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影

趙君影(1906年-1996年),出生於南京(有說是湖北省的漢川縣),六歲喪母,父親則是一個不思長進的吸毒者,他自小便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而且非常地吃苦與貧窮。父親將他送入教會學校就讀,十年來只見過父親三、四次。他在教會學校奠定了良好基礎,因而日後有勇氣反對罪惡。他的屬靈父母是賈雅各布牧師師母,賈雅各布是基督書院創辦人賈嘉美牧師(James Robert Graham III)的父親。神在趙君影的一生中有著不少的雕琢與磨練,以至預備他將來帶領學生歸主運動。

簡介

趙君影(1906年─1996年),中國學生歸主運動的推動者,20世紀中國基督徒基要信仰的代表人物。

早年

1906年出生於南京,六歲喪母,父親將他送入基督書院就讀。1922年,在非基運動的反基督教潮流中,16歲的趙君影在掙扎之後成為虔誠信徒。
1928年至1931年,趙君影在養病期間決志奉獻。1934年,與女傳道人張性初女士結婚。1935年,成為傳道人。

創辦學聯

抗戰期間,1944年冬,趙君影與內地會的艾得理合作,在大後方重慶沙坪壩中央大學做三天布道,每晚約兩千人參加,約兩百人決志。短時間內,各大學校園敞開福音的門。 1945年:在重慶南山中學舉辦第一屆全國基督徒學生夏令會。講員有趙君影和地方教會的江守道。奉獻全職者有16人。後成立全國基督徒大學生聯合會,簡稱學聯。
許多學生成了虔誠的信徒。清早就參加小組禱告。以後成為著名傳道人,如陳終道、滕近輝。

中華歸主運動

1948年去香港,建立香港培靈學院和新加坡神學院。 1956 年移民美國,推行中華歸主運動,成立「基督教中華歸主協會」(洛杉磯、柏克萊、聖荷西、海沃德、芝加哥、紐約均有聚會),1985年,趙牧師在晚年創辦「中華歸主神學院」(洛杉磯),最後以90高齡逝世。

著作

《漫談五十年來中國的教會與政治》,分析當時的每位名布道家。
《基督徒為什麼不能做共產黨》。

“非基運動”蔓延

1922年,幾個共產黨員發表了《非基督教宣言》,揭起了反教潮。趙君影當時是16歲青年,歷經此浪濤仍屹立不動,在掙扎之後成為虔誠信徒。1925年中學畢業,那年孫中山逝世,也發生五卅慘案,他積極參加救國活動,開會、貼標語、遊行、演戲、抵制英貨。那時反宗教運動蔓延全國,口號是“基督教是帝國主義的先鋒,是資本主義的走狗”,以及“科學領域擴大,就是宗教領域縮小”、“學者無不反宗教,信宗教者不是學者”。
於是,他遇到宗教信仰上的第一試金石,掙扎於“丟棄宗教從事愛國運動”還是“退出愛國運動,專心信仰宗教”。
這時,他最佩服的人是德國俾斯麥,內心很想做一位中國俾斯麥,擊敗列強,統一中國。

獻身歸主

趙君影年青時熱愛運動,在杭州之江大學四年間,為大學籃球校隊隊員,曾任隊長,讀至四年級時,僅差三個月就大學畢業,卻肺病復發,被迫立時退學,回到蘇北養病。他在養病期間,由於得到一位女傳教士悉心的照顧,令早年喪母的他,也能有機會一嘗母愛的感受。
1931年,他參加了淮陰教會的布道會,當時邀得大布道家許志文牧師及上海伯特利布道團主領聚會:許牧師並不用什麼高言大智去傳福音,他簡單直接地引用聖經,並且穿插著一些動人的故事,使與會者非常地感動,結果有不少人走到台前悔改信主。趙君影雖然心受感動,但不願當眾決志,但他卻被許牧師的“人人都是罪人,即使受了大學教育,仍是罪人,應該悔改”感動,結果他就一面禱告,一面哭泣地走到台前決志信主。
趙君影自覺無講道恩賜。一篇信息準備了兩星期,他用細筆削尖,在紙上將講詞寫得密密麻麻﹔但講道時,卻出了一身汗,眼鏡一片模糊,15分鐘就下台,由主席上去補足。
那時的宋尚節已很有名,趙牧師也一直在思考別人為何講道有能力﹔於是他開始研究賈玉銘的神道學、中英文系統神學、信義會的神學課本,讀慕迪(D.L. Moody)講章,他受託爾斯泰的有神論影響較深。
在患病期間,病床就是他的神學院。這期間大量的閱讀中英文屬靈書籍,加上個人豐富的聖經知識;結果漸漸蘊釀成他日後大學生工作中幾篇重要的講章:第一篇是《神觀——我為什麼相信有神?》,第二篇是《我的人生觀》,第三篇是《我的宇宙觀》,第四篇是《我的倫理觀》,這些信息帶領不少的學生信主。
在江蘇江陰教會學校教英文時,趙牧師帶領95%學生信主,所以他懷疑自己到底要講道,還是只要做教師,講聖經勸勉信徒,終生從事寫作就好。
後來神使他在第三期的肺病中得到奇妙的醫治,經過了一段短時間的教學生涯後,他便一生走上了這條全時間事奉的道路。

