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龍

趙元龍

趙元龍,古生物學者,祖籍江蘇,1961年從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到原貴州工學院工作。現任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古生物及生物成礦研究所所長,碩士生導師等。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趙元龍教授祖籍江蘇,1961年從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後到原貴州工學院工作。現任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古生物及生物成礦研究所所長,碩士生導師等。

40餘年來,趙元龍教授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古生物化石發掘與研究上更是碩果纍纍。1991年,他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5年和2003年,兩次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出版了《黔東南早中寒武紀凱里組三葉蟲動物群》,《貴州——古生物王國》等多部專著,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論文100多篇。在他的努力下,著名的凱里生物群化石採集取得了重大進展,其獲2003年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凱里生物群再研究”經過全國7位專家鑑定,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他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M.Steiner博士等共同發現的遵義松林牛蹄塘生物群,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攀登專項三級課題項目共35萬元的資助,促成了貴州早期古生物研究與國際的接軌。

趙元龍教授十分重視國際合作,他多次邀請瑞典、美國、波蘭、挪威等國專家到貴陽進行科研合作,並與加拿大、俄羅斯、英國、德國等國的20餘名學者保持或進行過學術交流。趙教授也先後出訪德、美、韓等國,參加了多次國際學術會議。

難能可貴的是,在科研工作如此繁忙的情況下,趙元龍教授從未離開教學崗位。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還與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合作培養博士生1名,獨立培養碩士生3名。

“踏實做人,講究原則”。這是趙教授自己的人生格言。在工作上,儘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趙教授卻依然認為自己欠缺得太多,所以他樂此不疲地奔走於各地,忙碌於各種研究探索活動。在生活上,他總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力所能及的事他一定幫忙,在同事和學生當中都有著良好的口碑。

趙教授的辦公室旁有一個展覽室,收藏著他從各地搜掘而來的化石:三葉蟲,貝類,石燕……提起它們的由來時趙教授滔滔不絕,眉飛色舞。這些化石仿佛讓我們看到了在那些或烈日當空或風雨交加的日子裡,趙教授不辭勞苦四處奔走的身影。“不搞古生物,趙元龍就不是趙元龍了”,這是趙教授的一個同事對他的評價。的確,趙教授為了自己喜愛的事業付出了太多。為了工作,他在辦公室的一個角落安置了一張小床,大部分時間裡都在這裡吃住;為了工作,本可以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他接受了學校的延聘;為了工作,幾十年來背井離鄉的趙教授克制著自己對故土的思念,放棄了一次又一次返鄉的機會。他說,這裡有豐富的化石資源,有他鍾愛的事業。

趙元龍教授計畫在75歲時再休息,他決心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自己鍾愛的古生物研究事業。

成就榮譽

在古生物化石發掘與研究上碩果纍纍,1991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5年和2003年,兩次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出版了《黔東南早中寒武紀凱里組三葉蟲動物群》,《貴州——古生物王國》等多部專著。在他的努力下,著名的凱里生物群化石採集取得了重大進展。此外,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M.Steiner博士等共同發現的遵義松林牛蹄塘生物群,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攀登專項三級課題項目,促成了貴州早期古生物研究與國際的接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