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春天的腳步

圖書信息:

 

書名:踏著春天的腳步

阿娜爾古麗踏著春天的腳步
作者:阿娜爾古麗王海濤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8 

ISBN:978-7-205-07436-4

定價:48.00元 

阿娜爾古麗
女、維吾爾族,1981年1月出生,畢業於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系,中共黨員。現任華人雜誌社副社長,北京華語文化院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十大“80後”作家、華聯秘書長、中國林業作家協會副主席。
著有長篇小說《柳如是》、《壓寨夫人》、《當家花旦》、《官場中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說《大山無語》、《小縣愚人》等。在美國、新加坡及我國台灣等地連續刊發小說《魚刺的故事》、《冷梅》、《僵硬的微笑》、《大爺看你不想活了》、《望宣化》等,並有多部作品獲獎。如“綠我中國”全國徵文一等獎、全國校園文學“金蜜蜂”、國際文學“金手指”、維吾爾族最高文學獎——“汗騰格里文學獎”等,其中多部作品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王海濤
男、漢族、1956年7月出生,畢業於遼寧大學漢語言文學系,中共黨員,現任遼寧省林業宣傳中心主任,高級記者,中國林業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2003年3月,2009年12月,先後被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國綠化基金會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六個部門,授予全國十大“森林將”和“梁希林業宣傳突出貢獻獎”,並先後收到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賈慶林等領導同志的接見。

目錄

序春風化雨綠遼寧
第一章“綠色長城”千里屏障鎖沙
第二章“五點一線”千裏海疆景色新
第三章“萬村萬樹”百萬農民有綠蔭
第四章“荒山綠化”突破遼西北戰略
第五章“森林七進”大規模造林綠化
第六章“青山工程”為損毀山體療傷
第七章“林權改革”惠及山區百萬林農
第八章“林業管理”率先實現一網打盡
第九章“華麗轉身”青山綠水新遼寧

題記

——阿娜爾古麗、王海濤
綠化祖國,不僅僅是一個振臂吶喊的口號,更需要的是在實際行動中所付出的汗水與勤勞,當然,還要承受許多艱難與代價的勇氣。時下有償新聞泛濫成災,一些報刊報導的情況注水量很高,只有親自看了才會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會欺騙自己的。從遼東的本溪一路奔波,行程上千公里,真實地了解了遼寧省綠化的點點滴滴。從2009年,遼寧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幹四年、綠化遼寧”的目標。自從“十一五”以來,遼寧省以造林綠化為主的生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累計造林2700多萬畝,相當於全省國土面積的12%;森林覆蓋率達到38.2%,比五年前提高了3.07個百分點;遼寧的人工林面積和蓄積分別躍居全國第12位和第6位。森林生態系統的蓄水、保土、固碳、淨化和防護功能進一步充分顯現。遼寧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全國的一面旗幟,林業產業的發展非常迅猛。林業產業含林下經濟,也包括林產品加工。遼寧林業產業的增長速度連續幾年全國領先,在全國的排位逐步上升。據去年末的統計,已由2007年的全國第14位上升到全國第9位。林業產值歷史性地突破了1000億大關。去年實際達到了1238億,今年有望突破1500億。林業產業是在現有經濟發展中最快,也將逐步成為主導產業的支柱產業……

