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跟

跆根是朝鮮半島古代的一種傳統武術,是現代跆拳道的主要早期形式。跆根最初源於新羅的花郎道。跆根以腿腳為主,注重利用對方弱點或借對方之力反擊並使其摔倒, 是一種柔中帶剛的武藝。 1983年,韓國將跆根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推廣跆拳比賽。

歷史

跆根最初源於
朝鮮半島東南的新羅。相關武術被新羅花郎道採納。高麗王朝時期,跆拳武術是高麗軍隊重要的訓練項目。一些朝鮮王朝的古畫顯示跆拳在朝鮮王朝時期已經很大眾化。朝鮮半島日治時期,跆根被禁止,幾乎消失。20世紀80年代,跆根在韓國重新興起。1983年,韓國將跆根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推廣跆跟比賽。

特點

跆根表演
跆根以腿腳功夫為主,講求手腳與身體身體動作的和諧。跆拳習練者手掌平攤,同時輕柔舞動臂部以干擾對方的攻擊。較其它武術相比,跆根動作輕快有更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跆跟(Tae Kyon)
跟足矣,意為以足為利器
跆跟早在遠古時期以經存在的韓國武術,在數百年前,
對抗與張力就是競賽與體育的本質,參賽者分為東西兩隊,
比賽時要使用腳踢擊對手,誰先踢倒就是勝利者,緩慢而優雅的腿部動作,
帶有韓國傳統面具的特色,但隱藏著迅速而威猛的一擊,
看起來很像舞蹈,但這並不是為了好玩,而是採取最有利的“跆跟”位置,
舉腳向前代表挑戰,就像打球時,球在你手上所以要發給對方,
“跆跟”在民間盛行的時期不單只是遊戲般的單純,
玩“跆跟”遊戲是非常嚴肅的競賽,
考驗速度、力量與準確性,還可能導致危險的後果。
到了十九世紀末期,“跆跟”遊戲由輕鬆變得暴戾,
男人可藉此向敵人報復,放縱飲酒和睹錢,甚至把妻子下注,
韓國嚴格的儒家禮教傳統看不下去,就禁止這種遊戲,
令“跆跟”幾乎銷聲匿跡,但在本世紀後期有了復甦,
有位“跆跟”大師宋德基先生還保存韓國人的傳統文化,
他訓練了一批徙弟,讓大眾對此古老遊戲重燃興趣,
令到這種叫“跆跟”的遊戲又捲土重來。
宋大師的徒弟李永福現擔任韓國跆跟聯盟主席,
對推廣“跆跟”運動貢獻良多,
目前大約有數十萬韓國人學習“跆跟”。

備註

註:跆跟不是WTF(世界跆拳道聯盟)跆拳道也不是ITF(國際跆拳道聯盟)跆拳道。跆跟是朝鮮半島古武術,而跆拳道是近現代的時候由崔鴻熙以日本空手道為基礎創立的。崔鴻熙創建跆拳道並建立了ITF,跟朝鮮半島的古代武術沒有什麼關係。後來由於政治原因,崔鴻熙出逃韓國,韓國政府另外創立了WTF,也就是現在的奧運項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