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丁泉天文台

賽丁泉天文台

賽丁泉天文台位於悉尼西北部約500公里,由澳洲國立大學的天文和天文物理研究所管理。截至2013年1月,共有10架屬於澳大利亞、波蘭、英國、韓國和美國科研人員的望遠鏡坐落在此。

簡介

賽丁泉天文台位於悉尼西北部約500公里的瓦倫本哥國家公園內也稱為賽丁泉山的Woorat山上,標高海拔1165米。由澳洲國立大學(ANU)的天文和天文物理研究所(ResearchSchoolofAstronomy&Astrophysics,RSAA)管理。它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光學和紅外線天文台,也是全世界頂尖天文台之一。

截至2013年1月,共有10架屬於澳大利亞、波蘭、英國、韓國和美國科研人員的望遠鏡坐落在此。

歷史

賽丁泉天文台賽丁泉天文台

1924年,聯邦政府設立了斯壯羅山天文台,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於工作之餘提供軍事用的光學元件,在1940年代後期,由研究太陽為主的研究機構轉為研究恆星。在1953年至1974年間,在斯壯羅山的反射望遠鏡是澳洲口徑最大的74英寸(1.9米)光學望遠鏡。

20世紀50年代,坎培拉的人造燈光就已經污染了斯壯羅山的天空,某些範圍內的暗天體已經淹沒在光污染之下。

1962年,澳洲國立大學從許多候選的場所選中了賽丁泉做為新址,因為該處有黑暗且無雲的天空。

1960年代中期,澳洲國立大學設定了三架望遠鏡,連同的配套設施包括對外封閉的道路、員工宿舍、水和電的供應。

1984年,首相鮑伯·霍克,主持澳洲國立大學最大的望遠鏡啟用。這是一架安裝在可同步轉動的矩形大廈內,口徑2.3米,低成本、且有著創新技術的望遠鏡。

1990年,格林威治天文台追蹤地球衛星的設備在運做了10年之後關閉。

2003年1月,位於坎培拉斯特羅姆洛山區的天文台遭林火侵襲。大火破壞了5台望遠鏡,多個重要的天文研究項目也因此被迫終止。

2013年1月13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森林大火,再次逼近賽丁泉天文台,威脅到英美澳等國家設在那裡的多個太空望遠鏡

參觀與訪問

有訪客迴廊和展示區開放給訪客,並與提供咖啡和紀念封的商店結合在一起。這箇中心的開放時間在周一至周五是從上午9:30至下午4:00,周六、周日和公眾假日由上午10:00至下午2:00;每天上午9:30至下午3:30,訪客可以在訪客觀賞區觀看英澳望遠鏡。通過訪客中心的安排,在新南威爾斯學校的假日,有由瓦倫本哥國家公園導覽的發現之旅結合在一起的套裝旅遊。

通常,在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會舉辦開放日,與庫納巴拉班的慶典結合,做為星空活動的一部分。

在賽丁泉的望遠鏡

3.9米英澳望遠鏡(AAO)
1.24米英國施密特望遠鏡(AAO)
2.0米南福克斯望遠鏡
1.3米星圖家(SkyMapper)望遠鏡(ANU)
2.3米先進工藝望遠鏡(ANU)
0.5米烏普沙拉南施密特望遠鏡
0.5米自動化巡查望遠鏡(UNSW)
0.45米ROTSEIIIa,機器人光學中天搜尋實驗(UNSW)
KoreanYSTARTelescope(韓國南方望遠鏡)
40-英吋望遠鏡(ANU–已除役)
24-英吋望遠鏡(ANU-已除役)
16-英吋望遠鏡(ANU-已除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