結識張性初女士

1933年,他聽了一場七天的培靈會,講道的張性初女士講聖潔生活,勸勉聽眾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棄絕卑賤的事,就必做上帝貴重的器皿。 於是趙牧師寫信給多人認罪。但有一件牽涉20元的事,他心裡一直過不去,三次走到郵筒又走回來,最後才將認罪的信投進去。
後來趙牧師在主日講道時,有多人流淚悔改,他第一次知道自己被破碎過後發出的能力。在大後方,上千上百的學生因聖靈工作信主,也是自此開始。而那位張性初女士,第二年便成了趙師母。

父親拿菜刀相脅

1935年,趙牧師決定奉獻做傳道人的訊息傳出,有十幾個工作等著他,但他最後透過禱告,去了揚州,做沒有收入的工作。 大家都沒想到布道家會這么窮苦,他父親不要一個討飯的兒子,氣得不理他。趙牧師在《我的宗教經驗》一書中曾有這樣的對話描述:
“基督教不是要孝敬父母嗎?你連父親的話都不聽。” “我現在有一個更大的父親,要聽他的話。” “我今天非把你殺掉不可。”
他的父親拿菜刀要砍他,被別人兩邊架住。趙牧師晚上不敢睡覺,用桌子抵住門,又朝屋外垂了繩子,以便逃跑。
那時,趙牧師初到揚州教會牧會,那是一個只有十幾位老太太和老先生的教會,他們過的是信心生活。曾有兩個半月沒人請他去講道,因而也就沒有收入。

當掉婚戒作旅費

後來有長老會的人請趙牧師去江蘇海州領聚會,但苦無旅費。禁食禱告幾天,最後上帝似乎要他去當掉結婚戒指﹔趙師母在另一房間禱告,她也說願意。 那時已經入夜,趙師母說﹕“男人當戒指,成何體統?”(她也不準姊妹叫先生去倒垃圾),趙牧師回答:“這么晚了,怎能讓你一個女人出去?” 於是兩人決定一起去,走了一個半小時,沒有一家當鋪是開的。趙牧師要趙師母坐車回家,自己走回家。趙師母說﹕“這時候我怎能撇下你一個人坐車?”他們回家後,只能餵小孩一點糖水,因為沒有錢買奶粉。
第二天一早,趙牧師去當了戒指,一半留作家用,一半作路費去領聚會。在半路火車上,上帝的愛澆灌下來,牧師寫下了詩歌《主啊,我心愛你》,這首詩歌后來經由蘇佐揚牧師譜曲,流行中國各地教會,深獲大眾喜愛。
趙君影與布道十字軍

