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孫服

質孫服

古代服裝名,又稱“只孫”、“濟遜”。漢語譯作“一色衣”,明代稱“I撒”(曳撒或作一撒)的一種衣式。元、明時都有服此者。質孫的形制是上衣連下裳,衣式較緊窄且下裳亦較短,在腰間作無數的襞積,並在其衣的肩背間貫以大珠。質孫本為戎服,即便於乘騎等活動,在元代的陶俑及畫中都可以見到此種衣式。 “質孫” 是蒙古語“顏色”的音譯。

簡介

質孫服是元代達官貴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徵,皇帝所賜質孫服,多以顯示對臣僚的寵愛,受賜者往往以此 為榮。按照參加質孫宴的人的地位不同,質孫服的結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帝王、大臣、貴族等上層社會的人士所穿的沒 有“細摺”的腰線袍以及直身放擺結構的直身袍;另一類是在質孫宴上服務於這些上層人物的樂工、衛士等所穿的辮線 袍。 ‘ 古代服裝名,又稱“只孫”、“濟遜”。漢語譯作“一色衣”,明代稱“I撒”(曳撒或作一撒)的一種衣式。元、明時都有服此者。質孫的形制是上衣連下裳,衣式較緊窄且下裳亦較短,在腰間作無數的襞積,並在其衣的肩背間貫以大珠。質孫本為戎服,即便於乘騎等活動,在元代的陶俑及畫中都可以見到此種衣式。

質孫服質孫服

發展歷史

質孫(只孫、濟孫、濟遜)是蒙元時期非常重 要的宮廷禮儀服飾,它對後來蒙古族袍服的發展 影響至深,但對於質孫的形制及產生、發展等問題,至今沒有學者進行系統的探討。“質孫”在 《元史》中定義:“質孫,漢言一色服也”,“預宴之 服,衣服同制,謂之質孫”。[I](柳’質孫服是伴隨著質孫宴而產生的。作為蒙古宮廷最為隆重的盛 宴,質孫宴必須是具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條件下才可實現的。質孫服最早明確記載的是太宗窩 闊台繼承汗位時“全體穿上一色衣服”。元 代時,質孫達到鼎盛,並將其以典章形式載人史 冊。 成吉思汗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大型的聚會、飲宴提供了物質條件,逐步形成了質孫宴的雛形。每一次忽里台大會上盛大的宴會都可稱之為質孫宴的早期形式,因為這些 宴會具備了質孫宴的必要條件:濃重的政治色彩、盛大的宴會、各種競技和歌舞,只是缺少統一的服飾。參加這樣的集會,貴族們會穿起自己最好的衣服,雖然不是統一的形式和色彩,也不是帝王的頒賜,但上乘的服裝肯定是這歡宴上必不可少的。當物質條件進一步豐富之時,服飾便成為彰顯其地位、等級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說,由於軍事上的勝利和版圖的擴展,歐亞兩洲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源源不斷輸入蒙古地區,這在客觀上為蒙古族服飾的發展、變化提供了物質條件,達到了“日常服飾都鑲以寶石,刺以金鏤”( 的程度。質孫宴就是這樣的基礎上產生了。史載“國家侍內宴者,每宴必各有衣冠,其制如一,謂之只 孫”。可見真正的質孫宴應該是在成吉思汗後 期就出現了。現有史料最早明確記載質孫宴的是1229年宗窩闊台即汗位時的盛裝宴樂,志費尼在敘述 這件事時寫道:“一連四十天,他們每天都換上不同顏色的新裝,邊痛飲,邊商討國事。”至少 在這個時候,質孫服的款式、色彩等基本要素都已 較為明確。

質孫服的起源

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滅西夏、金之後,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語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質孫服的用途

"質孫服"服用面很廣,官臣在內宮大宴中均可服用,樂工和衛士也同樣服用。這種服式有上、下級的區別和質地粗細的不同。天子的質孫冬服有十五個等級(以質分級層次〉。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完好。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的質孫夏服共有十五等級,與冬裝類同。百官的冬服有九個等級,夏季有十四個等級,同樣也是以質地和色澤區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