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翅雁

距翅雁

距翅雁(Plectropterus gambensis),又名直翅鵝,是一種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濕地的鴨科。是介於雁類和鴨類之間的類型,在其它分類體統中則被認為是體形最大的一種棲鴨。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距翅雁距翅雁

距翅雁長75-115厘米,平均重4-6.8公斤,有時可以達10公斤,雄鳥較雌鳥大。它們是非洲最大的水鳥,也是世界上平均最大的。它們主要是黑色,面部白色,上有很大的白色斑紋,具有長而粗的脖子,寬大的翅膀和細長的腿。雌雄類似,但雄性體形更大一些,而且雄鳥面上也有較大片的紅色,上頜的基底有一個瘤。成雁有一頂鴨舌帽,脖子以下(前頸除外)、胸部兩側、幾乎整個下半身(包括飛行翼和尾部)都是泛青銅光澤的黑金屬綠色。喉,下頸部,胸部,下兩側和底部其餘都是白色。

前額突出,臉頰延伸到眼睛背後的是粉紅色的裸露皮膚。雌雁駝背是不那么突出,臉頰裸露的皮膚也相對少。腿和腳玫瑰紅色,虹膜黑色。

其指名亞種(P.g.gambensis)的腹部及兩側有很大片白色,而另一個在贊比西河的尼日亞種(P.g.niger),腹部只有小片的白色。

分布範圍

距翅雁分布圖距翅雁分布圖

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生活習性

距翅雁距翅雁

距翅雁成群棲息於湖泊,池塘,河流,三角洲和沼澤草甸。一般優先選擇大江大河,大型湖泊。在東非雖然可以達到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但儘量避免出現於鹽湖和山區。一般群居,生活於50個左右的小群,尤其在繁殖後換毛期間聚群。游泳能力很強,通常喜歡站在岸邊,或停息在河流和湖泊,甚至海岸邊的樹木上。

在旱季或雨季進行季節性的遷移。往返於進食地點和棲息地之間,通常在晨昏進食,不過在月色下可能也在夜間進食。

食物主要是素食,包括植物的種子,果實,塊莖,水生植物和蘆葦,也吃小魚和無脊椎動物

生長繁殖

距翅雁距翅雁

繁殖期因地區和雨季有差異。在非洲北部是從8月至12月,東部是1至6月,南部是8月至5月。巢大,距翅雁會在水邊的叢林中築巢,有時也會利用樹孔、其他洞穴及錘頭鸛的巢。繁殖期性情恐懼和謹慎,雌雁會極力捍衛其巢址。雌雁每巢產6至15枚象牙色的卵,孵化期30至33天。孵化後,親雁仍對雛鵝進行帶領教育,直到10周后自立。

亞種分化

距翅雁距翅雁

1.距翅雁指名亞種Plectropterusgambensisgambensis分布於甘比亞、衣索比亞、安哥拉和贊比西河。

2.距翅雁尼日亞種Plectropterusgambensisniger分布於南非、納米比亞、辛巴威到開普省。

國鳥

距翅雁是甘比亞的國鳥。

甘比亞共和國,西非國家,陸上被塞內加爾環繞,是非洲大陸最小的國家。甘比亞河貫通國家中央,流往大西洋。1965年甘比亞脫離前大英帝國獨立。甘比亞是世界上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

距翅雁是《非洲-歐亞大陸遷徙水鳥保護協定》所保護的物種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