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手冊

質量管理手冊

質量管理手冊是證實或描述檔案化質量體系的主要檔案,是闡明一個組織的質量方針,並描述其質量體系的檔案。可套用於多方面的質量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案。

基本概念

1.質量管理手冊規定了質量體系的基本結構,是實施和保持質量體系應長期遵循的檔案。

2.質量管理手冊至少應包含或涉及以下內容:

①企業組織的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

②對所採用的質量體系標準的全部適用要素的描述;

③影響質量的管理、執行、驗證或評審工作人員的職責與許可權和相互關係;

④質量體系程式及其說明;

⑤關於質量標準手冊評審、修改和控制的規定。

3.質量管理手冊可以是:

①質量體系程式檔案的直接彙編;

②一組或一部分質量體系程式檔案;

③針對特定設施、職能、過程或契約要求所選擇的一系列程式檔案;

④多份檔案或多層次的檔案;

⑤剪裁掉附錄只含有通用性內容的檔案;

⑥可獨立套用的或是其他形式的檔案;

⑦基於組織所需的其他可能的派生檔案。

因此根據質量管理手冊的範圍,可以使用如“質量保證手冊”、“質量管理手冊”。

套用

1.當質量管理手冊用於質量管理的目的時,可稱為質量管理手冊,質量管理手冊僅為內部使用。

2.當質量管理手冊用於質量保證的目的時,可稱為質量保證手冊,質量保證手冊可用於外部目的。

3.論述同一體系的質量管理手冊和質量保證手冊在內容上不應有矛盾。

作用

1.作為對質量體系進行管理的依據。

2.作為質量體系審核或評價的依據。

3.作為質量體系存在的主要證據。

編制目的

1.傳達公司的質量方針、程式和要求。

2.使質量體系有效運行。

3.規定改進的控制方法和促進質量保證活動的活動。

4.為質量體系審核提供依據。

5.當情況改變時,保持質量體系及其要求的連續性。

6.按質量體系要求及相應方法培訓人員。

7.對外展示其質量體系,證明其質量體系與顧客或認證機構所要求的質量體系標準相符合。

編制步驟

1.確定並列出現行適用的質量方針、目標、程式或編制相應的計畫。

2.依據所選用的質量體系標準確定質量體系要素。

3.採用多種方法,從各個方面收集與質量體系相關的資料。

4.從業務部門收集補充原始檔案或參考資料。

5.確定待編制手冊的格式和結構。

6.根據預定的格式和結構將檔案分類。

7.使用適合於本企業組織的任何其他方法,完成質量管理手冊草案的編寫。

結構形式

1.質量管理手冊常見的結構

質量管理手冊的結構,通常是按使用者的需要而確定的。

質量管理手冊的常見結構為:封面、批准頁、手冊說明、手冊目錄、修訂頁、發放控制頁、定義部分、組織概況、組織的質量方針和目標、組織機構、責任和許可權、質量體系要素的描述、質量管理手冊閱讀指南、支持性資料附錄。

2.質量管理手冊編寫的形式

(1)批准頁:公司的名稱;手冊標題;手冊發行版序;生效日期;批准人簽名;檔案編號;手冊發放控制編號。

(2)手冊說明:適用的產品;生產該產品的組織領域或區域;手冊依據的標準;適用的質量體系要素(可用表格說明)。

(3)手冊目錄:列出手冊所含各章節及題目。

(4)修訂頁。

手冊內容

1.標題、範圍、套用領域;

2.目錄;

3.前言;

4.質量方針和目標;

5.組織結構、職責許可權的說明;

6.質量體系要素及檔案化的質量體系程式的描述;

7.定義;

8.質量管理手冊使用指南;

9.支持性信息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