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婢詩

贈婢詩

贈婢詩是一首古詩,作者是唐朝崔郊,秀才和姑母家的一個婢女相戀,婢女卻被賣給顯貴於,崔郊一直難以忘情。一日寒食,婢女外出與崔郊相遇,崔郊百感交集,寫下這首《贈婢》。原文是,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基本信息

詩歌背景

唐末范攄《雲溪友議》載:唐元和年間,秀才崔郊與其姑母的一個婢女互生情愫,互相愛慕。但是後來婢女卻被賣給了顯貴於某。崔郊悲傷悵惘不已。一年寒食節,偶爾外出的婢女,邂逅了崔郊,崔郊百感交集,寫下《贈婢詩》:“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詩人被奪取所愛的悲哀,我們不難體會。後來於某讀到此詩,為崔郊的痴情所感動便讓崔郊把婢女領去,一時傳為美談。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侯門”指權豪勢要之家。“蕭郎”是詩詞中習用語,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此處是崔郊自謂。這兩句沒有將矛頭明顯指向造成他們分離隔絕的“侯門”,倒好象是說女子一進侯門便視自己為陌路之人了。

但有了上聯的鋪墊,作者真正的諷意當然不難明白,之所以要這樣寫,一則切合“贈婢”的口吻,便於表達詩人哀怨痛苦的心情,更可以使全詩風格保持和諧一致,突出它含蓄蘊藉的特點。詩人從侯門“深如海”的形象比喻,從“一入”、“從此”兩個關聯詞語所表達的語氣中透露出來的深沉的絕望,比那種直露的抒情更哀感動人,也更能激起讀者的同情。

原文

《 贈婢詩》(唐·崔郊)

公子王孫逐後塵,

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

作品鑑賞

贈婢贈婢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上句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即通過對"公子王孫"爭相追求的描寫突出女子的美貌;下句以"垂淚滴羅巾"的細節表現出女子深沉的痛苦。公子王孫的行為正是造成女子不幸的根源,然而這一點詩人卻沒有明白說出,只是通過"綠珠"一典的運用曲折表達的。綠珠原是西晉富豪石崇的寵妾,傳說她"美而艷,善吹笛"。

趙王倫專權時,他手下的孫秀倚仗權勢指名向石崇索取,遭到石崇拒絕。石崇因此被收下獄,綠珠也墜樓身死。用此典故一方面形容女子具有綠珠那樣美麗的容貌,另一方面以綠珠的悲慘遭遇暗示出女子被劫奪的不幸命運。於看似平淡客觀的敘述中巧妙地透露出詩人對公子王孫的不滿,對弱女子的愛憐同情,寫得含蓄委婉,不露痕跡。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兩句沒有將矛頭明顯指向造成他們分離隔絕的"侯門",倒好像是說女子一進侯門便視自己為陌路之人了。但有了上聯的鋪墊,作者真正的諷意就很容易明白,之所以要這樣寫,一則切合"贈婢"的口吻,便於表達詩人哀怨痛苦的心情,更可以使全詩風格保持和諧一致,突出它含蓄蘊藉的特點。

"侯門",對應首句的"公子王孫";"深如海"的比喻,表達出豪門威逼之下,弱者的絕望感受:無邊無際,深不見底,得不到解脫。"一入"、"從此"兩個關聯詞語,概括出寒門情侶長久、無止盡的痛苦,所表達的語氣中透露出來的深沉的絕望,比那種直露的抒情更哀感動人,也更能激起讀者的同情。"蕭郎"和"路人"的鮮明對比,表明面對情人,卻只能形同陌路,揭示出豪門權貴約束人身自由、踐踏人的情感的冷酷現實。

作者介紹

崔郊,唐朝元和間秀才,《全唐詩》中收錄了他的一首詩。(《雲溪友議》卷上、《唐朝紀事》卷五六)

唐代元和年間,秀才崔郊寓居在襄州(今襄樊)姑母家。姑家婢女姿容秀麗,是當地出名的美女,崔郊後與婢女互生愛戀,但姑母由於家境原因,不久將婢女賣給襄州司空於頔(Di)。
愛情並未就此終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