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動念

起心動念

《起心動念》內容簡介:從自身的經歷和需求出發,從神經學、心理學的角度解讀愛戀、兩性關係,分析男人與女人不同、吸引力、出軌、愛成癮、性取向、性高潮等行為。重塑科學的愛情觀、性愛觀和兩性關係。《起心動念》從大腦科學最先進的認識和觀點,對「愛」和「性」進行了生動有趣的探索和解說。

內容介紹

從自身的經歷和需求出發,從神經學、心理學的角度解讀愛戀、兩性關係,分析男人與女人不同、吸引力、出軌、愛成癮、性取向、性高潮等行為。重塑科學的愛情觀、性愛觀和兩性關係。《起心動念》從大腦科學最先進的認識和觀點,對「愛」和「性」進行了生動有趣的探索和解說。

作者介紹

凱特·蘇克爾,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學士、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工程心理學碩士。她也是一位科學作家,文章散見於《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今日美國》(《USA Today》)、《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美國國家地理旅行者》(《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

作品目錄

序言

第一章愛是一門學問

第二章大腦中永恆的愛戀

第三章我們體內的化學分子

第四章都是媽媽的錯?

第五章我們為何沒有成為體內激素的階下囚?

第六章男人女人的不同

第七章吸引力---是什麼吸引了你?

第八章讓愛永恆

第九章當上母親真的會變笨嗎?

第十章戀愛、性愛會成癮嗎?

第十一章出軌行為

第十二章性高潮

第十三章性取向

第十四章愛慕會讓人變傻嗎?

序言

我們都知道愛是什麼。或者說,至少我們覺得自己知道。愛是磐石,是毒藥,是相互的折磨,是爆炸的雪茄菸……愛是你所需要的一切———然而它是冰冷的、破碎的哈利路亞。愛是一件奇妙的事情,猶如一個戰場,或是一條河流。愛是折磨人的東西,但它又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你永遠不必為愛道歉,或者你說抱歉的次數會比你想像的多很多。愛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它像一種病症。它是一個陷阱。特德•紐金特(Ted Nugent)在他處於人生中最浪漫的時刻之一時,甚至將愛比擬為一個輪胎鋼圈。此外,還有很多關於愛的比喻,其中不乏屬實的語句,但是仍然沒有一個定義可以一語中的、涵蓋愛的方方面面。或許這就是為何有人認為有必要創建一個口號,只寫著:“愛是……”從而全然避免涉及後面的細節。自己嘗試幾次吧,解釋一下什麼是愛。當然,你的腦海中肯定會有千思萬緒。現在,將你的定義套用到每一個可能與愛相關的情境中的每一個人。你會發現這有點兒難,不是嗎?

“就像最高法院對色情的描述一樣———當我看到的時候我知道這就是愛!”我的一個朋友說道。“或許也可以說,感覺到愛的來臨。”

無疑,他的話有一定道理。我覺得大多數人天生就知道什麼是愛。我們可以識別愛,感受到愛。只不過我們不能用言語準確地表達出來。愛太過抽象,難以捉摸且異乎尋常,讓人難以作出解釋。愛的衍生物同樣如此:性誘惑、欲望、一夫一妻制和恨。任何與愛同等複雜的東西都難以用三言兩語解釋———這個難題還是留給哲學家、小說家和男孩樂團吧。

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可人們仍然樂此不疲地提出相關建議:如何吸引異性、培養感情、延續愛情等。媽媽、朋友甚至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都樂意傳授給你正確處理感情生活的方法。這些建議往往承載著救贖感情的希望,達到能更好地理解、溝通和性愛。然而,太多的指導最終會淪為“聽我一句,我一定不會這樣做”。交流策略(或者瘋狂的性愛)鞏固了迪爾德麗姑媽和邁爾姑父①的婚姻生活,讓他們不再成日爭吵著要離婚。在我們當今生活的時代,我們想得到一些基於客觀的自然科學理論的建議,甚至是對於如愛般難以理解的事情,也是如此。如今,我們從基因圖譜和大腦掃描圖中尋找答案,而非從媽媽的肩膀、弗洛伊德的沙發或是牧師的辦公室那裡。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個治療痤瘡的藥物廣告。主題是“遺傳物之罪”。拋開合理飲食、正確的保健或者一塊質量上乘的肥皂(我的皮膚科醫生最青睞的方法):這條廣告含沙射影地指出,此藥物百分之百是生物萃取,完美無瑕的肌膚只需醫生的一個處方。研究中取得的進展意味著,原本難以理解的現象如抑鬱症、肥胖症和其他一系列基因疾病,如今已經可以在生物學範疇內檢測出來,並且可以用這樣或那樣的新藥來治癒。對於那些感覺自己整日舟車勞頓、勞動強度大(而且沒有取得太多業績)的人來說,為使身心保持一個平衡狀態,這些藥物治療無疑是一個福音。我們被告知這些疾病不是我們的過失,這要歸咎於被詛咒的遺傳物質。也就是說,心病還需心藥醫,遺傳物質應該有法子讓一切歸於正常。

