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自由化下中國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實施效果評價

中美糧食財政支持政策的比較分析 中歐糧食財政支持政策的比較分析 中日糧食財政支持政策的比較分析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平裝: 29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216065481
條形碼: 9787216065481
尺寸: 21 x 14.8 x 1.8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葉慧,管理學博士,副教授,湖北武漢人。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教研室專業教師,主講課程為公共經濟學、風險管理、管理定量分析。指導本科畢業論文20餘篇,其中一篇獲湖北省優秀論文獎。在科學研究上,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分析。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08JC850007)、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whsk10044)、中南民族大學人文社科基金課題(YSZ08005)3項,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10餘項,並在《統計研究》、《中國農村經濟》、《當代經濟科學》、《農業技術經濟》等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名義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在對外交流上,2006年受台灣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赴台進行短期研修。2007年參加第七屆中國經濟學年會,並作專題發言。2008年參加中國女經濟學者國際研討會,並作專題發言。在民族地區調研上,先後奔赴貴州省黃平縣、麻江縣和三穗縣,青海省天峻縣和海晏縣等地進行調研。

內容簡介

《貿易自由化下中國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實施效果評價》首先分析了貿易自由化對我國糧食產業發展的影響,特別說明WTO規則對我國糧食財政支持政策的要求及限制;其次,分析了貿易自由化下糧食財政支持政策的實施現狀及問題,並對直接收入補貼、最低收購價政策、生產要素補貼以及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投入產出分析;第三,在量化支持政策和生態退耕政策的基礎上,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視角,試圖構建符合我國實際“農情”的農戶糧食生產行為模型,以此評價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對促進農戶種糧行為的經濟效果。第四,借鑑前人研究,建立我國糧食產業均衡模型GSEM,以2004年為基期,評價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對改進糧食部門福利的經濟效果。第五,評價農業補貼對糧食作物和能源作物種植的微觀效果。最後,對具有代表性的美、歐、日以及中國台灣地區的糧食財政支持政策進行經驗借鑑及與中國大陸地區進行比較分析。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四節 研究思路、方法及不足之處
第二章 貿易自由化對中國糧食產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第一節 中國糧食產業發展歷史及現狀
第二節 影響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因素分析
第三節 貿易自由化對糧食產業發展的雙重影響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貿易自由化下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實施現狀分析
第一節 貿易自由化下我國糧食財政支持政策調整策略
第二節 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實施問題及障礙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基於投入產出視角的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實施效果評價
第一節 理論框架
第二節 糧食直接收入補貼政策投入產出效果評價
第三節 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產出效果評價
第四節 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投入產出效果評價
第五節 生產要素補貼政策投入產出效果評價
第六節 個案調查及分析
第七節 小結
第五章 基於農戶行為視角的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實施效果評價
第一節 中國農戶經濟行為分析的經濟學基礎
第二節 基於靜態農戶行為視角的政策實施效果評價
第三節 基於動態農戶行為視角的政策實施效果評價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基於部門福利視角的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實施效果評價
第一節 部門均衡模型的研究進展
第二節 糧食部門均衡模型的理論架構
第三節 糧食政策對改進部門福利的效果評價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農業補貼對糧食作物與能源作物種植的微觀效果評價
第一節 推廣能源作物種植的背景和意義
第二節 推廣能源作物種植的經濟可行性
第三節 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第四節 農業補貼對農戶生產行為的影響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八章 典型國家及地區糧食財政支持政策實施的比較分析
第一節 中美糧食財政支持政策的比較分析
第二節 中歐糧食財政支持政策的比較分析
第三節 中日糧食財政支持政策的比較分析
第四節 海峽兩岸糧食財政支持政策的比較分析
第五節 典型國家及地區的實踐啟示
第九章 貿易自由化下糧食財政支持政策最佳化調整建議
第一節 建立科學完善的糧食財政支持政策體系,提高補貼績效
第二節 充分利用兩個市場,減輕糧食補貼壓力
第三節 加強農業補貼法制建設,建立可持續的糧食財政支持政策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