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游神

路游神是山東臨沂地區的漢族民俗文化。民間傳說路上有遊走神仙,主管道路。多於除夕日在大十字路口,祭車和路游神等神仙。準備酒席和金元寶,冥紙等祭祀,祈求平安。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路游神的傳說

山東臨沂地區傳說,路上有遊走神仙,主管道路。多於除夕日在大十字路口,祭車和路游神等神仙。準備酒席和金元寶,冥紙等祭祀,祈求平安。

祭祀路游神

多在十字路口處,四通八達之意。此外一些在外的農民工無法回家過年上墳,就在十字路口祭祀,希望陰間的郵遞員能將錢財帶給祖先。如果在外地工作,回家過年,再回到工作地時,多祭祀路游神祈求一路平安。此外,農村地區如果孩子在外,有車,則每月十五祭祀路游神,祈求平安

路游神路游神
路游神路游神

其他路神傳說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元月初五日做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更多圖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