直覺告訴我,我們理應通過同樣的角度看待愛。雖然有些人可能持有異議,不過我仍認為自己是個相對聰明的人。雖然歷經幾段長久的感情關係(還有一些短暫的、無疾而終的愛戀),一段失敗的婚姻,以及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但隨著年齡一天天增加,我越發意識到自己並不了解愛情。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十分確定自己對此全然無所知。而且就這一點來說,我並不是唯一的一個。與陷入愛河或失戀的人聊天,十有八九你最終會聽到這句話:“我應該知道得更多。”

如果我們坦誠內心想法的話,大多數人承認自己在愛情面前會手足無措,活脫脫一個笨小孩,無論我們認為自己在愛情方面有多老江湖。有了這個背景知識,怪罪於遺傳物質並非毫無道理。當然,如果遺傳物質沒有陷我們於不義,我們就不會一直犯同樣的愚蠢錯誤。

如今,科技日新月異,諸如生物學、遺傳學、流行病學、進化學、心理學、哲學、計算機科學、醫學等學科已經交叉在一起,並形成了包羅萬象的神經學。越來越多的神經學家證實,大腦指導行為———兩者不能被簡單地分開。我們的大腦是遺傳物質的指揮中心,指導我們的每一個動作。(我知道很多人認為有某種神來之手操控我們的感情生活,或許甚至影響到我們的大腦。鑒於科學既不能證實或駁斥這種論調,我在此書中對此不作討論,但是我會在第十六章探討一些關於宗教忠誠與大腦的神經學研究。)

最新的神經學研究結果提供一些信息,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大腦,以及它在疾病和行為中起的作用,包括一些複雜的行為,諸如依戀、浪漫愛戀和決定性愛與否。如今,研究人員已經鑑定出許多特異的大腦區域(參與愛戀)、不同的神經化學因子(可能讓我們混淆愛與欲望)以及基因和環境因素(它們可能相互作用從而改變我們處理感情的方式)。依據這些研究結果,關於愛是先天還是後天的舊式爭論(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正如許多自助書籍和約會指南聲稱的那樣),就可以從另一個新的角度辯證。這表明我們人類比先前想像的更易受遺傳物質的羈絆。

毫無疑問,事實並沒有那樣簡單。當前的研究揭示了DNA直接受到環境錯綜複雜的作用方式。表觀遺傳學是神經生物學中一個迅速發展的新領域,它證實了在發育及之後的過程中,環境的影響其實可以改變基因的表達。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更加關注於大腦和環境之間盤根錯節的相互作用,隨之,我們可以提出關於愛的本質的新問題———從神經學(現代人類生物科學)角度出發提出的問題———並解釋了基於自助、社會學和精神的古老假設。

套用一些創新的尖端技術手段諸如神經影像、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和轉基因動物模型,科學家如今有能力在分子水平上觀察與愛相關的現象。不論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是它在感情中的重要性;當今時代,我們可以測量腦細胞之間的交流情況。

“我們正開啟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海倫•費歇爾說,他是羅格斯大學的一位進化人類學家,從科學的視角研究愛。她甚至作為交友網站的一名諮詢顧問,分享自己對大腦與愛的見解。“這只是開始———表觀遺傳研究對大腦進行掃描,追蹤愛的分子信號通路。我們手上有很多信息可以幫助我們回答幾百年來一直糾結的問題。我們僅僅剛開始弄明白愛如何鈍化作決策的區域,童年時代如何影響我們控制情緒,以及哪種人會對愛成癮。事實上,對於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真正理解愛的本質來說,我們才剛剛起步。這項工程很浩大。”

這無疑是研究一個普遍又神秘現象所藉助的一個全新手段。許多人希望這些研究可以給我們提供長久以來一直在尋找的關於愛的答案:愛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讓愛持久?一夫一妻制是必然的,還是依情況而定?我和另外一個人在一起其實並不合適,但我對他就是完全無法自持,這又該做何解釋呢?為什麼我對我兒子的愛改變了我關心其他一切事情和人的方式?因為愛具有魔力讓大多數人感覺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傻瓜,所以隨手一拈,你就會發現有太多令人困惑的事情蹦出來,此時,一些言之鑿鑿的答案對我們來說如同久旱遇甘霖。我們不安的內心一度苦苦地追問,但是,研究激素、神經通路和基因的表觀遺傳調控,真的可以給我們提供答案嗎?

