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兵

趙新兵,男,畢業於浙江大學,1985年起在浙江大學任教,1992年晉升副教授,1995年晉升教授,1996年起任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簡介

趙新兵,男,浙江大學教授

學歷與工作簡歷

1982年浙江大學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5年浙江大學金屬材料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0年浙江大學/亞琛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85年起在浙江大學任教,1992年晉升副教授,1995年晉升教授,1996年起任博士生導師。1993年任材料系副系主任,1999至2005年任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兼材料系系主任(至2006年)。現任浙江大學材料學科學位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金屬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教育部金屬材料及冶金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中國稀土學會理事、稀土新材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常務理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主編等。

科研工作簡介

1. 半導體熱電材料熱電材料可用於直接將熱能轉換為電能的熱電發電機或無製冷劑的半導體致冷裝置。本課題組目前在該領域的工作集中於提高材料的熱電勢係數和電導率、降低材料的熱導率,從而改善材料的熱電優值。具體研究範圍涉及:新型納米結構熱電材料的溶劑熱/水熱合成技術、納米結構Bi2Te3基熱電材料、納米Skutterudite結構熱電材料、金屬矽化物熱電材料、熱電材料溫差發電系統等。最近,成功合成了Bi2Te3納米管,製備了高優值納米複合結構熱電材料。該成果得到國際熱電材料研究界同行高度評價,在第23屆國際熱電學術會議上獲得唯一的“最佳科學論文獎”。 2. 鋰離子電池及其材料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銻基金屬間化合物、碳納米管、改性碳類材料等負極材料,LiMn2O4和LiFePO4基化合物正極材料,以及鋰離子電池,特別是聚合物鋰離子動力電池。這方面的研究已獲得技術突破,並開始進入產業化實施階段。
近年來主要從事納米複合半導體熱電材料、環保型金屬矽化物熱電材料、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其正極和負極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學術成果

先後主持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63課題1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項等。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160餘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3項,獲國際熱電學會議最佳科學論文獎1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