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鬼族

走鬼族

走鬼族,是擺私攤,廣東話稱為“走鬼”,販賣小商品以貼補家用的人群。

簡介

走鬼族走鬼族

“走鬼”本來在香港是非法的,但每年春節及個別假期,執法者一般都會網開一面,讓小販們可暫時安心經營。

“走鬼”,在香港幾乎家喻戶曉。幾十年前,它是流動小販違法擺賣時,逃避執法人員抓罰而相互招呼走脫的暗語,後來被人們當作無牌流動小販的代名詞。“走鬼”已成為一個特殊的零售市場,在一些地區“走鬼”更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深水埗的鴨寮街本就是香港知名的電子和舊貨市場。從大年初一開始,鴨寮街以及周圍的欽州街、桂林街、汝州街等街邊擺滿各種地攤,商品從衣物、首飾、舊家電、手錶到古董、相機、光碟,數不勝數,來淘寶的市民和遊客接踵摩肩,有的攤位前人多得水泄不通,只能小步挪動。

社會現象

走鬼族走鬼族

“走鬼族”的地攤擺有上世紀70到80年代的黑膠碟唱片,膠捲時代的老式單眼相機,收音機錄音機擴音器、無線電等零件和器材,很多平時見不著的商品這裡都可以買到,有不少攤檔甚至是通宵營業的。

在一個古董攤,人們目光聚焦在一個有木刻的舊式木櫃,門把手已經脫落。“這是清宮裡流傳出來的!”“什麼木質的?”“不清楚,看不出來了!”……攤主和顧客交流著。

“眼光定勝負”是這裡不成文的規矩,“走鬼”攤有珍品也有膺品。一位香港朋友說,初來這裡買表,交過不少“學費”:一次被騙,買了一隻冒牌勞力士手錶,損失了港幣1000多元,現在也不時在鴨寮街碰到那個騙子。

“會否上前揍他一頓﹖”“哈哈,不會了。鴨寮街就是這樣子,你情我願做買賣,只怪自己沒眼光,受騙也只能當交學費。”他笑著說。

“走鬼”攤同樣吸引不少精打細算的家庭主婦。經常來這裡掃幾次貨的曾太接受採訪時剛剛在鴨寮街“血拚”完,推著堆滿貨品的手推車說:“除了內衣褲外,我全身衣服都在這裡的二手攤檔買。”

深水埗一帶唐樓林立,是香港低收入者聚居區,曾太也住在附近,她視鴨寮街為名牌特賣場。“我這副Gucci眼鏡,雖是舊款,卻還很新,才賣三四十元。而我的Polo手袋,雖有少許破損,但只賣二十元左右,別的地方一定買不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