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⑩犯三軍之眾:犯,使用,指揮運用。 ⑾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用。 之,代詞,指士卒。

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原典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①。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②;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③。是故不爭天下之交④,不養天下之權⑤,信己之私⑥,威加於敵,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⑦。施無法之賞⑧,懸無政之令⑨。犯三軍之眾⑩,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⑾;犯之以利,勿告以害⑿。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故為兵之事,在順詳敵之意⒀,並敵一向,千里殺將⒁,是謂巧能成事。
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⒂,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⒃,先其所愛,微與之期⒄。踐墨隨敵⒅,以決戰事⒆。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⒇;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註解

①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此言九地的利害關係,有一不知,就不能成為霸王的軍隊。四五者,泛指。
②其眾不得聚:指敵國軍民來不及動員和集中。聚,聚集、集中。
③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國家強大的實力形成的壓力、兵威施加到敵人頭上,使它在外交上無法聯合諸國。
④不爭天下之交:指沒有必要爭著和其他的國家結交。
⑤不養天下之權:沒有必要在其他的國家裡培植自己的權勢。養,培養、培植。
⑥信己之私:信,伸、伸展。私,指私志,引申為意圖。意為伸張自己的戰略意圖。
⑦隳(灰):毀壞、摧毀之意。
⑧施無法之賞:無法,超出慣例,破格。句意為施行超出慣例的獎賞。
⑨懸無政之令:頒布打破常規的命令。無政,即無正,指不合常規。懸,懸掛,引申為頒發,頒布。
⑩犯三軍之眾:犯,使用,指揮運用。句意為指揮三軍上下行動。
⑾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用。之,代詞,指士卒。事,指作戰。言,指意圖、實情。
⑿犯之以利,勿告以害:使用士卒作戰時,只告訴士卒有利的條件,而不告訴它們任務的危險性,意在堅定士卒信念。
⒀在於順詳敵之意:順,假借為“慎”,謹慎的意思。詳,詳細考察。句意為用兵作戰要審慎地考察敵人的意圖。
⒁並敵一向,千里殺將:並敵一向,集中主要兵力,選定恰當的主攻方向。殺將,擒殺敵將。
⒂ 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政,指戰爭行動。舉,實施、決定。夷,意封鎖。折,折斷,這裡可理解為廢除。符,通行證。使,使節。句意為決定戰爭行動之時,要封鎖關口,廢除通行憑證,不同敵國的使節相往來。
⒃ 敵人開闔,必亟入之:敵方出現疏隙,己方須不失時機地予以突擊。閩,門窗,此處借喻敵方之虛隙。亟,急。
⒄ 微與之期:微,不。期,約期。即不要與敵人約期交戰。
⒅ 踐墨隨敵:踐,是遵守、遵循的意思;墨,意為原則。句意為遵守的原則是隨敵情而變化。
⒆ 以決戰事:以解決戰爭勝負問題。即求得戰爭的勝利。
⒇ 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開始和處女般柔弱沉靜,使敵人放鬆戒備;隨後如脫逃的兔子一樣迅速行動,使敵人來不及抗拒。

譯文

不了解諸侯列國的戰略意圖,就不要與之結交;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形情況,就不能行軍;不使用嚮導,就無法得到地利。這些情況,如有一樣不了解,都不能成為稱王爭霸的軍隊。凡是王霸的軍隊,進攻大國,能使敵國的軍民來不及動員集中;兵威加在敵人頭上,能夠使敵方的盟國無法配合策應。因此,沒有必要去爭著同天下諸侯結交,也用不著在各諸侯國里培植自己的勢力,只要施展自己的戰略意圖,把兵威施加在敵人頭上,就可以拔取敵人的城邑,摧毀敵人的國都。施行超越慣例的獎賞,頒布不拘常規的號令,指揮全軍就如同使用一個人一樣。向部下布置作戰任務,但不說明其中意圖。只告知利益而不指出危害。將士卒置於危地,才能轉危為安;使士卒陷於死地,才能起死回生。軍隊深陷絕境,然後才能贏得勝利。所以,指導戰爭的關鍵,在於謹慎地觀察敵人的戰略意圖,集中兵力攻擊敵人一部,千里奔襲,斬殺敵將,這就是所謂巧妙用兵,實現克敵制勝的目的。
因此,在決定戰爭方略的時候,就要封鎖關口,廢除通行符證,不充許敵國使者往來;要在廟堂里再三謀劃,做出戰略決策。敵人一旦出現間隙,就要迅速乘機而入。首先奪取敵人戰略要地,但不要輕易與敵約期決戰。要靈活機動,因敵情來決定自己的作戰行動。因此,戰爭開始之前要像處女那樣顯得沉靜柔弱,誘使敵人放鬆戒備;戰鬥展開之後,則要像脫逃的野兔一樣行動迅速,使敵人措手不及,無從抵抗。

