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義德王朝

賽義德王朝

賽義德王朝為亞洲阿拉伯半島阿曼國於18世紀中期的建立的穆斯林王朝。領土包括阿拉伯半島南部,甚至廣至東非桑吉巴地區。賽義德王朝正式成立於1749年,為阿曼當地阿拉伯人趨走原波斯人統治者後所建立的政教合一國家。

基本信息

詞語注音

賽義德王朝(Sulalah al—Sayyid)
15世紀印度德里素丹國第四代王朝(1414~1451)。創建者為原旁遮普總督赫茲爾汗(Khizrkhan,1414~1421在位)。因其家族自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故稱賽義德王朝。王朝管轄的領土包括信德、旁遮普以及印度北方邦的西部。

王朝歷史

王朝歷史達37年,歷經4代素丹。王朝締造者赫茲爾汗曾是察合台突厥人帖木兒任命的木爾坦、拉合爾等地的總督。帖木兒離開德里後,赫拉爾汗於1414年占領德里,建立賽義德王朝。在位期間,由於在其王國周圍興起許多獨立並敵視的國家,故赫茲爾汗仍以征服者帖木兒的名義進行統治。其繼任者穆巴拉克·沙(1421~1434在位)當政期間正式啟用賽義德王朝稱號,並提出在伊斯蘭教聚禮日誦讀“呼圖白”時,要為王朝素丹祝福。穆巴拉克·沙曾平定叛亂,穩固領土。在穆罕默德·沙和阿拉姆·沙執政期間,王朝政務日趨混亂,實權落入拉合爾和信德總督巴赫魯爾·洛迪(一譯“巴魯爾·羅第”)手裡。1448年,阿拉姆沙離開德里去巴塘。1451年,巴赫魯爾·洛迪奪取德里,建洛迪王朝,賽義德王朝遂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