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陵山遺址

占地約1萬平方米,為一海拔高10.5米的橢圓形土墩,系良渚文化早期大型土築高台。 文化堆積層厚9米,上層為春秋時代遺存,中層為良渚文化,下層為崧澤文化。 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良渚時期的社會現象有重要意義,1992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成果之一。

趙陵山遺址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城東28公里處崑山張浦鎮趙陵村。占地約1萬平方米,為一海拔高10.5米的橢圓形土墩,系良渚文化早期大型土築高台。1990、1991、1995年3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9米,上層為春秋時代遺存,中層為良渚文化,下層為崧澤文化。共發現以良渚文化為主的墓葬94座。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墓葬均與土台關係密切,按墓主貧富貴賤分區埋葬,並有規模較大的集中殺殉現象,這在良渚文化遺址中屬首次發現。出土文物600餘件,其中玉器200餘件,石器130餘件,陶器270餘件。玉器中神人鳥獸透雕玉飾尤精湛。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良渚時期的社會現象有重要意義,1992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成果之一。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趙陵山遺址北邊是草鞋山遺址,東北邊有張陵山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