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牛河

趙牛河

趙牛河:該河發源於東阿縣黃河涯村西窪地,經茌平縣在齊河縣大張鄉前王營村南入境。經流大張、務頭、焦廟、劉橋、華店、安頭、大黃、宣章八個鄉鎮及禹城市東北部,從宣章鄉東北部出縣境,至濟陽縣張寨魯莊之間入徒駭河。境內全長62.43公里,流域面積1947平方公里,是齊河縣主要泄洪河道。多年來,對沿河村莊的抗旱排澇,確保農業豐收發揮了巨大作用。


趙牛河
舊曰利民河,源出山東東阿縣顧管屯鎮高莊村,東北沿茌平東阿邊界至禹城、齊河縣東北,注於徒駭河,地熱窪下,夏秋水溢,淹沒禾稼,縣丞牛文浚之,故名趙牛河。
名字典故
在齊河縣的西部,有一條河叫趙牛河,可在明朝弘治年以前,這條河叫利民河,改為趙牛河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利民河,河道淤泥,汛期一到,河水四溢,一片汪洋,淹沒良田,寸草不收,人們流離失所,四處逃難。利民河成了地地道道害民河。明朝弘治年間,山西代州人士,趙清、牛文增奉皇帝之名來齊河任知縣、縣丞。下車伊始,便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得知利民河的泛濫是人們陷入困境的罪魁禍首,決心治理,為民造福。察看丈量河床,組織民工開挖疏浚河道。一日,趙、牛二人由南向北沿河堤察看工程進展情況,來到一村,忽見一牛擋於馬前,叫聲不絕,趕之不去。趙清問,誰家的牛牽至路中。村民說:“王臻家的牛,王臻因門前有人被殺,已被捕入獄。”回答完畢,牛已轉身而去。趙、牛二人跟牛進村。這牛行至名叫王山門下,伏地不動,兩耳忽扇,雙眼瞪大看著兩位縣太爺。趙、牛二人及其隨從隨即展開了調查。原來,王山相中了王臻的一塊上等好地,便想法弄到手。王山何許人也。王山,獨身,偷雞摸狗,好色之徒,村中一霸。孫有之妻,美貌俊秀,人見人愛,喻為村中一朵花。王山早有預謀除掉孫有,霸占人妻,只是苦無良策。而王臻雖家境貧困,但人老實忠厚,家中土地本來就少,就靠這塊地養家餬口,認為王山想霸占這塊地,是欺負自己,執意不賣,與王山翻了臉,王山懷恨在心,伺機報復。一天,王山看見王臻與無賴孫有爭吵,孫有身材高大,仗勢欺人,破口大罵,拿杴追打王臻,王臻抱頭躲藏。今日見王、孫鬥毆,想出一箭雙鵰之計。夜間王山將孫有騙出來,暗殺於王臻門前,使王臻吃了官司。趙、牛二人經明察暗訪,村民大毛、二虎窺見王山殺人後,將殺人刀投入井中。趙、牛升堂問案,將王山處以極刑,王臻無罪釋放,百姓稱道。
趙、牛二人為官清廉,替民說話,為民作主,體恤民情,複議審明了多宗冤案,民情大振。除治理利民河外,還疏浚了巴公河、溫聰河,使這帶五穀豐登,人們安居樂業。人們為紀念這兩位恩人,便將利民河改為趙牛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