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君

趙梅君,女,1956年生,碩士,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生物系副教授。長期從事昆蟲分類、昆蟲資源以及農業害蟲綜合治理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省市級科研項目10多項,其中2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發現了隱翅蟲新種30餘種;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1部、譯著6部。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1978.03-1982.01 山西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學習(學士);

1982.01-1986.11 山西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任教(助教);
1986.12-1989.10 山西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任教(講師);
1989.10-1991.04 日本九州大學農學部留學(訪問學者);
1991.04-1993.02 山西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任教(講師);
1993.02-1997.04 日本愛媛大學農學部留學(碩士);
1997.05-1999.02 山西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任教(副教授);
1999.03-現在 上海師範大學生物系任教(副教授)。

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領域
1.昆蟲(隱翅蟲)分類研究
2.農林害蟲綜合治理研究
近年來承擔和參加的主要科研項目
1.中國Tachyporinae(鞘翅目,隱翅蟲科)的分類區系研究。1998-2001,國家教委留學回國人員科研資助項目。(參加)
2.中國尖腹隱翅蟲的系統研究。1998-2001,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參加)
3.上海產毒隱翅蟲資源開發研究。1998-2001,上海市博士後科研基金項目。(參加)
4.上海隱翅蟲區系調查。1999-2001,上海師大科研啟動項目。(參加)
5.農田捕食性隱翅蟲及其在生防上的套用研究。2000.8-2002.12,教育部高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項目。(參加)
6.上海產天敵隱翅蟲資源研究。2001.11-2004.9,上海市教委科技發展基金。(參加)
7.上海外來綠化林木害蟲的研究。2002-2004,上海市教委科技發展基金。(主持)
8.中國尖腹隱翅蟲分類研究。2003.1-2005.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加)
9.華東地區突眼隱翅蟲多樣性及其優勢種研究。2005.11-2007.12,上海市教委科研項目。(參加)
10.崇明綠地系統昆蟲多樣性構建及觀賞性昆蟲生境建設技術研究。2007.4-2008.6,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子課題。(參加)

論文著作

近期發表的主要論文(2002-2007)
1.趙梅君,李利珍.中國圓胸隱翅蟲一新記錄種(鞘翅目:隱翅蟲科).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2,31(3):66-68.
2.湯亮,張艷,趙梅君,李利珍.中國圓胸隱翅蟲一新記錄種(鞘翅目:隱翅蟲科).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2,(增刊):37-39.
3.Zhao M-J, Li L-Z. Tachinus humeronotatus, a new species from Sichuan, Southwest China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Jpn. J. syst. Ent., 2002, 8 (2): 269-271.
4.Zhao M-J, Li L-Z*, Zhang Y.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Tachinus (Col., Staphylinidae) from Sichuan, Southwest China. Ent. Rev. Japan, 2003, 58 (2): 183-186.
5.胡佳耀,趙梅君,李利珍等.上海地區常見蝴蝶幼蟲識別.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4,33(3):81-85.
6.趙梅君,李利珍,張艷.中國一新記錄種——麗原胸隱翅蟲(鞘翅目:隱翅蟲科).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4(增刊):125-127.
7.Zhao M-J, Li L-Z.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Tachinus from Yunnan, Southwest China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Jpn. J. syst. Ent., 2004, 10 (2): 231-233.
8.李新巾,趙梅君,李利珍.毛健夜蛾生物學特性初步研究.昆蟲知識,2005,42(1):44-46.
9.趙梅君,李利珍,湯亮,胡佳耀,李新巾,嚴靜.上海地區鱗翅目昆蟲調查初步名錄.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5,34(2):60-65.
10.湯亮,趙梅君,李新巾,胡佳耀,李利珍.上海地區常見大型蛾類幼蟲的識別.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5,34(3):55-59.
11.Zhu Jingwen, Li Lizhen*, Zhao Meijun.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Ischnosoma from China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Tachyporinae).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005, 30 (4): 809-811.
12.Zhu Jingwen, Li Lizhen*, Zhao Meijun. Ischnosoma bergrothi (Hellen) new to China (Col., Staphylinidae).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5,34(4):83-85.
13.Chi Yi-hui, Zhao Mei-jun, Li Li-zhen. Discovery of Priochirus (Eutriacathus) tridens (Motschulsky)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from China.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5,增刊:141-145.
14.趙梅君,李利珍,胡佳耀,湯亮,李新巾.上海地區常見中小型蛾類幼蟲識別.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6,35(1):91-94.
15.趙梅君,王甬胤,胡佳耀,李利珍.黃尖襟粉蝶的生物學特性.昆蟲知識,2006,43(4):476-478.
16.池毅惠,趙梅君,李利珍.中國方胸隱翅蟲屬初步分類研究(鞘翅目:隱翅蟲科).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12月增刊,101-108.
17.Li Jin-Wen, Li Li-Zhen, Zhao Mei-Jun*. A review of the genus Coryphiun Stephens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of China. Dtsch. Entomol. Z., 2007, 54(1): 83-87(SCI).
18.Yuan Xin, Zhao Mei-Jun, Li Li-Zhen*, Hayashi Yasuhiko. Contributions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Genus Bolitogyrus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of China. Ent. Rev. Jpan, 2007, 62(1): 145-155.
出版的著作
1.趙梅君等,二十一世紀少年兒童科學百科。255頁,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參加編譯)。
2.李利珍,趙梅君,21世紀少年兒童科學教室(昆蟲知識百科、科學起步百科、生活趣味百科、課外活動百科)。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編譯)。
3.李利珍,趙梅君,科學寶庫。255頁,吉林美術出版社,2001年(編譯)。
4.趙梅君,李利珍(主編),多彩的昆蟲世界——中國600種昆蟲生態圖鑑。203頁,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5年。