時代的需要

美國西雅圖的一些愛主的商人,在Duncan McRoberts所倡導的中國本地福音布道團(Chinese Native evangelical Crusade)中參與,趙君影將這詞直譯為“布道十字軍”,他們以經濟直接支持中國人自己做宣教的工作,這可以解決西方宣教士到中國宣教的很多困難,諸如語言上的障礙、生活上的適應及路費的支出;而當時的內地會與及其它的差會的工作方式,都是以外國宣教士去帶領教會,甚少起用中國信徒成為教會的領袖,這是大大不利於中國教會的自立及福音工作的擴展。 趙君影承擔了“布道十字軍”的總幹事以後,卻受到很多的攻擊。一方面內地會的宣教士不能接受“華人自傳”這一嶄新的異象:另一方面很多人並不相信中國人有行政及管錢的能力。但趙君影從小就養成了堅強的毅力與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猶如在籃球場上的比賽,事事必拼搏到底:加上他能言善辯,並具有美好的靈性,因此能力排眾議,駁倒別人的批評;為日後的華人自傳與學生復興運動,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
趙君影牧師為了順利開展大學生的工作,已邀請了於力工牧師與他同工。於牧師在年少的時候已甚得趙牧師的賞識,他早已被邀與趙牧師一同參與傳福音的事奉;及至趙君影被邀開展布道十字軍的工作,他便立時與於牧師分享:“為了建立(貴州)富水路的教會,經過這一段帶領教會的經歷,主乃是要我們接受進入另一個事奉,另外一個異象。一方面是解決我們(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是要進入一個新的事奉、新的託付,盼望你能和我們同工,你是我第一個透露這一新託付新異象的人。”結果年青的於力工牧師成了他以後工作的重要助手,並且協助他大力推動這個大學生的福音與復興運動,後來更一生展開不同的福音工作。

學生福音事工

概況
1938年,趙牧師向全湖南的縣長證道,使得湖南教育廳廳長歸主,這是當時的大事。 抗戰時,大學校園敞開福音的門﹔1944年冬,趙牧師在重慶沙坪壩,向中央大學、重慶大學的聯合學校做三天布道,每晚約兩千人參加,約兩百人決志。極短期間內,全國均有學生工作遍布。
1945年舉辦全國基督徒學生夏令會,後成立“全國基督徒大學生聯合會”,簡稱“學聯”。
第一屆全國基督徒學生夏令會在重慶南山中學舉行,共40多所大專院校,150多人參加。於力工牧師領詩,講員有趙牧師、江守道牧師等。奉獻全職者有16人,包括滕近輝牧師。
趙牧師常以“到底有沒有神﹖”作為第一天的布道題目,深入分析,給人留下印象﹔第二天則講“基督徒的人生觀”,有時會有約八百學生參加,坐滿禮堂,窗邊門口都站了人。
另外的題目有“基督徒宇宙觀”、“基督徒社會倫理觀”,讓知識分子聽得過癮夠味。
詩班在於力工的手風琴伴奏下,唱出中英文詩歌。趙牧師講道鏗鏘有力,呼召時,不少決志者到台前留下名字、地址,再由當地牧者或宣教士做跟進。
趙牧師常向學生傳講聖潔生活的重要,會後總有許多人認罪。每早晨曙光初現時,學生們就一組一組出來,到校園中禱告。很顯然地,這群青年基督徒領受了上頭來的能力,勝過環境試探。

大學生復興運動的實況

由於當時的大學生多集中於大後方的幾個城市,所以工作上比較容易開展,如計志文牧師的巡迴布道工作;內地會的一些宣教士則在不同的大學任教,建立校園團契;而趙君影牧師所負責的“布道十字軍”也致力開展學生的福音工作;就這樣在不同的神的僕人與宣教組織帶領之下,發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復興運動。

