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誇張

1、超前誇張的定義,2、示例,3、相關資料,3.1名人指津、3.2衍生品——誇張法。

定義

超前誇張: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示例

1、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
2、她還沒有端酒杯,就了。
3、她一點胃口也沒有,飯沒入口,人就飽了。
4、 李醫生給人看病,藥方沒開,就好了三分。

相關資料

名人指津

《朱子語類》卷三四:“奢非止謂禮犯上之事,只是有誇張大之意。”
明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但帝王之事,易於誇張;而士庶之家,莫為標榜。”
列子·天瑞》:“又有人鍾賢世,巧能、各譽、誇張於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
白居易 《登閶門閒望》詩:“曾賞 錢唐 嫌 茂苑 ,今來未敢苦誇張。”
朱自清《論老實話》:“於是乎模糊事實,誇張事實,歪曲事實,甚至於捏造事實!”
端木蕻良 《關山月的藝術》:“藝術的誇張,不僅允許,而且必要。”
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文學的特點之一是誇張,而誇張有時是漫天過海,無止無休的。”

衍生品——誇張法

誇張法(Hyperbole)是指為了達到強調滑稽效果,而有意識的使用言過其實的詞語,這樣的一種修辭手段。誇張法並不等於有失真實或不要事實,而是通過誇張把事物的本質更好地體現出來。誇張法既用在日常會話中,也用在文學作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