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明對話:視界融合與文化互動

跨文明對話:視界融合與文化互動

《跨文明對話:視界融合與文化互動》是2009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順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自古而然,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也由來已久。然而自西方工業革命興起以來,由於西方社會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超過了世界其他地區,以致於在相當長的時期,不少東西方學人都把西方的科學技術、社會制度乃至生活方式視為衡量文明發展水平的標尺,把社會進步的理想目標定位於以西方發展模式為藍本的現代化,或以西方價值觀為基礎的普世文明。所謂西風東漸、西學東移,相當一批東方學人和政客也把工業化、信息化等現代科技進步看做西方文明的必然產物。

圖書目錄

中國學派:比較文學第三階段學科理論的建構(代序)

跨文明視域與全球化焦慮

全球化、民族主義及超民族主義

如何把韋伯切成兩半

“西東合集”:歐洲文學與跨文化轉型

全球化語境下的文明碰撞與文化抉擇

跨文明對話——視界融合與文化互動中的文化自覺

西方生態批評與跨文明研究

中西詩學的視界融合

鬆散的結尾並非終結:論形式手段、互文性與文類

盲觀與解脫:存尼采與克羅齊之間的朱光潛美學

“迂迴”與“對視”

他者的視角:西方中國文論研究

從文化體系到中國本位

三重面具下的他者

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化的文化學思考

《詩學》“好人”說

“言志學”芻議

中西文學思維比較

試把冰河踏破,縱凌雲一騎

巴赫金理論的大門為什麼沒有向阿里斯托芬敞開

“反者道之動”

承上古啟中古的多元文化經典

中西文學的互滲與互動

文學與創傷史:納粹大屠殺個案研究

阿庫烏霧的諾蘇詩歌:發展中的民族詩學

我用母語與當代世界詩壇對話

從模仿到互文

T.S.艾略特的宗教“賦格曲”

唯美、色情與神聖之維

神話重構與文化互滲

論《坎特伯雷故事》的故事類型

論羅伯一格里耶的小說敘事對電影的借鑑

從後殖民視域下看《寵兒》中的身體政治

美國華裔文學的“蛹變期”

苦難的人生,扭曲的個性,誰之過?

他為何厭惡?

漢語母語的元文化抗體:中國現代文學的中國性訴求

中國式的俄狄浦斯情結——《將軍底頭》解讀

中國京劇男旦在不同戲劇中的文化詮釋

阿凡提故事的幽默性的流傳、演變與發展

比較文學的當代視域

比較文學的跨越性與主題學研究

文學關係: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

美國電影對傳統嚴肅小說的影響

從“專著性”回歸“教材性”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體系新探

消費文化與比較文學精英意識的重塑

和而不同:翻譯文化學派改寫論與哲羅姆模式忠實觀

世界500強品牌漢譯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