古語智慧

《孫子兵法》是運動的,始終將“變”貫穿於其中。一切教條主義和陳規,在戰爭都是行不通的,戰爭形勢的變化,使得一些戰術不再適應戰爭需要,因而必須根據敵人的最新形勢採取戰術,靈活安排行動和作戰計畫。不拘於成規定俗的作戰方式才能時刻保持戰爭優勢,反之面對變化依舊一成不變必然導致失敗。因此總結為,在尊重前人的經驗的前提下,遵循一般的軍事規律與原則,不墨守成規,善於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這些原則,將循“常”與求“變”天衣無縫地結合起來,能夠做到如此的將帥才能稱之為高明。
從政應該時刻保持“世界在變,我也在變”這樣的運動的思想,執政方法要隨著不同的形態和政治局勢作調整,在遵循規律和原則的情況下,隨機應變,不拘於泥,要有所創新,有所創造,才能給政治補充新鮮的血液,讓政治長盛不衰。
經濟是有規律的,但是也是時刻在變的。企業在競爭過程中,要依照經濟規律辦事,但是要以應變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在市場競爭中,行銷手段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一段時間內產生明顯的作用,當消費者對於行銷和產品產生疲憊情緒時,要轉換思維,加以創新,以新的、引人注目的電子,再次吸引消費者,重獲市場贏得勝利。這就是“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思想在經濟活動中的運用。

智慧故事

穆拉維約夫退英法聯軍為了爭奪土耳其海峽和君士坦丁堡,1853年10月,沙皇尼古拉統治下的俄國同土耳其之間爆發了長達3年的克里木戰爭。戰爭同時在陸地和海上打響。戰爭爆發後,英國、法國堅決支持土耳其,並與土耳其結成同盟國。不久,同盟國海軍與俄國海軍先後在黑海、波羅的海、太平洋進行激戰。
當時俄國太平洋的海軍力量遠不如同盟國,一方面戰艦少、破,一方面士兵人數不過1000人。但是,統率這支軍隊的俄國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伯爵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穆拉維約夫判斷了雙方的戰備狀況,他認為現在敵我實力相差懸殊,以自己微弱的軍力防守廣闊的地區是不可能的,必須縮短戰線,把有限的兵力集中守衛最重要的戰略要地,同時用巧計擊退敵軍。他決定將全部力量投入固守勘察加半島、阿穆爾河口和薩哈林島(庫頁島)。
1854年8月29日,同門軍的國際特遣艦隊到達勘察加半島,並開進海灣,準備尋找俄國艦隊決戰。穆拉維約夫自知實力懸殊,決定下令讓俄海軍全部撤入海港,不主動迎戰,只從遠處運來大炮,加強軍港的防禦,以拖延時間,等待敵人兵糧缺乏不戰而退。果然一段時間後同盟海軍找不好俄軍又不能長期在外,只好決定強攻俄國海軍基地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8月30日,英、法猛烈炮擊該港,俄國防禦該基地的大炮大多被炸。但俄軍徹夜修復大炮,以最快速度重新布置好了炮火。
英國和法國軍隊沒能從海上攻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這時,3個自稱從一艘捕鯨船上逃出的美國人來到英國軍隊指揮部,告訴他們說,從陸上進攻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更容易。英法軍如獲至寶,迅速派出700人登入,突襲俄軍基地。但是他們逐漸發現,美國人指給他們的那條路崎嶇陡峭,極難行走,而且道路兩邊裸露無遮,毫無掩蔽可恃。再往前走,他們就陷入了埋伏圈。330個嚴密隱蔽的俄國士兵突然開火,槍彈密集。英法軍隊突遭襲擊,頓時潰不成軍,狼狽逃竄。
擊退英法軍隊後,穆拉維約夫知道,同盟國軍還會派更強大的兵力來進攻。於是他決定主動把部隊轉移到更隱蔽的地方。不出所料,1853年4月,一支更雄厚的英法艦隊馳抵勘察加外,就在它們還沒來得及部署的時候,俄國人已將全部人員和設備裝載上船,躲過盟軍巡洋艦,悄然溜走了。
英法聯軍開始猛烈炮擊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好久之後他們才發現,他們耗費大量炮彈轟擊的只是一個空港。他們進入這個港口後,破壞了幾處建築,因為沒有任何價值又退回船上。隨後,整個夏天,一連幾個月,英法軍隊都在空曠浩淼的海洋上漫無目標地搜尋俄國艦隊。直到10月份,他們才終於發現俄國船隻在阿穆爾河口集中了很多。
但是在這裡,他們的登入部隊又遭到哥薩克移民的痛擊。這樣,整整一年裡,龐大雄厚的英法艦隊面對弱小的俄國海軍毫無作為,反而幾次奔波於北美補給基地和勘察加半島之間,疲於奔命,迭次受挫,始終未達預期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