獎勵情況

科研獲獎
尖腹隱翅蟲分類研究。教育部項目,2003年1月27日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2完成人)
其他獎勵
2004年獲“上海市教育系統比翼雙飛模范佳侶”。
2007年獲上海師範大學“記功”。

相關報導

醉心於昆蟲事業的伉儷——訪市教育系統“比翼雙飛模範佳侶”李利珍、趙梅君夫婦
2004年3月
踏著午後的陽光,記者採訪了剛剛被評為市教育系統“比翼雙飛模範佳侶”的生環學院李利珍教授和趙梅君副教授。和他們的交談猶如沉浸在暖洋洋的空氣中,樸素的言語透露出他們的伉儷情深。
這是一對志趣相投、以事業為重的模範佳侶。李利珍和趙梅君早年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雙雙留校從事昆蟲學研究後又先後赴日深造,最後一起回國報效祖國。在事業上,他們互相勉勵,攜手共進;在生活中,他們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李利珍和趙梅君在同一個教研室從事昆蟲學的教學和研究,他們除了承擔“昆蟲學”等多門本科生課程外,還指導8名研究生。他們的課程全部採用精心製作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多彩的講課內容、生動活潑的授課方式,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指導的本科生有多人畢業之前就已在核心期刊上正式發表論文,在讀的研究生也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毫無疑問,他們對事業的熱愛是一致的。那么他們又是如何處理好事業與家庭的關係的呢?在這方面,趙梅君老師挑起了家務的重擔。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也確實感覺到趙老師是一個傳統的東方女性,引用李老師對她的一句評價:典型的賢妻良母。
作為生物系的系主任,李利珍教授的工作是繁忙的,實驗室是他的第二個家。趙梅君老師在完成自己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之後,總惦記著李老師的生活起居。儘管自己的工作也是忙碌的,但回家做上一頓可口的晚餐是趙老師每天的“必修課”。李老師對此很感慨:“平日生活中趙老師體貼我工作的辛苦,噓寒問暖,我很感激她。這么多年要是沒有她的支持理解,也就沒有我的那些成果。功勳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生活上的互相照顧,事業上的互勉互勵使這對教授夫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到現在他倆總共主持和參加了1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和省市級科研項目,其中4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去年他們主持完成的“尖腹隱翅蟲分類研究”項目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至今,他倆共發現世界上尚未記載的隱翅蟲新種60餘種,新屬1個,新記錄屬種10餘個,填補了我國在尖腹隱翅蟲研究領域的空白。他們共同發表學術論文66篇,其中30餘篇在國外重要期刊上發表;出版專著2部,共同翻譯譯著6部。李利珍教授先後獲得“上海市優秀博士後”、“99上海科技節先進個人”、“明治乳業生命科學獎”、校先進個人和校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去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中國有句俗語: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他倆不正是如此嗎?
趙梅君老師說:“在這二十幾年裡,我和李老師經歷了很多的風風雨雨,分享著生活的酸甜苦辣。我們的生活沒有年輕人的浪漫,我們只是比較踏實地走好每一步,相互理解,彼此支持。”幸福的源頭不就是理解和支持嗎?李利珍夫婦的幸福生活為這句話作了最好的注釋。

人物二:豫劇演員

趙梅君(1934一)女。鄭州市人。河北省內丘縣豫劇團主要演員,業務團長。河北省劇協會員。從師豫劇界著名老藝人周海水。青年時代曾演出於開封、商丘、菏澤、聊城等地。1955年到河北。唱腔以“西府調”為主、柔中帶剛。戲路寬,文武兼備。擅演劇目有《洛陽橋》、《俏巧娘》、《楊八姐盜刀》、《李雙雙》等。特別是《金盆計》一劇,從穿披到扎靠,最後換打衣,一行勝似一行,演得有聲有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