後記

在祖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森林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歷朝歷代的皇家園林,都因有花有果,才過得有滋有味。我們屬於森林,森林屬於我們。我們必須按照天賦的人權,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植樹護林。《踏著春天的腳步》是我在2012年沐浴著和煦的春風,與王海濤先生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在遼寧,我聽見冰層破裂的聲音,聽見了花朵開放的聲音,聽見了森林一夜之間變綠的聲音……這些都是春的聲音,新春造就萬物,萬物因新春的氤氳而灼灼生輝。這個春天是個特別的春天,是遼寧林業蓬勃發展的春天,是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的春天,是我國現代林業百花齊放的春天……
記得《詩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時在中春,陽和方起。春天的樹木花卉充滿了人性的氣息,東方的太陽冉冉升起,為春日的美景撒下點點碎金,閃爍著愛的光輝。遼寧林業人不負大好春光,如果沒有領導的壯懷,林業人萬眾一心的奮鬥,就沒有現在如詩如畫的春日美景。腳踏遼寧大地,不管是身處何地,綠色總會給人帶來一顆清澈之心、平靜之心、充沛之心、向上之心。這一切或許是一種平凡又是一種非凡;或許是一種偶然又是一種必然;或許是幾十年又是永恆;或許是一種苦難又是一種幸福。一切的假設都以一種蕩漾的四月梨花惋然香馨成為歷史,歷史是一面鏡子,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注重用自己的歷史教育人民。迅疾而沉重的歷史容顏,它的消融闊宏且真實,讓生命與綠色在歲月的案頭結出豐碩的果實,不添加任何粉飾的花朵。從“遼西北千里防護林”到“五點一線”濱海大道綠化,綠色在遼寧省連綿不斷,它們耀閃出縷縷嫵媚陣陣風流,走進歷史,走進永恆,命運注定了遼寧人民要以青山綠水為根,用辛勤勞動與汗水開闢出一條興林富民之路。
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創造的奇蹟有如夏日繁星,數不勝數,“實施生態立省、建設綠色遼寧”的壯舉,是邁出了現代林業構築的革命性步伐,也同時向世界展示了東方智慧無窮的魅力。“掩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遼寧省豐厚的自然文化不僅是炎黃子孫的驕傲,也是我們民族得以凝重並且繁衍不患的源泉。在領航建設現代林業過程中,遼寧省出現了許許多多廊柱一樣的人物,如省長陳政高、林業廳廳長曹元等,他們肩負重任、鏗鏘踐諾,緊抓造林綠化、建設生態文明,為遼寧省支撐起一片晴朗明淨的天空。在這片土地上,護綠愛綠已經根深蒂固的生長在所有人民的心中。遼寧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曾經的共和國長子,在為共和國的成長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留下許多生態建設的歷史性欠賬,缺林少綠、風沙乾旱、水土流失等,嚴重製約著遼寧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關注林業建設就是關注遼寧老工業基地的生態安全,就是關注全省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新一屆遼寧省委、省政府站在時代的高度,做出了一系列關於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的戰略決策,以更高的目標、更大的雄心壯志——建設青山綠化新遼寧。創新不僅需要足夠的智慧,甘於在踐行中恪盡職守,而且要有巨大的政治勇氣和領導魄力。他們有捍衛真理的堅韌和開拓不止的決心,是他們遏止了科爾沙地的南侵,是他們讓4300萬人民安居樂業,是他們讓這裡的每一個生命恬淡成一泓波瀾不驚的湖水,在花開花落之際、在萌芽落葉之際,或許回首歷史才會發現,祥雲興起於水窮之處,坦途出現在危崖旁側。
