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步

跳步

跳步是突破擺脫防守的方法,是指進攻球員在最後一次運球之後,順勢起跳,起跳之前手可以觸球,但是不能持球。在空中完成持球,落地。結束本次運球的行為。跳步對於突破籃下,保護球不被切掉,或者躲避封蓋頗有益處。所以是球星常用的動作,典型的例子是詹姆斯。

基本信息

簡介

跳步上籃跳步上籃

跳步是一種在運球結束,接到傳球或在三威脅姿勢(triplethreatposition,註:triplethreat指投籃,運球或傳球)時運用的十分有效的進攻步法。在高速運球後,年輕球員時常會停球,卻又由於自身動量而身體前傾,最終走步違例。為了避免走步違例,球員可以選擇以跳步作為高速帶球的結束。奔跑中的球員執行跳步時必須向前邁一小步,保持平衡(並非向前傾)以雙腳同時著地。而當執行跳步接球時,任意一隻腳都可以作為支撐腳,這一點對於內線球員來說尤為重要。
是否走步或在什麼時候你還能繞支撐腳鏇轉是一個十分令人困惑的問題。我在此引用以下的規則。我的理解是這...要看你是否已經獲得了球權(當做接球跳步時)以及你是否已經用掉你所擁有的那一步。當跳步接球時你可以在跳步後以你的任意一隻腳為軸做鏇轉。這個動作對於內線球員十分有用。一個外線球員可以做跳步接球,有必要時可以做三威脅姿勢,隨後用非支撐腳作刺步假動作或帶球切入。
現在讓我們假設一個球員已經接到了一個界外發球,他/她沿路線運球,邁一步後作一個雙腳著地的跳步。到目前為止,他/她做的不錯。但跳步落地之後,由於他/她已經在跳步前用掉了一步,他/她不能移動任何一隻腳,也不再擁有支撐腳(註:從而不能將雙腳中的任意一隻當作非支撐腳而離地)。他/她可以向上跳起,但不得不在雙腳著地之前選擇投籃或是傳球。

尺度判斷

佩賈跳步進攻佩賈跳步進攻

跳步的尺度判斷基本上的要點如下: 

(1)如果控球方雙腳離地後手中的球出手後被防守者拍到,落回控球方的手中,進攻可以持續,不因由於該次的干擾打斷比賽;

(2)如果控球方雙腳離地後手中的球沒有出手而被防守者拍到,導致控球者從起跳到雙腳落地這一時段沒有球離開身體的瞬間,可以吹罰進攻方走步。

跳步雙腳落地之後沒有中心腳,一再強調沒有中心腳,只要動就是走步違例。例如08年易建聯在一場比賽中,跳步進入籃下,有人補防,他又動了一步,裁判馬上吹走步違例。

所謂走步就是球在手上時走兩步以上而球未出手,如果運球時出現球在手上時走兩步以上就是帶球走步。但對於跳步,已經跳過一次了,所以就不能再動了,跳步就是終結符。

所有籃球比賽,包括NBA對走步吹得都是很嚴的,但觀眾卻不清楚什麼才算走走步,要看清是否走步,先要懂得什麼時候開始計算的。走步是從拿球後在腳第一次離地時開始算,如果拿球時候是凌空的,就等那腳落地再離地時開始算,但只限於突破上籃,而非突破跳步投籃或上籃

所謂走兩步就是,每隻腳都離地一次,再落地一次。如果球在手上走完兩步後,先落地的腳再離地的話球就必須傳或投,如果繼續運球或持球的話就是走步。

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有一隻腳不停的走而另一隻腳始終在地上,他始終只算走一步,如果已經走兩步了只要先落地的那隻腳始終不離地,不論另一隻腳走幾步都只算兩步(不算超過兩步)。

如何跳步

1、單腳——雙腳。

運球或接到傳球時,並且隊員的腳步是在移動中,他結束運球時可以拿球,接著單腳起跳,最後雙腳同時落地。這就是大多數情況下的跳步。

2、單腳——單腳。

仍是運球或接到傳球的隊員並且在移動中。他結束運球時可以拿球後,單腳起跳,再單腳落地(注意:後面這個單腳可以是任一腳)。比如,A1跑動中結束運球,他拿球左腳起跳,接著再右腳落地,最後投籃或傳球(這就是所謂的“三步上籃”,鬱悶,其實就是連貫的拿球跑兩步)。再比如,A1跑動中結束運球,他拿球左腳起跳,接著左腳落地,最後仍是左腳起跳在空中投籃或傳球。這類似於田徑比賽中的三級跳,只不過我們的規則只允許跳兩級。

跳步側身

跳步側身是桌球運動常用步法之一。
跳步側身
移位時騰空(或腳輕擦地面)轉體,利於大力攻球,弧圈打法運用較多,快攻打法主要用於側身扣殺。
知識窗
跳步
以遠離來球的一腳用力蹬地為主,使兩腳同時或幾乎同時離地向來球方向跳動,蹬地用力大的腳先落地,另一腳跟著落地站穩。
移動範圍較跨步略大,但速度不如跨步。移動中常會有短暫的騰空時間,對於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會有一定影響,通常靠膝關節和踝關節的緩衝來減少重心起伏。多用於來球距離身體較遠且速度不是很快時,利於主動連續進攻。弧圈打法常用以側身移動或在中台左右移動;快攻打法側身時用跳步也較多,但左右移動時常會將其與跨步結合運用,比如往右移動先用跨步,接著往左移動時用跳步。

籃球規則

籃球規則指籃球比賽的各種規則。籃球運動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深入的發展。為使該項運動永遠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並在持續的發展中得到統一和規範,國際籃球聯合會近年來不斷地對《籃球規則》進行了修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