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效比

費效比

費效比就是投入費用和產出效益的比值。投入少,產出多,費效比低;投入多,產出少,費效比高。費效比越低越好。 費效比,或者投資回報率(英文簡稱ROI),可以用來衡量行銷活動的效果。費效比不僅是簡單的數字,它還體現了成本核算、過程控制、細節管理、量化分析等科學管理理念,是從投入與產出的全過程精確管理中提高建設效益的可靠方法。

基本信息

概述

通常將投資的費用與系統的效能之比稱為費效比。

費效比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亦稱“效費比”。所耗費用與經濟效果之比。

簡介

費效比是效益理論的核心概念 軍隊建設效益雖然具有綜合性、多重性和難以量化的特點,但也必須講求效費比、計算效費比。已開發國家軍隊很早就重視對軍事領域效費比的研究和計算一戰時期,英軍首創“蘭徹斯特方程”,用於優選步兵作戰兵力的投放二戰期間,美英軍隊又運用軍事運籌學進行防空兵力部署和指導海上運輸戰後他們將這種效費比分析計算,用於選擇國家安全戰略、武器裝備發展戰略、兵力規模結構最佳化、軍隊人事政策制度改革等多個方面據美國計算:在裝備發展上,如果單純追求高性能,高端武器成本會增加30~50%如果採用“高/低結構”設計,就能既提高武器性能又不過分增加成本如果採用商用部件,總成本可降低1/2~7/8在完成作戰支援和保障任務上,使用預備役部隊的成本僅為現役部隊的1/10左右在人力資源上,依託地方院校培養一名軍事技術人才的費用僅為軍隊自我培養的1/6使用文職人員的成本比使用現役軍官要低30~40%基層職位使用士官的成本要比使用軍官低1/3以上在後勤保障上,使用社會保障力量的成本要比使用現役保障力量低50%左右大量的數據表明,在國防和軍隊建設領域進行效費比的量化分析,不僅必要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效費比不光是簡單的數字,它體現了 成本核算、過程控制、細節管理、量化分析等科學管理理念, 是從投入與產出的全過程精確管理中提高軍隊建設效益的可靠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