全國第一屆大學生夏令會

1945年7月,基督徒十字軍改組為中華傳道會。趙君影運用外國的捐款召開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團契夏令會,地點在重慶南山的靈修學院。當時報名的有41間大學的團契代表共153人,由於抗戰時期的交通不便,由西北大學前來參加的滕近輝要花七天時間才到:由廣西而來的參加者更步行了43天的路程,由此可看出聖靈親自在作工,竟然感動人如此不辭勞苦地參加聚會。 當時主要的信息是由趙君影主講。賈玉銘牧師負責查經,何賡思負責專題,特約的講員有張治中、朱經農、張靜學、江守道、尹全先夫婦等政經界名人。第一晚的開幕禮由趙牧師主講,除證道外並闡明了大會的意義。當晚整個南山禮堂都坐滿了人,除了大學生與神學生外,另外也來了很多人,參加者約有600人之多。
據於力工牧師的回憶:“大會中我也領禱告,那種如火如荼的同聲開口禱告,有如山東大復興時的宋尚節,計志文奮興會中的禱告,認罪流淚的禱告。”滕近輝牧師是當時的與會者,他提到:“會上聖靈大大工作,我得到了復興,再一次將自己獻給主,一生事奉他。當時有十六位學生奉獻,其中有陳終道牧師。”其他帶職奉獻的人也很多,將整個聚會帶入到屬靈的高峰。復興之火其後不斷地燃燒起來,全時間奉獻及蒙召的學生很多,靈修院是他們受造就的地方,這些高質素的奉獻者,為日後的中國教會帶來了新的盼望與動力。於夏令會結束前夕,在七月十二日成立了“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聯合會”的組織,趙君影牧師被選為總幹事。
隨著對日抗戰的勝利,大學生的福音工作得著很大的發展,據估計至1951年止,共帶領了近兩萬多的學生信主。這段時期“學聯”的全職幹事,一般都維持在三十多人的狀況,陸續參與的則約有四十多人,其中國人與洋人各半,洋人則以“內地會”的同工為主,包括孔保羅、賴恩融及任職副總幹事的艾得理。一九四六年一月“內地會”將艾得理牧師借給“學聯”,由於當時急需人手,他便由倫敦搭大型水上飛機,飛往重慶,家人則乘輛船來華,甫抵重慶便參加了一個冬令會的禱告會,當時“聚會人數極眾,會場充滿禱告、認罪、以神為樂的氣氛。學生們聚在一起,每個人自由開口,彼此代求。”可見當時學生靈性的火熱,這個冬令會後使華西各大學的基督徒團契人數與日俱增。

全國第二屆大學生夏令會

1947年7月舉行的第二屆夏令會,地點是位於南京中山崚附近的國軍烈士遺族學校,這是最後一次的全國性聚會,但它的影響卻是至深且遠的。中國從沒有這么多來自各地的基督徒學生聚在一起聚會過,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聚會,是準備將來火般的試煉而設的。大會主席由仍是學生的焦源濂擔任,講員包括趙君影、賈玉銘及楊紹唐等人,會中更有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到訪鼓勵。 當時的聚會情況是這樣的,“清晨的禱告會……真的是復興的禱告,接下來的講道,明顯看見聖靈在人心的工作。林道亮牧師主領早餐後的一小時查經,後幾天的時間由蓄著一小撮白色鬍子,精力十足的賈老牧師擔任。他講道喜用大圖表,且不時唱起詩歌來。竭力要領學生進入靠基督得勝的生活中。”至於趙君影牧師所主講的羅馬書,對當時的學生特別有意思,“因為曾提到當時政治情勢與基督徒的信仰,特別著重在基督徒應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甘願為主的名和榮耀受逼迫。”賴恩融對這個夏令會有這樣的記述:“那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聚會,上千位中國各地的學生蜂擁而至,有從海路來的,有搭飛機來的,也有坐火車的……在那值得懷念的數天之中,有三百位青年男女不管前途如何,也不管將來有甚么困難和危險,均熱切地表示願意奉獻他們的一生為主做活的見證。”由於聚會實在非常的蒙恩,在最後一晚的聚會中,楊紹唐牧師主領的聖餐聚會作為高潮的結束,但學生們卻爭著作見證,在短短的時間之內,竟有八十人見證神對他們的愛,直至深夜聚會才結束。

趙君影的復興神學

要了解這次大學生復興運動背後的神學理念,我們大可從趙君影的成長過程去分析。趙君影曾說過:“我在當時所作的學生工作,在教義上是與賈玉銘一條路線,工作上是與王明道相呼應的,在奮興的事工上是宋尚節式的,現在回想起來,抗戰期間大學生的復興工作在基層上的教義都是基要派的,也就是賈玉銘所教授的。” 於力工牧師曾評論到趙君影所領導的大學生復興運動,是以“加爾文信仰為重,用的卻是衛斯理·約翰派的方法……故要再重生再悔過,這也是說,人需要經過關頭經驗(Crisis Experience)才能成聖,才能完全不犯罪,過得聖生活,不致再從罪中墮落。”可見趙君影的神學觀念,簡單而言就是植根於加爾文主義,然而也強調約翰·衛斯理的成聖觀,因此在他的講道中經常要求會眾悔改認罪,追求成聖。
大學生復興運動的影響-邊疆布道
當時不少的大學生信主及靈性得著復興,他們中間自然興起了邊疆宣教的工作,其中比較為人熟悉的就是《獻給無名的傳道者》的作者邊雲波先生,他從1948年開始在雲貴一帶參與宣教工作,但到1953年便離開。而很多真正的無名傳道者,卻是甘於寂寂無聞,甚至長埋白骨於邊疆荒蕪之地。當時參與宣教的主要力量是中華傳道會、西北靈工團及中華基督徒布道會;例如西北靈工團的創辦人張谷泉曾帶領過百的信徒,包括一些齊魯大學的學生,從蘭州、武威等地輾轉定居於哈密,結成一個群體,開展布道工作。