為了創作這本報告文學,百忙之中的海濤先生毫不遲疑地與我起程了,踏著春天的腳步,伴著和熙的春風,載著春天的期待……,遼寧的每一寸土地,已經被潤澤成膏;把種子育化成苗,把人心洗滌成一面不沾惹塵埃的鏡子。一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印象深刻的林業人,也收集了很多的創作素材,我真情實意地向這些林業人說聲“感謝”!原計畫在今年的6月前完稿,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晚了一個月。我覺得特別自豪,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采寫對象。“綠色遼寧”是一面新時代的精神旗幟,也同時樹立生態文明,弘揚森林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和諧家園,激勵整個社會昂揚奮進的號角。我總是想此時的遼寧,一定是繁花點點、葉稠如幕的景象了。那些沉默了千年的老樹上,依舊蟬鳴聲聲,那音色、那節奏、那氣息,透露出一種原朴無華的力量。深夜,我情不自禁翻閱著曹元廳長所著的《遼寧林業改革與發展》,這裡有最激動人心的語言。我如一個目盲的人伸出心靈之手,摸索著遼寧林業發展的每一個步伐,摸索著那些縫合的碎磥,將荒山還原綠色,讓綠色的精魂回到每一顆樹的身體中,讓每一顆荒沙歸還給早已消失的土壤……一切繁盛起來,永遠回不去的,只有流逝的時間。
踏著春天的腳步,我看到了藤蘿密集的大冷鄉,一潭湖水中,幾尾肥魚,追逐著水花,搖擺著魚鱗,只待開飯時,就會躍上餐桌;踏著春天的腳步,來到古城朝陽,一樹桂花開得滿枝滿條,整座古城如泡在花香里,新上任的楊景華局長露出誠實的笑容,等待他的是繼續造林的重任;踏著春天的腳步,我走上遼寧屋脊——老禿頂子國家自然保護區,絲絲縷縷的根系植物,隨著春天的到來,將一腔情緒奔瀉而出,澎湃成汪洋;踏著春天的腳步,我由阜新市林業局白鷗局長帶著,爬上高山,一眼望不到邊的山巒上,全是剛剛植下的新綠,植樹的農民們隨著戰鼓擂動人心的亢奮,植下了多彩的年華;踏著春天的腳步,我來到葫蘆島,太陽緩緩上升,層霧漸漸攏回她薄薄的紗裙,濱海大道的樹木綻露一簇簇醉人的新綠,雨燕輕盈地剪幾縷陽光,游弋於碧綠的純淨;踏著春天的腳步,我見到了一位樸實幹練的林業廳廳長,他的微笑是祥和的語言,他的心靈如初春的湛綠一塵不染,心胸無限寬廣,他謙和地說:省政府一直在大力支持和重視林業,林業部門要以大林業的理念,謀劃大林業工程,構建大林業格局,營造大林業氛圍,促進大林業的發展……話語中充滿了鏗鏘的語氣,仿佛讓人看到無邊無際的滄海桑田,生命的堅強與勇敢,同時也感受到了開花結果的艱難,除了聆聽,我不知道自己還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十多年前,一位同學送我一本《荀子·勸學》,廳長話音剛落,我的思維立即反應出“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句子。每個人都一樣,不可能第一步踏上人生的金磚,哪怕坎坷、荊棘、泥淖,只管大膽地跨出,鍥而不捨,終會踏上屬於自己的金磚,回首盼顧,步步都是金磚。遼寧省的農民,因為生態逐漸好轉,生活已經預示著吉祥,所以未來的日子步步金磚。
《踏著春天的腳步》是按照遼寧省“十一五”以來,啟動和實施的系列省級林業重點工程為主線編寫的,由於采編時間較短,難免疏漏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以前想著以人物為主線來寫,但是涉及的範圍比較廣,只好以各個地域的林業發展為主線來寫了,比起海濤先生的創作水平,我則是自嘆弗如,望塵莫及。如果把海濤先生的作品比作照亮夜空的月亮,那么我的作品就是夜空里閃爍著微弱光亮的星星。這樣講,的確不是謙虛,實則是發自內心的感受,通過這次合作,我也決心好好向其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努力,力爭在報告文學創作上有新的突破,再上一個台階。能與海濤先生合作,是我的幸運,也是對我的激勵和鼓舞,使我更加無怨無悔地朝著無限風光的文字創作之路向前走得更遠……
《踏著春天的腳步》能夠面世,除了感激海濤先生和遼寧人民出版社的老師們,還得感激許許多多的幫助過的人,如曹元廳長、艾克拜爾老師、春雨、白鷗、董文亭、沈曼妮、杜晨夕、張茜、陳風、立冬、安鳳華等,這種感激,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因為語言在感激面前顯得特別蒼白,我會以一個普通的心感念這些實實在在幫助過我的人。只要歷史不阻隔,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走向衰老,我已經不再是天真的年齡,依舊很天真地生活著。我把心底的溫柔、顧念、自信絲絲縷縷翻檢起來,從一個感恩的微笑開始,重新構建自己靈魂的免疫系統,再次將胸懷拓展。
通過這部報告文學,我從心底綻露出感恩的微笑!在以後生活中的每一個清晨,向天邊第一縷陽光;在每一個春天,面對地上第一株新草;在每一個起點,遙望著還看不到的地平線……我會以感恩的微笑一直帶到我生命的盡頭。
《踏著春天的腳步》這部報告文學出版之後,我再以人物為線索,寫一部厚重一些的長篇小說《綠歌》奉獻給奮鬥在遼寧林業戰線上所有認識與還沒有認識的朋友。
阿娜爾古麗完稿於2012年6月拉薩雅汀舍麗花園酒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