趔趔趄趄

趔趔趄趄

【注釋】常用來比喻身體歪斜,腳步不穩的樣子。也指走路不穩,喝醉酒的樣子。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成語】趔趔趄趄

【詞性】中性成語

【用法】作定語、狀語;用於人的走路形態。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顫顫巍巍、踉踉蹌蹌

【同韻詞】一竿風月、養虎自齧、刀鋸斧鉞、遷延日月、扣盤捫籥、椎牛歃血、面如滿月、虛延歲月、郢書燕說、雲擾幅裂

【英語】toddle

【語文】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一面五星紅旗》國小三年級下冊·課文·26

成語出處

兩個人共提著一桶水,一手撩著衣裳,趔趔趄趄,潑潑撒撒的。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4回

成語故事

賈寶玉從外邊回來,見襲人不在,晴雯也不在,要喝茶與洗澡,小紅立即上前獻殷勤。寶玉覺得奇怪,但沒有別的使喚的丫鬟只好將就。這時秋紋、碧痕兩個人共提著一桶水嘻嘻哈哈的說笑著進來,走路趔趔趄趄的,小紅只好知趣地走開。

成語舉例

所有打了飯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護著碗,趔趔趄趄穿過爛泥塘般的院壩,跑回自己的宿舍。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

成語造句

1、他趔趔趄趄回到家,一把拽住老伴問:“你是誰呀?這裡是……船!我是……船長。”

2、老臭金祥拎著酒瓶,端著酒碗,趔趔趄趄地過來,霸氣地道:“我也,我也他娘的請你喝碗酒,新來的雜種!”他嗓音粗啞,打著酒嗝,乜斜著血紅的眼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