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最優分配

資源最優分配

資源最優分配是用運籌學和系統分析方法合理分配各種有限資源,從而以一定的資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制訂資源最優分配方案的實用方法有線性規劃和動態規劃等最佳化方法。

正文

用運籌學和系統分析方法合理分配各種有限資源,從而以一定的資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資源一詞泛指人力、資金、可套用的自然資源、技術、人的知識和經驗等,因而出現了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技術資源和信息資源等概念。資源分配有計畫分配和市場調節兩種基本方法。資源最優分配理論是蘇聯數理經濟學家、蘇聯科學院院士Л.В.康托羅維奇於1959年首先提出來的,他因此而獲得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金。
制訂資源最優分配方案的實用方法有線性規劃和動態規劃等最佳化方法。資源最優分配的線性規劃模型如下:式中max表示求極大值,s.t.表示受約束於或約束條件是,cj為生產單位產品j的利潤,xj為產品j的生產量,aij為生產單位產品j消耗第i種資源的數量,bi為第i種資源的限制量,j表示產品序號(此處共有n種產品),i表示資源編號(此處共有m種資源)。1958年,荷蘭計量經濟學家J.廷伯赫主張在經濟分析中使用影子價格。影子價格的理論計算方法是線性規劃問題的對偶解。影子價格可解釋為某一資源有微小增量時對目標函式的貢獻率,因此可利用影子價格來分析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問題(見線性規劃)。動態規劃常用於多元分配(即一種資源分配給若干部門,如何分配使總的利潤為最大)和多段分配(即某種資源按時間段進行分配,每一時間段分配多少,使總的利潤為最大)。利用動態規劃可得到資源最優分配的各種方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