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褘

費褘 (?~253),字文偉,三國時江夏黽(今羅山)人。有著傑出的外交、治國、治軍才能。他一生識悟過人,好學不倦,雖軍國多事,從不稍輟。

生平

費褘 (?~253),字文偉,三國時江夏黽(今羅山)人。其幼年失去父母,隨其同族伯父費仁流落蜀國,後投靠姑表兄弟益州剌史劉璋劉備平定四川後,立太子劉禪,費褘董允同為太子舍人、庶子,後升為後軍師尚書令大將軍,直至主持相府這事。延熙十六年新年聚會,費褘暢飲大醉,被魏國降將郭循殺害。

史實

費褘有著傑出的外交、治國、治軍才能。建興四年,諸葛亮派他以昭信校尉的身份出使東吳。費和孫權的交鋒,就很有諸葛亮當年的風度。孫權招等他好酒好菜,等他酒吃得差不多的時候便問起國事,費恐酒後失言,便尋脫身之道說,我已經醉了,為了避免失禮先行告退。孫權第二天派人到驛館追問,費褘 反問道,你既能提出這些問題,你一定是早已熟知了的,何必勞你再問我哩。最後,他很好地完成了出使使命,受到了諸葛亮的讚揚。諸葛亮病逝後,征西大將軍魏延乘機發難,脅迫長史楊儀交出兵權,他從中周鏇,使二人各盡其用。公元244元,魏兵進犯蜀國,費奉旨到軍營巡視,臨戰不懼,與光祿大夫來敏從容對弈,以穩操勝券的大將風度,極大地鼓舞了蜀軍的士氣。他治軍嚴明,恩威並重,遇事皆先咨斷而後行。對兒女要求也很嚴格,要他們布衣素食,出入不騎馬,不坐車,和平民百姓一樣不搞特權。他一生識悟過人,好學不倦,雖軍國多事,從不稍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