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考據(二)

最顯著的,就是二重證據法和三重證據法的實踐。 王國維的研究,是考據學發生歷史性進步的標誌。 他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就是以地下實物資料和歷史文獻資料互相印證的方法,對近代學術的進步有重要的影響。

內容介紹

考據學進入20世紀,隨著社會風潮的動盪經歷了幾度沉浮,也發生了重大的革新。最顯著的,就是二重證據法和三重證據法的實踐。
王國維的研究,是考據學發生歷史性進步的標誌。他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就是以地下實物資料和歷史文獻資料互相印證的方法,對近代學術的進步有重要的影響。
本書選編的文章,與前一本比較,收納的範圍可能更寬一些,學者有關生態史研究、性別史研究的心得也有採擷,是考慮到運用傳統的考據學方法,從新的學術視角進行的探索,或許會給讀者以有益的啟示。趙世喻先生建議續編《趣味考據》收入“顧頡剛對大禹原型的考據”“陳垣對多種宗教的考據、後代學者對雍正即位問題的考據、對‘玄武門之變’的考據、對沈萬三史事的考據等等”,因為各種原因,也沒有實現。

作品目錄

神桑:生命樹與哭喪棒(蕭兵)
桃和鬼(虞萬里)
三足烏(孫機)
女兒國的來歷(李衡眉)
西王母和東王公的類似故事(蕭兵)
“公”概念的祭典起源(葉舒憲)
跳出《周易》看《周易》(李零)
《周易》中的古歌(姚小鷗)
迷幻藥與生命樹(蕭兵)
古代房中書的用藥(李零)
吐沫(江紹原)
減食致壽(呂思勉)
“三十六”與“七十二”的由來(葉舒憲)
說早期地圖的方向(李零)
惜字律二種(辛德勇)
南人與北人(吳晗)
釋奴才(陳垣)
“有朋自遠方來”解讀(游修齡)
漢鏡銘文中的廣告語(田旭東)
古典戲曲中關羽的藝術形象(蔣星煜)
安祿山的種族與宗教信仰(榮新江)
馬嵬驛楊妃之死真相(黃永年)
“胡墼”與西域建築(葛承雍)
潑寒胡戲與潑水節的起源(韓儒林)
唐長安黑人來源尋蹤(葛承雍)
狐臭與胡臭(黃永年)
漢語中的外來語(李零)
麒麟與長頸鹿(孫機)
兩漢的沙塵暴記錄(王子今)
蘇東坡吃山芋(蔣星煜)
漢代的行為語言(彭衛)
古文物圖像中的相撲(楊泓)
秦漢時期的體育遊戲(彭衛 楊振紅)
漢晉之際輸入中國的香料(陳連慶)
龍涎真品與龍涎香品(揚之水)
印香與印香爐(揚之水)
隋唐五代的住宅裝飾與起居用具(吳玉貴)
宋代市民遊藝――京瓦伎藝(楊泓)
曹操的腰包(蔣星煜)
我國早期的眼鏡(孫機)
五兵佩(孫機)
說“事兒”(揚之水)
釋“廁”(陸宗達)
淺談漢代的廁(張建林 范培松)
女子從軍(呂思勉)
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企業家(李埏)
中古士人“容止”的女性化傾向(范子燁)
美人的體形(劉衍文)
唐代婦女的服裝與化妝(孫機)
隋唐五代的離婚與再嫁(吳玉貴)
唐代的妒婦與悍婦(吳玉貴)
從《孩兒詩》到百子圖(揚之水)
語錄考(王春瑜)
吹牛考(王春瑜)
秦漢人的罵詈語言(彭衛 楊振紅)
屁與詩文(劉衍文)
屁與詩文余話(劉衍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