興起受苦心志的勇士

趙君影於1948年11月,為免受到政治的鬥爭而前往香港,這對當時的學生團契影響不小,但學生們也都預備好自己去面對一個活在無神政權下的信仰生活。1950年8月“學聯”副總幹事艾得理亦被驅離中國。這些年青的大學生開始面對嚴峻的考驗,紛紛被抓與批鬥,他們中間有人為此而殉道,也有人軟弱跌倒,但其中卻有不少持守純正信仰,在艱難過後仍然為主作見證,領人歸主。艾得理牧師的一段話,更可以為當時的大學生復興工作留下最好的評語:“五十年代中國基督徒學生的見證,無疑為七十年代家庭教會注入新的活力,掛名的基督徒無可奈何地妥協之後,信徒之間的團契就靠年青人去維持,各大學團契組織雖然被瓦解,昔日的基督徒學生及他們的子女,卻成為真正教會的一部份,這教會繼續在黑暗中發光。”

推動以後的大學生福音工作

當我們回顧這次大學生復興運動,卻發現對今日港、台、東南亞以至大陸教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艾得理被迫離開中國後,他致力於推動不同地區的學生福音工作,香港的“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與台灣的“校園福音團契”,原則上承接了這次大學生復興運動的異象,當年許多學生時代的全時間奉獻者,日後成為推動學生福音工作的領袖;例如滕近輝牧師在英國完成神學訓練後,在香港也參與了很多的學生工作,併到世界各地主領大學生的聚會。甚至中國大陸的美加留學生,於2000年舉辦了一個跨世紀的福音聚會,當年的復興運動中的領袖與參加者竟然濟濟一堂,重聚於美國的芝加哥,如於力工牧師、滕近輝牧師、焦源濂牧師及邊雲波先生等,他們仍致力於推動中國留學生的福音工作。

與共產黨的關係

在國共鬥爭時期,趙君影以為決志信主就是基督徒,誰知這想法太單純,許多共產黨員假冒基督徒,混進學聯。趙君影為了避免政治鬥爭,堅持屬靈的工作,使親共的學生難以滲入團契,他相信靈性與事奉的火熱是不易長期偽裝的,有團契在新同工上任時,先來個三小時的禱告會。 有一次,在開全國大會時,因為請了宋美齡演講,有人不滿。晚上趙牧師拿手電筒巡視,看見一小組人在高談闊論,他們一見光,就低頭禱告起來。共產黨員的滲透已成事實。後來趙牧師說,若主再給他機會,他不會只重量不重質。
趙君影一生堅決反對共產黨,也發表許多文章﹔其中一篇《基督徒為什麼不能做共產黨》,被印成小冊,在美國銷售六、七萬冊,由英文《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轉載。這是華人第一篇登上Christianity Today的文章。他也是共產黨公開宣布要捉拿的人之一。

剖析布道家

趙君影在其所著《漫談五十年來中國的教會與政治》一書中,對當時的每位名布道家,做了一些分析。他認為宋尚節、計志文是在教會裡做復興工作﹔王載、趙世光注重向非信徒布道﹔王明道強調信徒活力﹔賈玉銘重靈修﹔倪柝聲以靈命為要旨。

一生建樹

趙君影受人尊敬,是中國教會界的前輩,致力於學生歸主,培育許多忠於聖經的教會領袖。他所著書籍被許多遠東神學院與聖經學院採為教科書。他也開創許多事工,包括:國際學生團契、新加坡神學院、香港培靈學院。 1956年遷居美國後,趙君影成立基督教中華歸主協會(洛杉磯、柏克萊、聖荷西、海沃德、芝加哥、紐約均有教會),並多次到台灣舉辦“日月潭大專英語夏令營”﹔也曾以“知識的開端”為題,製作廣播節目六年。1985年,趙君影在晚年創辦中華歸主神學院(洛杉磯),最後以90歲高齡逝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