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坳節

趕坳節

黔東、湘西交界地區的侗族,也有戊日不動工勞作的習俗。到了這一天,青年男女盛裝聚集,歡度“趕坳”節日,又稱“玩山”。它的起源有著另一個纏綿悲慘的傳說。

名稱

趕坳節

簡介

原來這裡的未婚青年在歡歌中互相產生感情後,姑娘就會將一塊絲巾或手帕贈與意中人,並訂下一次約會時間地點,由此逐漸議及婚事,結成夫婦。後來有一對英俊美貌的情人,男的叫哪萬,女的叫哪艷,以歌傳情,相互愛戀。哪艷將絲帕贈給哪萬,訂了終身。但是有一個歪心眼的小伙,曾向哪艷求婚未成,就找哪萬騙取絲帕,並將哪萬推下懸崖,公開欺騙別人說,他已得到哪艷的絲帕,所以哪艷已成為他的情人。哪艷聽說以後悲傷萬分,便也在哪萬受害的地方,跳崖自盡,為哪萬殉情。此事傳開後,青年們紛至沓來,用歌聲為他們致哀。每年的這一天,成為了趕坳的節日。在村旁的山坳里,人們對歌求偶,以歌訴情,在歡樂的歌聲中度過節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