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彬[吉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趙彬[吉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姓名:趙彬,1981年他出生於哈爾濱,能能數碼始創人,擅長電腦維修,及電腦相關設備維修。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文學博士後,1998年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2005年10月-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學師從陳曉明教授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中國現代詩歌,當代詩歌等,至今獨立完成科研項目有:1、北京大學博士後基金項目:九十年代中國女性詩歌寫作;2、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新詩的語言和形式研究;3、吉林大學種子基金項目:中國九十年代女性詩歌寫作,發表論文多篇。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91年9月--1995年7月就讀于吉林師範學院中文系。
1995年9月--1998年4月年就讀于吉林大學攻讀中國現代文學碩士學位,
1998年4月畢業留校任教至今。
2001年9月--2005年6月在職攻讀吉林大學中國現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5年10月-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學中文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科研工作。

1998年4月工作于吉林大學至今。

主講課程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現代詩歌研究 、中國當代詩歌研究。

研究方向

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詩歌。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1、北京大學博士後基金項目:
九十年代中國女性詩歌寫作
2、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
新詩的語言和形式研究
3、吉林大學種子基金項目
中國九十年代女性詩歌寫作
學術論文:1、略論廢名詩歌的哲理境界
2、論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3、大眾消費文化時代的來臨與九十年代以來詩歌的變化
——對九十代以來詩歌的再認識
4、名字背後的隱喻和象徵
——對蘇童新作《碧奴》題名的索解
5、對女性文化的頌揚與重禱--蘇童新作《碧奴》的隱喻
6、媒介與人和文學
7、現代性的省思:符號化的虛空——由於堅一首小詩所帶來的啟示
8、斷裂、轉型與分化――20世紀90年代女性詩歌身體寫作綜述
9、面向詞語的寫作——論中國九十年代女性詩歌的詞語修辭學轉向
10、關於當代詩歌的閱讀:在細讀中展示的魅力——以于堅的一首小詩為例 期
11、身體寫作文本在大眾文化視野中的多維釋義——尹麗川詩歌身體寫作文化透視
12、王小妮論
13、文化反思與道德批判——解讀閻連科新作《風雅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