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知音》

《贈知音》,是唐代溫庭筠的七言絕句之一。

作者

溫庭筠

詩詞正文

翠羽花冠碧樹雞,未明先向短牆啼。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星漢漸移庭竹影,露珠猶綴野花迷。
景陽宮裡鍾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

注釋

⑴向:一本作“上”。

⑵窗間:一本作“窗前”。謝女:泛指女子。一說為東晉才女謝道韞,恐未必。青蛾:翠眉,亦是對眉的美稱。青蛾斂,即愁眉不展。

⑶蕭郎:泛指男子。

⑷星漢:指月光與星光。此句謂竹影隨著月落而被拉長,喻指時間流轉,臨近清晨。

⑸頸聯兩句:一本作“殘曙微星當戶沒,澹煙斜月照樓低”。

⑹景陽宮:南北朝時南齊的宮殿,上有鍾,宮女每日早晨聽景陽樓鐘聲而起床。一本作“上陽宮”。

⑺上:一本作“過”。

作品鑑賞

此詩寫離別之情,描寫細膩,情態婉約,跳躍多姿,已近詞境,與柳永詞《採蓮令·月華收》意境相似,可對照理解。像《贈知音》這類作品在古代常被視為淫褻之作,遭到嚴重的鄙視。大概是古人與今人於“淫褻”一詞的定義有差。此詩在今人看來,不僅沒有任何不堪入目、難以啟齒的描寫,而且把一對清晨離別的男女寫得柔情款款、蜜意濃濃,頗似一對令人艷羨的鴛鴦侶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