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向現代的步履:百年中國現代詩體流變綜論

趨向現代的步履:百年中國現代詩體流變綜論

《趨向現代的步履:百年中國現代詩體流變綜論》,作者許霆,由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8年4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了作者對中國現代詩的詩體敘述、詩體分類、詩體格律和詩體期待等命題的思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趨向現代的步履:百年中國現代詩體流變綜論》主要包括導論、上編“從發生到重建”以及下編”從規範到審美“三個部分。導論概述了作者對中國現代詩的詩體敘述、詩體分類、詩體格律和詩體期待等命題的思考;上編分析了各種詩體自身的流變史;下編則是關於我國現代詩體建設中若干重要問題的專題論述,包括新詩體式輪、新詩格律體、詩行排列輪、詩體審美論、“詩體解放”論、詩體格局偏頗論等,供相關讀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許霆,1951年9月出生,漢族,江蘇太倉人。1985年8月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1988年8月上海師範大學文藝學專業碩士課程班結業。1998年晉升為教授。歷任常熟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等職。2004年12月起任常熟理工學院黨委書記。

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任編委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項目,列為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博士點重點項目”《20世紀中外文學交流史》撰稿:主持過“十四行體在中國”等6項省屬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學研究》《文學評論》《文學理論研究》《新文學史料》《上海社會科學》《江海學刊》香港《詩雙月刊》和《詩網路》等刊物發表研究論文百餘篇。出版理論專著《新格律詩研究》《與魯德俊合作》《十四行體在中國》(與魯德俊合作)《新詩理論發展史(1917~1927)》《中國新詩的現代品格》《中國現代詩學史論》《中國現代主義詩學論稿》《百年中國現代詩體流變史論》等。多次獲得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目錄

導論:關於中國現代詩體的思考

上編從發生到重建

第一章 中國現代詩體的發生

一、詩界革命和舊體改良

二、南社詩歌和詩體進化

三、新詩運動和詩體解放

第二章 早期新詩語體的演變

一、演變的總體軌跡

二、白話體的語言體式

三、自由體的語言體式

四、純詩體的語言體式

第三章 百年詩體流變的軌跡

一、現代詩體的醞釀誕生

二、現代詩體的全面建設

三、現代詩體的規範確立

四、現代詩體的先鋒追求

五、現代詩體的探索成果

第四章 百年自由詩體的發展

一、發生期的自由詩體

二、建設期的自由詩體

三、成熟期的自由詩體

四、建國後的自由詩體

五、新時期的自由詩體

第五章 百年新詩格律的探索

一、開創期的嘗試

二、多元期的發展

三、繁榮期的成果

四、新時期的開拓

五、回顧後的思考

第六章 百年散文詩體的發展

一、發生期散文詩體探索成果

二、魯迅散文詩體的獨特創造

三、新時期散文詩體流向態勢

第七章 百年歌謠詩體的倡導

一、新詩運動中的歌謠詩體

二、中國詩歌會的歌謠詩體

三、延安解放區的歌謠詩體

四、建國後17年的歌謠詩體

五、關於歌謠體倡導的反思

第八章 百年十四行體的移植

一、在借鑑中改造

二、在創作中創體

三、移植詩體原理

第九章 十四行體與中國傳統詩體

一、十四行體與中國古代十四行詩

二、十四行體與中國傳統詩體的契合

三、十四行體同中國傳統詩體的區別

第十章 百年戲劇體新詩的類型

一、戲劇獨白體新詩

二、戲劇旁白體新詩

三、抒情詩劇體新詩

四、戲劇對白體新詩

第十一章 新世紀之交詩體重建

一、重建詩體論的提出

二、完善現代自由詩體

三、倡導現代格律詩體

四、增多現代詩體

下編 從規範到審美

第十二章 新詩發生的“詩體解放”

一、“詩體解放”論的提出

二、“詩體解放”論的貢獻

三、“詩體解放”論的評價

第十三章 現代詩體的體式研究

一、新詩的連續形式

二、新詩的詩節形式

三、新詩的固定形式

第十四章現代詩體的格律研究

一、節奏與新詩的節奏單元

二、詩行與新詩的建行構節

三、詩韻與新詩的聲調音韻

第十五章 現代詩行的排列研究

一、形式定位的美

二、聲韻定位的美

三、詩情定位的美

四、心理組織的美

五、化句為行的美

第十六章 現代詩體的審美研究

一、詩體規範的積極審美功能

二、自由詩和格律詩的美學特徵

三、新詩民謠資源借鑑的價值

四、新詩形式的歐化因素評價

第十七章 現代詩體的格局偏頗

一、新體與舊體對立影響詩體繁榮

二、自由與律化對抗影響新詩定型

三、俗體抗拒文人詩體影響詩體美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