping

為軍事需要獲取和提供地理、地形資料和信息的專業勤務。國防建設和軍隊指揮的保障之一。基本任務是:測制與蒐集軍用大地測量成果和軍用地圖,調查整理軍事地理資料;組織實施作戰和訓練的測繪工作。通常由軍事測繪部門實施。主要目的是:保障指揮員了解戰區地理形勢,掌握戰場地形情況;保障部隊在作戰和訓練中正確利用地形;保障技術兵器準確定位,充分發揮射擊效能。

軍事測繪的主要任務:

生產測繪成果

主要是測制符合規範要求的測繪產品,由測繪專業部隊進行。

實施測繪保障

主要是提供測繪成果和為部隊作戰、訓練準備地形資料而採取的綜合措施,由測繪勤務部隊、分隊進行。生產和保障兩者緊密聯繫,構成一個整體,生產是保障的物質條件,保障是生產的主要目的,測繪成果作用的大小,取決於保障作戰發揮的效益。測繪產品的種類很多,需要經過複雜的技術工作才能完成。這些技術工作主要包括:大地測量、攝影測量、地圖製圖、海洋測繪和工程測量等。

測繪保障的範圍較廣,是各級司令部的一項勤務工作,如各軍種、兵種測繪保障,合成軍隊測繪保障,國防科技測繪保障等。主要內容包括:

1、進行戰區、海區的軍事地理研究和戰場地形分析。

2、儲備、供應軍事測繪成果和其他地形資料。

3、組織實施野戰快速測繪。

4、指導部隊地形訓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軍事測繪的範圍已從陸地、海洋擴展到外層空間。

軍事地理圖

與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事實、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統稱。是國家和軍隊統帥與總參謀部以及各級司令部必須研究的內容。中國古代稱“地利”。公元前7世紀的兵書《軍志》有:“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軍困敗。饑飽勞逸,地理為寶”。清代施永圖編撰有《武備地利》一書。中國歷史上與地利相似的用語還有“地勢”、“形勝”,如《史記·高祖記》有:“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近代,又稱“武事地理”、“兵要地理”,主要是指地球表層存在的與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事實和地理現象,其空間範圍相當於大氣圈對流層頂至岩石圈沉積岩底部之30—35公里,有時也擴及到海洋底部、陸地深部和外層空間。由於太陽能在地球表面和控制地球活動的內能在各處分布不均,地球表層各處的地理環境存在著明顯差異,成為對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具有不同影響的地理區域和地理環境。探索地理環境對軍事行動與國防建設相互關係規律的學科,稱軍事地理學。它是人類在長期武裝鬥爭實際中認識、利用地理條件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總結,是對軍事與地理關係的規律性認識,對於科學地指導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等方面的地理研究有重要意義。

軍事地形圖片 軍事地形圖片

總結

研究戰爭的本質和規律,並用於指導戰爭的準備與實施的綜合性科學。戰爭起源於原始社會,經歷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帝國主義時期,戰爭的範圍空前擴大,手段也空前殘酷。各個階級、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以及各政治集團為了準備戰爭和爭取勝利,竭力探索戰爭的規律,研究武裝力量的建設和使用,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步形成範圍廣博、內容豐富的軍事科學體系。這就是戰爭軍事中 軍事地形圖的大作用,但我們更熱愛和平!

中國軍事地形圖 中國軍事地形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