時至今日,人類對愛的本質這一課題已經開展了成千個科學調查。

市面上也有成千本與愛相關的諮詢書籍,在全球書店的自助書架上穩占一席之地。當今,這類書(以及雜誌文章和基於它們的脫口秀話題)中有許多聲稱它們的建議來自最新的神經學研究結果。它們傳遞出一些信息,認為男人和女人有著不同類型的大腦,並且有些與愛相關的獨特行為是天生的。它們認為,某些化學分子(有的在網上可以購買,只賣19.95美元)可以幫助我們吸引正確的伴侶。它們還認為,我們的遺傳物質影響一切,關於我們是否會找到真愛,遺傳性起到一個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如果我們願意遵循一些基於最熱門大腦研究的簡易指導,那我們的感情也會鳳凰涅。事實是,為了形成一個獨特的視角,這些書中引用的研究結果往往是概括性的、被曲解的或者根本是斷章取義,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讀者的狂熱。其實這並不稀奇。這些書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遵循規則,用“正確的”方式處理我們的感情,那么真愛就在我們的掌控之內。有些研究結果證實了長久以來你對愛持有的觀點。其他的觀念無論在準確度方面,還是吸引力方面,可能是錯誤的,而且是大錯特錯。它們顛復了你從小到大被告知的關於愛的一切。你讀過這些研究之後會發現它們讓你的想法(和內心)瞬間分崩離析,因為如果它們屬實,你會比自己想像中更加迷茫無措:真愛從未降臨在你身上。

新聞頭條、指南、章程、注意事項、指示和播出片段充斥著我們的視野,但是關於我們內心的本質,它們究竟有什麼獨特見解呢?

事實上,神經學家沒有提出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心傷或讓你的婚姻持久。通常,他們感興趣的課題涉及認知觀、意識、獎賞處理,或非特異性標記基因相關的行為。有些神經學家研究諸如自閉症或癌症的治療手段。愛是重要的,也是科學家真正追尋的結果。

鑒於在這些行為中,基因和環境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還有這種相互作用大多數是在動物模型而不是在人體中被檢測出來),任何一則建議可能對你不會有太多好處。神經學,尤其是探究大腦的表觀遺傳研究表明,雖然人們大腦的相同之處很多,但那些不同點足以需要對他們的各種病症進行個體化治療。進一步說,我們處理愛情、欲望和感情的方式可能有很多個體間的差異。

“行為真的是件複雜的事情。”亞歷山大•奧菲爾說。他是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致力於對草原田鼠(這種小型齧齒動物是大多數一夫一妻制研究的基礎)的配對和性行為的研究。“人類和田鼠之間有著重要差異。我們的意識和文化影響著行為。總之,這些事情讓針對行為的研究變得相當難辦。”

看起來沒有一種一招鮮吃遍天的方法來維持成功的感情。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怪罪於遺傳物質”,我們只能歸咎於自己的遺傳物質。這個觀念雖然很可怕,卻是極有道理的。我們複雜的行為造就了複雜的思想———我用了“骯髒的”思想這么重的詞語,它如此的多變,攪渾了公認理論的這潭靜水———並且導致了研究的複雜性。

此書的內容沒有提供關於愛的建議或指導。也不會告訴你如何吸引異性(或同性),如何成為一個好家長,或者如何讓伴侶長久地待在你身邊。儘管我可能想要告訴你丟棄手中關於感情話題的熱門新書,扔掉你購買的那些大腦化學補品,或者當某某博士的顧問節目播放時要立馬轉換頻道,但我克制了自己內心衝動的魔鬼。

我要做的就是使盡渾身解數解釋我們的大腦影響內心的各種方式,神經學對此究竟有何獨門解說———並且在人類行為的背景中,這些研究結果意味著什麼。即便沒有保持忠誠的五步法,也沒有十種方法讓媽媽從爸爸的撫育風格中受益,但它可以將你在電視上所看所讀的內容融合到恰當的背景中。我希望此書可以引導你遠離藥品或噴劑(或者,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至少讓你更好地理解這種調合物究竟有何作用)。如果你沒有獲得其他信息的話,我希望此書至少能讓你更深入地理解在初戀這種小事面前,人類的行為為何如此怪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